周清雅
- 作品数:6 被引量:14H指数:3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道路与交通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政治法律更多>>
- 考虑空间相关性的行人宏观安全研究被引量:5
- 2018年
- 为了探究行人事故的发生机理,分析影响行人交通安全的显著因素,收集上海市中心城区263个交通分析小区(TAZ)的行人事故、道路、人口及土地利用数据,并开展行人宏观安全研究。考虑到TAZ之间存在的空间相关性,建立考虑空间相关性的贝叶斯负二项条件自回归模型,在条件自回归模型中对比分析了5种不同的空间权重矩阵,包括0~1邻接矩阵、边界长度矩阵、分析单元中心距离倒数矩阵、事故空间中心距离倒数矩阵这4种既有矩阵,以及首次引入的宏观安全建模中的分析单元中心距离多阶矩阵。结果表明:分析单元中心距离多阶矩阵的模型拟合效果和事故预测准确度均显著优于既有的4种空间权重矩阵,证明了在宏观安全建模过程中考虑研究对象交通特征(居民步行平均出行距离等)的必要性;人口数量、主干道长度、次干道长度、路网密度等因素均与行人事故呈现显著正相关,平均交叉口间距、三路交叉口比例等因素与行人事故呈显著负相关;相较于高等、低等土地利用强度,中等土地利用强度对行人事故的影响最大。
- 王雪松杨俊广杨筱菡周清雅
- 关键词:交通工程贝叶斯估计
- 基于多源数据的干线协调控制策略被引量:4
- 2015年
- 为针对不同的交通流状态选取合适的干线协调控制策略,基于线圈、视频、微波获取的多源实时交通数据,利用车队离散模型和卡尔曼滤波模型获取各转向流量,采用HCM(Highway Capacity Manual)公式计算排队长度和延误,并根据干道交叉口排队长度界定干线交通流状态:欠饱和、接近饱和、过饱和,从而选择相应的干线协调控制策略:在欠饱和状态下采用最大绿波带法,在接近饱和状态下采用改进的多带宽协调模型,在过饱和状态下采用排队占比最小模型。以青岛市香港中路为例,通过VISSIM仿真软件对算法和策略进行仿真测试和评价,结果表明:不同交通状态下的干线协调策略与原始控制方案相比,平均延误减少了19.4%,平均停车次数减少了22.8%,平均排队长度减少了7.4%。
- 蔡茜臧照奇周围周清雅
- 关键词:多源数据卡尔曼滤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