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霞

作品数:5 被引量:27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矿业工程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FLAC
  • 3篇FLAC3D
  • 2篇前处理
  • 2篇矿床
  • 2篇SURPAC
  • 1篇电除尘
  • 1篇电除尘器
  • 1篇电收尘
  • 1篇电收尘系统
  • 1篇冶炼
  • 1篇冶炼厂
  • 1篇有色
  • 1篇有色金属
  • 1篇有色金属冶炼
  • 1篇有色金属冶炼...
  • 1篇人机系统
  • 1篇设计实践
  • 1篇收尘
  • 1篇收尘系统
  • 1篇手机

机构

  • 5篇中南大学

作者

  • 5篇吴霞
  • 4篇寇向宇
  • 3篇王李管
  • 3篇贾明涛
  • 2篇吴超
  • 1篇崔燕

传媒

  • 1篇工业安全与环...
  • 1篇金属矿山
  • 1篇中国钼业
  • 1篇矿业工程研究
  • 1篇中国职业安全...

年份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老年人手机的人机系统功能匹配分析与展望
我国现已进入老龄化国家,老人的生活水平很大的程度上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生活水平,提高老年人生活水平是非常的重要和必要的。对此,综合运用人机工程学原理、认知心理学等理论,提出了以老年人为中心的人机界面的设计方法。使手机更好的为...
吴霞吴超
关键词:人机工程学老年人手机
文献传递
用于FLAC^(3D)力学分析的矿床块段模型优化被引量:1
2011年
FLAC3D主要是模拟计算地质材料和岩土工程的力学行为,可以对矿山开采中产生的空区及地表移动问题进行数值模拟,并进行稳定性分析。但对于复杂的工程和地质条件,FLAC3D本身的前处理能力不强,建立的模型不能准确反映实际情况,要做大量简化。因此,探讨依据FLAC3D网格划分的原则和三维矿床软件SURPAC构建块段模型的方法,对用于力学分析的块段模型构建的步骤、原则等进行研究,使建立的模型得到优化,使其能够直接作为FLAC3D分析的前处理模型进行模拟计算,并结合弹性力学的原理验证了其正确性,同时用优化后的前处理模型结合云南某铜矿的实际进行力学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寇向宇贾明涛王李管吴霞
关键词:FLAC3DSURPAC前处理
某有色金属冶炼厂炼银车间电收尘系统设计实践
2010年
江西某有色金属冶炼厂炼银车间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粉尘,主要为ZnO粉尘。粉尘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将其捕集,主要的除尘方法有电除尘、袋式除尘、湿法除尘和重力除尘等。不同的除尘方法及其选用的除尘器的处理能力将会直接影响系统的除尘效果。参照原收尘系统提出1套新的除尘方案,设计1套新的除尘器,除尘效率达到99.9%,达到实际应用要求。
吴霞吴超寇向宇崔燕
关键词:粉尘电除尘器除尘系统设计
用于FLAC^(3D)力学分析的矿床块段模型优化建模技术研究
2010年
FLAC3D主要是模拟计算地质材料和岩土工程的力学行为,可以对矿山开采中产生的空区及地表移动问题进行数值模拟,并进行稳定性分析。但对于复杂的工程和地质条件,FLAC3D本身的前处理能力不强,建立的模型不能准确反映实际情况,要做大量简化。因此,本文探讨依据FLAC3D网格划分的原则和三维矿床软件SURPAC构建块段模型的方法,对用于力学分析的块段模型构建的步骤、原则等进行研究,使建立的模型得到优化,使其能够直接作为FLAC3D分析的前处理模型进行模拟计算,并结合弹性力学的原理验证了其正确性,同时用优化后的前处理模型结合云南某铜矿的实际进行力学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寇向宇贾明涛王李管吴霞
关键词:FLAC3DSURPAC前处理
基于CMS及DIMINE-FLAC^(3D)耦合技术的采空区稳定性分析与评价被引量:26
2010年
在矿山安全生产建设中,对井下空区进行探测、对空区安全性及地表移动规律等进行分析评价,以及制定科学合理的空区处理方案非常重要,这对延长矿山现有资源的开采年限,为矿山的安全高效开采制定科学的开发利用方案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应用空区探测系统(CavityMonitoringSystem,简称CMS),精确地获取地下矿山采空区的三维形态和准确的空间位置,并借助大型三维矿床软件DIMINE建立起了空区的三维形态模型,通过耦合方法实现在FLAC3D中生成能准确反映空区和围岩地质结构及岩性条件的数值模型,简化复杂空区稳定性计算的结果,并提高了准确性和可靠性.结果表明,使用地质模型转换的数值计算模型,对采空区稳定性进行了成功的模拟,并证明采用"地质-数值"耦合方法的方法对采空区稳定性研究是可行的.
寇向宇贾明涛王李管吴霞
关键词:采空区DIMINEFLAC3D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