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琼

作品数:4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共孝感市委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教育
  • 2篇环境教育
  • 2篇环境教育立法
  • 1篇学术
  • 1篇学术研究
  • 1篇少数民族
  • 1篇自然观
  • 1篇习惯法
  • 1篇民族
  • 1篇教育立法
  • 1篇环境法
  • 1篇环境观
  • 1篇环境科学
  • 1篇环境习惯法

机构

  • 4篇贵州大学
  • 1篇中共孝感市委

作者

  • 4篇刘琼
  • 3篇方印

传媒

  • 2篇教育文化论坛
  • 1篇贵州大学学报...
  • 1篇贵州民族研究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环境教育立法的价值
2016年
环境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实践,具有十分重大的价值,主要包括物质价值、文化价值和人的价值3部分内容。同时,环境教育立法所具有的价值也越来越受到理论界的重视,具体而言主要是塑造科学伦理观、呼应环境法制建设、保障环境法治践行3个层面。我国当前的环境教育立法还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着手加以完善,确保环境教育取得理想的成效。
刘琼
关键词:环境教育环境教育立法环境观
中国环境法研究的基本特点、主要问题及发展方向
2017年
中国环境问题的出现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环境法研究的发展,并使之形成了自身的特色。这些特色主要体现为:前沿性与创新性突出,开放性与风险性并存,丰富性与灵活性共在,人文性与科学性兼具,实践性与综合性要求高,实效性要求高和针对性难度大。当前,中国环境法研究现状并不令人满意,除却外界对环境法学科地位和性质的质疑外,传统部门法划分标准的不适应和环境法自身理论建设的不完善也难辞其咎。为更好地推进中国环境法研究,使其更有力地作用于中国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环境法研究者应当从根本上转变研究思路,大力响应生态文明建设的号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环境法基本问题上达成共识,重构别具特色的环境法理论体系,拓宽环境法学科的研究思路,规范环境法的研究方法,加强中国环境法治问题的实证研究,从而使中国环境法研究真正得以发挥其学科优势,持续推动中国环境法治事业的进步发展。
方印燕海飞刘琼
关键词:环境法学术研究
环境教育的内涵、历程及内容考察——基于环境教育立法的目的被引量:5
2016年
环境教育概念随着环境问题的产生而出现,目前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普遍认同。随着研究的深入,环境教育的内涵不断发展、完善,尤其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注入,使得环境教育理论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文章旨在通过环境教育理论的发展历程的梳理和不同学科的解读,来探讨环境教育的应有之义,同时剖析当前我国环境教育存在的不足之处及其内因,并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从而为我国环境教育立法提供历史视角的参考与思想理论上的支撑。
方印刘琼
关键词:环境教育环境科学自然观教育立法
少数民族环境习惯法研究综评——基于近十年来期刊文献的观察与思考被引量:3
2017年
随着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对少数民族环境习惯法的价值达成共识。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整理分析,从少数民族环境权的研究与保护、少数民族环境习惯法的表达形式、文化价值以及现实适用等角度进行分类阐释,归纳少数民族环境习惯法研究取得的成就与不足,为今后少数民族环境习惯法研究提供一种方向性参考与便捷性帮助。
方印燕海飞刘琼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