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巍 作品数:4 被引量:13 H指数:2 供职机构: 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A型肉毒素治疗痉挛型脑瘫临床观察 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肉毒毒素A(BTXA)注射配合康复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的影响。方法:选择例100例双下肢痉挛型脑瘫儿童随机分为BTX-A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均采用常规康复训练,A型肉毒毒(botulinumtoxin A,BTX2A)组加用兰州产BTX-A干粉制剂,(于-20^-5℃避光保存,以生理盐水稀释后立即使用),运用"反向牵拉指压法"进行下肢痉挛肌局部注射,注射后次日开始进行痉挛肌牵伸及功能训练。观察两组患儿的肌张力与ADL变化。结果:治疗1个月和3个月后,治疗组患儿的肌张力、ADL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康复训练仍是有效的脑瘫治疗手段,BTX-A注射配合康复训练可明显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两者结合可明显缩短疗程、提高疗效。 董小丽 孔勉 余志华 伍蓉梅 刘巍关键词:脑性瘫痪 肉毒素A 痉挛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穴位按摩联合针刺治疗脑瘫患儿流涎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联合针刺治疗脑瘫患儿流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脑性瘫痪患儿4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21)和对照组(n=20)。两组均由专业语言治疗师进行一对一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穴位按摩联合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TDS分级。结果治疗后,两组TDS分级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按摩联合针刺治疗能有效改善脑瘫患儿流涎情况,从而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黄晨 刘巍关键词:流涎 脑性瘫痪 穴位按摩 针刺 SET悬吊治疗痉挛型脑瘫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SET悬吊治疗治疗系统治疗配合康复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肌张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双下肢痉挛型脑瘫儿童随机分为治疗和对照组各2... 董小丽 魏红 余志华 孔勉 伍蓉梅 刘巍关键词:脑性瘫痪 悬吊治疗 痉挛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文献传递 鼠神经生长因子穴位注射结合针刺治疗儿童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观察鼠神经生长因子穴位注射结合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诊断及纳入标准的89例周围性面瘫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5例,对照组44例。2组均给予针刺治疗,依据患儿病症进行辨证分型取穴,采取平补平泻手法,每天1次,每周6次,共治疗3周。观察组同时给予穴位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依据患儿症状于患侧面部取穴,选取童子髎、迎香、承浆等,每次选取2穴,穴位可交替选用。每周3次,共治疗3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H-B面神经功能分级、平均显效时间、Portmann评分、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波幅、神经传导速度、瞬目反射(BR)潜伏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2组治疗前H-B面神经功能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后,观察组H-B面神经功能分级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显效时间为(15.37±4.25)d,少于对照组的(18.69±5.6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Portmann评分差值为(2.72±0.82)分,大于对照组的(1.58±0.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CMAP波幅、神经传导速度和BR潜伏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后,观察组CMAP波幅、神经传导速度和BR潜伏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91.11%)明显优于对照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观察组有1例出现局部疼痛。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穴位注射结合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患儿的临床效果较好,面神经功能改善明显,显效时间短,术后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孔勉 刘巍 余志华 方明关键词:周围性面瘫 针刺 鼠神经生长因子 穴位注射 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