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预防接种
  • 2篇接种
  • 1篇信息管理
  • 1篇疑似
  • 1篇疑似预防接种...
  • 1篇预防接种门诊
  • 1篇预防接种异常...
  • 1篇手足
  • 1篇手足口
  • 1篇手足口病
  • 1篇手足口病重症
  • 1篇数字化
  • 1篇轻症
  • 1篇重症
  • 1篇门诊
  • 1篇接种门诊
  • 1篇接种异常反应
  • 1篇基层儿童
  • 1篇监测分析
  • 1篇管理质量

机构

  • 3篇高州市疾病预...
  • 1篇高州市人民医...
  • 1篇茂名市茂南区...

作者

  • 3篇陈少冰
  • 2篇何泳滨
  • 1篇蔡永荣
  • 1篇赵夏宜
  • 1篇范锡芸
  • 1篇杨茵梅
  • 1篇朱厚丞
  • 1篇林坤立
  • 1篇梁迎春
  • 1篇李春梅
  • 1篇周俭
  • 1篇刘美燕

传媒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护理实践与研...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对基层儿童免疫不良反应信息管理质量影响研究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探讨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对基层儿童免疫不良反应信息管理质量影响,以提高儿童免疫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1月168例基层医院儿童免疫者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接种,观察组予以数字化预防接种,观察两组儿童免疫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在门诊环境、接种流程、等候时间、预约通知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等候登记时间、登记预约时间、等候收费时间、收费时间、等候接种时间、整个接种流程完成时间方面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免疫一般反应、异常反应、神经系统反应、注射部位反应、其他反应发生率方面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能降低基层儿童免疫不良反应发生,改善信息管理质量。
刘美燕陈少冰周俭
关键词:数字化预防接种信息管理
手足口病重症与轻症的早期表现比较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比较手足口病重症与轻症病例的早期表现差异,探讨早期识别重症病例的预警信号。方法对本院2012年报告的手足口病病例的完整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2年本院共报告1112例手足口病,其中轻症1097例,重症15例。重症多见于3岁以下婴幼儿,高发于4-5月份。早期表现为持续高热、皮疹不典型、先热后疹,常伴有神经、呼吸、循环等系统损伤。结论重症病例的早期表现不典型,重视早期识别、及时采取干预,对预防和治疗重症病例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范锡芸何泳滨梁迎春陈少冰朱厚丞杨茵梅
关键词:手足口病重症轻症
高州市2011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分析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分析2011年高州市AEFI监测系统报告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评价预防性生物制品的安全性,探寻目前AEFI监测的高效性。方法对《中国免疫规划监测信息管理系统》监测报告信息进行评估和整理,并作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1年报告接种23类预防性生物制品692 640剂次,其中发现9种制品9例AEFI,AEFI发生率为1.299/10万。各类疫苗的AEFI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EFI多于24 h内发生在≤1岁婴儿中,发生类型以不良反应为主,其次为偶合症。临床表现常见发热、皮疹。结论选用免疫效果好且安全性高的疫苗,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加强接种对象及监护人的宣传教育,可减少AEFI的发生。应完善城乡二级网络,提高AEFI报告的灵敏度,做到及时发现报告并控制。
蔡永荣林坤立何泳滨陈少冰赵夏宜李春梅
关键词: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