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海峰

作品数:16 被引量:70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3篇水利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4篇生态系统
  • 2篇遥感
  • 2篇植被
  • 2篇植被指数
  • 2篇森林生态
  • 2篇生态
  • 2篇气候
  • 2篇景观
  • 2篇管理过程
  • 1篇地块
  • 1篇典型生态系统
  • 1篇调查法
  • 1篇东方白鹳
  • 1篇行道树
  • 1篇样方
  • 1篇遥感监测
  • 1篇遥感影像
  • 1篇叶面
  • 1篇叶面积
  • 1篇叶面积指数

机构

  • 16篇中国科学院
  • 6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辽宁石油化工...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作者

  • 16篇郑海峰
  • 9篇何兴元
  • 5篇沈国强
  • 4篇任志彬
  • 2篇王佩将
  • 2篇王宗明
  • 2篇唐泽
  • 2篇张丹
  • 1篇王海涛
  • 1篇王强
  • 1篇崔爽
  • 1篇吕宪国
  • 1篇魏红旭
  • 1篇任春颖
  • 1篇崔明星
  • 1篇李秀芬
  • 1篇于兴洋
  • 1篇陈琳

传媒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宁夏大学学报...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地理科学
  • 1篇湿地科学
  • 1篇土壤与作物
  • 1篇中国农机化学...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19
  • 7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街道绿地对城市热舒适度及人体健康的调节作用研究
任志彬何兴元郑海峰魏红旭肖路崔景轩
关键词:行道树热环境
森林生态系统遥感监测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47
2018年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森林生态系统监测技术是实现森林可持续利用与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支撑与信息保障。从4个方面概述了遥感技术在森林生态系统监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森林遥感分类及变化监测、森林植被参数遥感反演、森林蓄积量与生物量遥感估算、森林干扰遥感监测等。结合遥感技术的发展,总结了森林生态系统监测中使用的多源遥感数据和各类模型,提出集成地面调查数据、高分地-空雷达扫描监测技术,以及多源光学遥感建模技术和生态系统过程模型,构建多维度、多尺度、高时间密度的森林生态系统监测平台的研究展望。
何兴元任春颖任春颖陈琳郑海峰
关键词:生物量估算
东北地区天然林保护工程的生态成效分析
何兴元王宗明王传宽张全智郑海峰甄硕
关键词:天然林生态服务功能
三江平原东方白鹳幼鸟的重要活动区特征被引量:1
2021年
掌握离巢的水鸟幼鸟的活动区特征,对水鸟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于2016年7月,在三江平原,利用卫星追踪了4只东方白鹳(Ciconia boyciana)幼鸟,采用最近邻域法(nearest neighbor method)和100%最小凸多边形(minimum convex polygon,MCP)方法等,研究其选择的重要活动区、重要活动区的面积和其在重要活动区中生境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2016年7月6日至10月下旬,在三江平原,4只东方白鹳幼鸟共选择了10处重要活动区,其主要分布在兴凯湖、挠力河、浓江、黑龙江和松花江的沿岸地带;10处重要活动区的平均面积为468.92 km^(2);在重要活动区内,4只东方白鹳幼鸟的最主要生境是沼泽,其次为水田、河流和湖泊。未来,应该重点加强对东方白鹳幼鸟重要活动区的保护和管理,减少东方白鹳幼鸟重要活动区内的人类活动,严格控制自然保护区内的旱地面积。
徐旭吕宪国王强宋长春王海涛郑海峰
关键词:活动区沼泽三江平原
一种获取森林群落精准空间定位数据的样方调查法
一种获取森林群落精准空间定位数据的样方调查法,它涉及一种在森林生态环境对样地植物资料进行精确空间定位后以采集植株个体数据及立地数据的调查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传统的样方法和样圆法无法准确地获取森林群落内部空间植被数据...
郑海峰任志彬何兴元李茗蕊张斯屿沈国强唐泽
文献传递
长春南湖公园油松林物种组成与结构被引量:2
2019年
采用样方调查法,对长春南湖公园油松林的乔木物种组成和区系特征进行分析;基于一阶格局检验判别理论,并选用径级作为龄级代用指标,研究了油松林的物种结构格局。结果表明:南湖公园油松林乔木共7科9属10种,组成较为单一,科、属、种配置不合理;区系特征明显,科级类别以泛热带居多,混有世界广布科和北温带分布科,属级类别以北温带为主;研究样方中,油松的个体数量、重要值均占绝对优势,但在胸径、高度上优势不明显;径级分布总体呈现正态分布,种群以中龄乔木为主,近熟、成熟乔木次之,幼苗、幼树稀少,属稳定型种群,更新能力较差;油松种群整体为聚集分布,样方尺度上以均匀分布为主,而不同龄级的油松聚集程度判别结果不一致,随空间尺度的缩小,油松格局呈现从聚集向均匀分布的趋势。
李茗蕊崔爽郑海峰何兴元何兴元张斯屿唐泽
关键词:油松种群结构
一种城市森林叶面积指数景观尺度推演方法
一种城市森林叶面积指数景观尺度推演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城市森林叶面积指数景观尺度推演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城市森林管理过程中,景观尺度上城市森林叶面积指数数据难以获取的问题。方法:一、城市森林叶面积指数的实地测量;二、...
任志彬郑海峰何兴元崔明星
文献传递
垄距和天气对玉米灌浆期开顶式气室(OTCs)增温效果的影响被引量:1
2018年
气候变暖对作物生产系统影响显著,利用OTCs增温装置模拟农作物对气候变暖的响应是气候变化和农业生态领域的研究热点。作物生产系统在不同种植垄距下存在一定的水热交换差异,探明OTCs在不同垄距下的增温效果,尤其是在不同天气状况下的增温效果对分析作物生产系统响应气候变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玉米灌浆期利用OTCs在黑龙江省海伦市野外田间开展了相同种植密度下垄距为55 cm、60 cm、65 cm和70 cm的模拟增温试验,利用Savitzky-Golay法和积分法定量分析了不同垄距,尤其是不同天气状况下,玉米OTCs冠层内外日温度变化特征和OTCs的增温幅度、增温时长和增温强度。研究发现,该装置能够使各垄距玉米冠层温度升高,65 cm垄距的增温时长最长,增温强度最大,升温最为明显。就增温幅度而言,55 cm垄距最大,65 cm垄距次之。不同天气状况下,晴天的增温幅度和增温强度最大,多云次之,雨天最小;但是,雨天天气下的增温时长最长。总之,不同垄距和天气状况显著影响OTCs装置的增温效果,垄距65 cm的增温效果最优,且晴天和多云天气下增温效果优于雨天。
雷振锋郑海峰沈国强王佩将王佩将
关键词:增温玉米冠层温度灌浆期
城市森林土壤的入渗特征研究
王佩将何兴元郑海峰张丹任志斌翟畅
关键词:土壤入渗
一种用于植物冠层温湿度监测的可调节装置
一种用于植物冠层温湿度监测的可调节装置,它涉及可调节的植物冠层温湿度监测装置。它解决了传统温湿度传感器精度不高,部分依靠太阳能供电受气候影响大,稳定性差,不利于长期精准监测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支架设在立杆上,防护罩设在支...
邱仁建郑海峰李召艺石金昊闫晋升孔鸣凤黄海波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