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蔡娟

作品数:4 被引量:38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芽囊原虫
  • 3篇原虫
  • 3篇人芽囊原虫
  • 2篇鸦胆子
  • 1篇动物
  • 1篇野生动物
  • 1篇珍稀
  • 1篇珍稀野生动物
  • 1篇杀灭
  • 1篇杀灭作用
  • 1篇生理
  • 1篇生理盐
  • 1篇生理盐水
  • 1篇生理盐水涂片...
  • 1篇体外
  • 1篇涂片
  • 1篇涂片法
  • 1篇牛至油
  • 1篇圈养
  • 1篇槟榔

机构

  • 4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陕西省微生物...
  • 1篇陕西省动物研...

作者

  • 4篇乔继英
  • 4篇张旭
  • 4篇蔡娟
  • 2篇张荣
  • 2篇魏志超
  • 1篇吴晓民
  • 1篇李亚青
  • 1篇杨珺华
  • 1篇李小颖
  • 1篇李利军

传媒

  • 2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动物学杂志
  • 1篇中国病原生物...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西安地区人芽囊原虫感染状况调查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了解西安市人芽囊原虫的感染状况。方法采集西安市社区居民、中学生、动物饲养人员、腹泻病人共781名受检者粪便标本,采用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及碘液染色法,典型形态使用数码显微镜摄像。结果健康人群和腹泻人群人芽囊原虫的感染率分别为1.99%(11/554)和7.05%(16/2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367,P<0.05);社区居民、中学生、动物饲养人员的感染率分别为2.20%(6/273)、1.20%(3/250)、6.45%(2/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033,P>0.05);粘液脓血便人群的感染率为12.16%(9/74),其他腹泻人群(水样便、糊便及脂肪泻)为7%(7/15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82,P<0.05)。各年龄组间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632,P<0.05)。观察到空泡型、颗粒型和包囊型虫体,可见出芽生殖、二分裂生殖和复分裂繁殖三种繁殖方式。结论人芽囊原虫在不同年龄、不同健康状况(健康和腹泻)及不同腹泻性状人群中的分布存在差异。空泡型、颗粒型多见,多以二分裂、出芽生殖方式繁殖。
乔继英李小颖蔡娟张旭魏志超李亚青
关键词:人芽囊原虫生理盐水涂片法
鸦胆子、黄连、白头翁和槟榔对人芽囊原虫体外杀虫作用的比较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通过比较鸦胆子、黄连、白头翁和槟榔对人芽囊原虫的体外杀虫作用,筛选出对人芽囊原虫有效的中药及浓度。方法分别于加药24h和72h后对细胞进行计数,来评价药物的作用效果。结果鸦胆子的最适浓度为1600~3200μg/ml;黄连的最适浓度为6400!g/ml;白头翁不能完全杀死虫体,其最低抑虫浓度为800!g/ml;槟榔无效。结论鸦胆子、黄连、白头翁和槟榔是传统的治疗肠道感染和抗肠道寄生虫的中草药。通过比较药物最适浓度和最低抑虫浓度,发现鸦胆子的杀虫效果强于黄连;白头翁可抑制虫体繁殖;槟榔对人芽囊原虫无抑制和杀灭作用。
张旭乔继英张荣魏志超蔡娟
关键词:人芽囊原虫
中药牛至油、鸦胆子对人芽囊原虫的体外杀灭作用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通过观察牛至油、鸦胆子对人芽囊原虫的体外杀灭作用,筛选治疗人芽囊原虫感染有效药物及浓度。方法从腹泻患者新鲜粪便中分离人芽囊原虫,分别用含牛至油和鸦胆子1640培养基培养,药物设200、400、800、1600、3200和6400μg/ml组。于加药24h和72h作虫体计数,评价药物效果,试验设甲硝唑药物对照组和不加药空白对照组。结果牛至油1600、3200μg/ml作用72h、6400μg/ml作用24h,虫体全部死亡,最适杀虫体浓度为800μg/ml;鸦胆子6400μg/ml24h虫体全部死亡,最适杀虫浓度为1600~3200μg/ml;甲硝唑40μg/ml72h、≥80μg/ml24h虫体全部死亡。结论牛至油和鸦胆子具有体外杀灭人芽囊原虫作用。且牛至油的杀虫效果强于鸦胆子。
乔继英李利军张荣张旭蔡娟杨珺华
关键词:人芽囊原虫牛至油鸦胆子
陕西圈养珍稀野生动物肠道寄生虫感染及其形态观察被引量:24
2009年
2007年11~12月对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中的珍稀野生动物进行了寄生虫感染情况及其种类、形态的观察。采用生理盐水涂片法、碘液染色法对18种75头/只野生动物的粪便进行检查,对检出的寄生虫进行数码显微摄片。结果共检出11种寄生虫,总感染率为88.9%,以芽囊原虫(Blastocystis sp.)、阿米巴原虫感染较为突出。
蔡娟乔继英张旭金学林任建设马清义吴晓民
关键词:珍稀野生动物肠道寄生虫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