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子超

作品数:2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烟台大学环境与材料工程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污染
  • 2篇污染特征
  • 2篇污染特征分析
  • 2篇PM2.5
  • 1篇气象
  • 1篇气象因子
  • 1篇非采暖期
  • 1篇PM
  • 1篇采暖
  • 1篇采暖期

机构

  • 2篇烟台大学

作者

  • 2篇吴广芬
  • 2篇胡子超
  • 1篇柳振
  • 1篇郭旭

传媒

  • 1篇科技通报
  • 1篇四川环境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采暖期和非采暖期PM_(2.5)污染特征分析——以烟台市为例被引量:9
2016年
通过统计烟台市11个监测点位的大气污染成分数据,分析了PM_(2.5)在各阶段的浓度变化规律,并利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系统分析了各个监测站点之间污染变化规律的相关性。研究表明PM_(2.5)在一天内的时均浓度呈"M"型双峰的变化规律;烟台市年均浓度超过了国家规定的年均浓度限值35.0g/m^3,达到了47.0μg/m;另外采暖期PM_(2.5)的质量浓度是非采暖期的1.27倍;非采暖期PM_(2.5)占PM_(10)的比重为59%,在采暖期上升到63%,将采暖期与非采暖期做了系统的比对。
胡子超吴广芬郭旭柳振贾芮
PM2.5污染特征分析及其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被引量:9
2017年
分析PM2.5的污染特征,研究它在各阶段的浓度变化规律及其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探讨PM2.5可行的控制途径。通过记录烟台市一年间11个监测点位的大气颗粒物数据和逐日的气象数据;利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PM2.5在一天内的时均浓度呈"M"型双峰的变化规律;采暖期PM2.5的质量浓度是非采暖期的1.27倍,非采暖期PM2.5占PM10的比重为59%,在采暖期上升到63%;最为靠海的监测点污染状况明显好于其他站点;气象因子在PM2.5浓度变化中起到的作用各有不同。在城市发展公交导向型交通能降低居民对机动车的依赖,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对大气污染物实施人工降雨和进行湿沉降会是治理气溶胶污染的突破口。
胡子超吴广芬Guo XuJia RuiLiu Zhen
关键词:PM2.5污染特征气象因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