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海
- 作品数:5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大连市友谊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骨质疏松骨折相关血清外泌体的对比分析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筛选出与骨质疏松骨折相关的血清外泌体microRNA(miRNA)。方法选取年龄>65岁明确诊断为严重骨质疏松骨折的老年患者8例作为A组,选取同期年龄>65岁的正常老年人8例作为B组。提取两组血清外泌体及外泌体中的miRNA,对比两组miRNA的表达差异,筛选出与骨质疏松骨折相关的血清外泌体miRNA。结果两组有表达的miRNA共728个,其中有显著差异的miRNA共29个。筛选出两组表达差异倍数较大、表达量较高的miRNA共17个,其中上调的miRNA共12个,下调的miRNA共5个。结论筛选出来的12个上调的miRNA和5个下调的miRNA可作为预警骨质疏松骨折的检验指标。
- 高春林许永峰刘立军黄洪斌王金海袁博卢立军
- 关键词:骨质疏松骨折外泌体MICRORNA
- 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以及单纯内固定对脊柱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
- 2023年
- 目的:探究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对脊柱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了我院2018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100例脊柱(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对照组采用单纯的内固定。对比2组患者伤椎前高压缩比、Cobb角情况、临床疗效优良率、手术各项指标、并发症发病率以及疼痛度VAS评分。结果:观察组伤椎椎体高度压缩比情况、手术各项指标、疼痛度VA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Cobb角、并发症发病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效果的优良率优于对照组,数据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对脊柱骨折患者能产生较好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的优良率,值得临床应用。
- 王金海
- 关键词:脊柱骨折患者
- 偏心固定与髓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疗效研究
- 2021年
- 目的探讨对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取偏心固定与髓内固定治疗的疗效。方法6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偏心固定治疗,试验组采用髓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1、3个月Harris评分。结果试验组患者切口长度(7.55±0.76)cm、手术时间(37.44±6.46)min、骨折愈合时间(11.01±0.57)周短于对照组的(9.24±1.47)cm、(68.12±5.76)min、(11.37±0.52)周,术中出血量(194.88±27.88)ml少于对照组的(439.12±38.21)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1、3个月疼痛、功能、畸形情况、运动范围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取从髓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王金海徐瑞泽
- 关键词:股骨转子间骨折髓内固定疗效
- Coflex动态固定联合腰椎融合治疗腰椎退变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观察Coflex动态固定联合腰椎融合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混合组(13例)和融合组(29例)。混合组患者给予施行腰椎融合(PLIF)联合Coflex动态固定手术治疗;融合组患者给予单纯腰椎融合手术治疗。比较术前与末次随访(至少术后1年)时,两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ODI功能障碍评分、腰椎前凸角LL(T12-S1)与活动度ROM等影像学资料及临床疗效差异。结果:混合组患者的LL、ROM较术前均无统计学差异;融合组患者的LL、ROM较术前下降。两组患者临近节段的前凸角、活动度、间盘高度指数组内手术前后比较、Pfirrmann评分变化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的腰腿痛VAS评分手术前后比较均明显下降。混合组患者的ODI评分下降,融合组患者的ODI下降无统计学意义。混合组患者有3例(23.1%)、融合组患者有9例(31.3%)出现临近间盘退变影像学表现(P=0.60)。结论:Coflex动态固定联合腰椎融合固定技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在保持其腰椎的前凸角活动度和保护临近间盘退变的效果优于单纯腰椎融合固定技术治疗效果。
- 高春林王金海袁博姜虹唐家广候树勋
- 关键词:腰椎退行性疾病腰椎融合术COFLEX
- 骨性关节炎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切除滑膜的意义探讨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骨性关节炎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切除滑膜的临床意义。方法60例进行骨性关节炎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保留滑膜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试验组采用切除滑膜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指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膝关节评分量表(KSS)评分、关节活动度评分。结果试验组治疗后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少于对照组,理论总失血量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手术时间(113.62±8.44)min、住院时间(11.26±1.29)d长于对照组的(107.51±12.45)min、(10.12±1.2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VAS评分高于对照组,K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7 d,试验组关节活动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进行骨性关节炎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采取术中切除滑膜会导致手术时间延长及失血量增加,对患者恢复无较大促进作用。
- 王金海徐瑞泽
- 关键词:骨性关节炎全膝关节置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