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艳

作品数:6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支气管
  • 3篇气管
  • 2篇支气管镜
  • 2篇支气管镜术
  • 2篇气管镜
  • 2篇小儿
  • 2篇护理
  • 2篇护理体会
  • 2篇儿童
  • 1篇导管
  • 1篇胸腔
  • 1篇胸腔闭式
  • 1篇胸腔闭式引流
  • 1篇胸腔积液
  • 1篇胸腔积液治疗
  • 1篇咽部
  • 1篇样癌
  • 1篇引流
  • 1篇支气管肺炎
  • 1篇直杆

机构

  • 6篇湖北省妇幼保...

作者

  • 6篇林艳
  • 2篇商建萍
  • 2篇余维莎
  • 1篇郝贤菊
  • 1篇吴亚斌
  • 1篇熊永芳
  • 1篇胡永群
  • 1篇杨焕芝
  • 1篇邓晓霞
  • 1篇王明芳
  • 1篇邱敏

传媒

  • 3篇当代护士(下...
  • 1篇当代护士(上...
  • 1篇当代护士(中...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吸入用富露施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效果观察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富露施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效果。方法选择确诊的58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依据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治疗原则,均在控制感染的基础上,给予止咳、化痰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治疗组给予生理盐水2ml+富露施150 mg雾化泵雾化吸入,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2 ml+氨溴索30 mg雾化泵雾化吸入,平均每日2次,每次10~15 min,连续治疗5 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患儿咳嗽、咳痰、痰阻等呼吸道症状。结果两组治疗后,治疗组患儿咳嗽、咳痰、痰阻等呼吸道症状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1)。结论富露施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临床症状改善显著,且疗效可靠、安全度高。
余维莎林艳商建萍
关键词:富露施雾化吸入小儿支气管肺炎
一种自助口腔检查辅助器械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助口腔检查辅助器械,包括柔性牙头、直杆、手柄和金属软管,所述柔性牙头可拆卸设置于直杆的前端,所述手柄设置于直杆的后端,所述金属软管的后端设置于直杆外侧,金属软管的前端设置有摄像头,所述手柄后端设置有电...
张青艳吴亚斌林艳
鼻咽部给氧在儿童支气管镜术中的效果观察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鼻咽部给氧在儿童支气管镜手术中的效果。方法选择58例进行儿童基础麻醉支气管镜手术的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依照儿童基础麻醉支气管镜手术的常规术前准备,术前均给予2%利多卡因局部雾化吸入,患儿在镇静后,对照组行常规的鼻导管给氧2~3 L/min;观察组则进行鼻咽部给氧1~2 L/min;观察两组在支气镜手术中患儿的经皮血氧饱和度的情况。结果经两种不同部位的给氧下,观察组在术中的经皮血氧饱和度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采取鼻咽部给氧的方法在儿童支气管镜手术中能取得更好的给氧效果。
林艳
关键词:儿童支气管镜术
中心静脉导管在小儿胸腔积液治疗中的护理体会被引量:1
2020年
总结了中心静脉导管应用于小儿胸腔积液治疗中的护理体会,主要包括:穿刺前的心理护理,穿刺中的体位指导、镇静护理、穿刺配合,穿刺后的体位指导、导管固定、饮食护理、引流物的观察、拔管护理。认为将中心静脉导管应用于小儿胸腔积液的胸腔引流术治疗中,提高了治疗的安全性、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优化胸腔闭式引流的临床护理措施,大大提高了患儿的舒适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林艳
关键词:小儿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护理胸腔积液
1例儿童黏液表皮样癌的护理体会被引量:2
2019年
儿童黏液表皮样癌是儿童时期少见疾病,1952年Smetana首先报道了支气管黏液表皮样癌,它来源于气管、支气管树的粘液腺,属于低发病率的恶性肿瘤,约占原发性支气管—肺恶性肿瘤的0.1%~0.2% [1] 。2006年WHO将支气管黏液表皮样癌与腺泡细胞癌、腺样囊性癌、上皮—肌上皮癌等均归为唾液腺型癌 [2] 。我科于2018年4月收治1例儿童黏液表皮样癌的患儿,在支气管镜手术治疗后配合有效的肺康复训练,现已临床治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回顾性报告如下。
林艳
关键词:儿童黏液表皮样癌支气管镜术护理肺康复训练
患儿家长参与核对在降低输液换药错误中的作用
2015年
目的探讨患儿家长参与药物核对,对降低儿科护士输液换药错误率的影响。方法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确定以降低儿科护士输液换药错误为主题,应用根本原因分析法(RCA)锁定输液换药错误的主要原因,实施改进对策,比较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换药错误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护士遵照流程执行,家长主动参与核对,换药错误次数较活动前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满意度提高,与活动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质量得到提升,与活动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品管圈活动有效提升了儿科护士的质量改善意识,家长参与核对杜绝了输液换药错误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从而提升护理质量。
胡永群郝贤菊杨焕芝商建萍许丽萍王明芳邓晓霞邱敏余维莎林艳熊永芳
关键词:儿科输液家长品管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