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福宝
- 作品数:3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内蒙古民族大学政法与历史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 和平共处原则在国际政治中的实践与发展
- 2008年
- 和平共处原则是一项重要的国际政治原则,它由列宁于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后提出并付诸实施的外交交往原则。和平共处是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理论的重要原则,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国际政治理论作出的贡献。在国际政治的实践过程中,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平共处的外延和内涵不断扩大。中国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对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经过中国的外交实践和世界各国的认同,已成为指导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和重要的国际法准则。
- 裴云涌杨福宝
- 关键词:和平共处思想国际政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文明交往视野下中东战争与和平的思考
- 2007年
-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进入21世纪,中东地区局势成为一个充满了冲突与战争的国际政治难题。2003年伊拉克战争以来,中东危机显得更加危急,主要表现为:伊拉克局势恶化、阿以和平进程停滞、伊朗核问题逐步升级。中东的冲突呈现明显的周期性、长期性特点,其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美以特殊关系的形成以及由此导致的他们同中东伊斯兰世界的关系复杂化。展望未来,中东地区局势存在如下几个特点:引发战争的因素依然没有消除、阿拉伯世界分化趋势日渐明显、国际社会干预能力大打折扣、大国之间新的博弈正在展开。
- 王泰杨福宝
- 关键词:地缘政治
- 冷战后蒙古外交政策的定位对我国的影响被引量:4
- 2008年
- 冷战以后,蒙古国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改变了其原先追随苏联的一边倒外交政策,奉行了"多支点"外交政策。正是蒙古奉行这样的外交政策,导致世界大国的关注,并逐步将其势力渗透到蒙古。然而,我国与蒙古是有着漫长边界线的邻国,不能不受其影响。因为世界上没有孤立的事物,而大国将其势力渗透蒙古,也是看重于其有利的地理位置和战略价值。正是蒙古具有特殊的地缘政治,才引起了他们的兴趣。特别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他们一旦控制蒙古就可以实现其北抑俄罗斯、南遏中国的态势,这样我国的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将受到一定的影响。
- 杨福宝
- 关键词:冷战后外交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