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艳

作品数:3 被引量:41H指数:2
供职机构:长江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菌根
  • 2篇菌根真菌
  • 2篇丛枝菌根
  • 1篇有效磷
  • 1篇有效磷含量
  • 1篇幼苗
  • 1篇蔗糖
  • 1篇酸酶
  • 1篇糖含量
  • 1篇同基因
  • 1篇葡萄
  • 1篇葡萄糖
  • 1篇葡萄糖含量
  • 1篇枳壳
  • 1篇温度
  • 1篇磷含量
  • 1篇磷酸酶
  • 1篇磷酸酶活性
  • 1篇酶活性
  • 1篇活性

机构

  • 3篇长江大学

作者

  • 3篇李艳
  • 2篇吴强盛
  • 1篇王贵元
  • 1篇邹英宁
  • 1篇黄咏明

传媒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长江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丛枝菌根真菌对枳根系形态和蔗糖、葡萄糖含量的影响被引量:32
2014年
研究丛枝菌根真菌接种(摩西球囊霉、地表球囊霉和摩西球囊霉+地表球囊霉)对盆栽枳的生长、根系形态以及蔗糖、葡萄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接种处理都显著提高枳的株高、茎粗、叶片数,以及地上部和地下部生物量,诱导l级、2级和3级侧根的发生,同时增加了根系投影面积、表面积、体积和总长度(主要是0—1cm根长),但降低根系平均直径,其中以地表球囊霉效果最明显.丛枝菌根真菌接种显著提高枳的叶片蔗糖和根系葡萄糖含量,但降低叶片葡萄糖和根系蔗糖含量.由于根系“菌根碳库”的存在,丛枝菌根真菌接种导致根系维持较高的葡萄糖和较低的蔗糖含量,从而有利于宿主根系的生长和发育,建立更优的根系形态.
邹英宁吴强盛李艳黄咏明
关键词:丛枝菌根真菌根系形态
菌根真菌对不同基因型柑橘根际有效磷含量和磷酸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7
2014年
在盆栽条件下对红橘(Citrus tangerina)、金柑(Fortunella margarita)、枳(Poncirus trifoliata)和资阳香橙(Citrus junos)进行接种或不接种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分析菌根化和非菌根化柑橘根际土壤有效磷和磷酸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接种处理显著提高了柑橘根际土壤有效磷含量以及酸性、中性、碱性和总磷酸酶活性,且这种效应不依赖柑橘基因型;其中,资阳香橙对摩西球囊霉的依赖性最强,其菌根侵染率、根际土壤有效磷含量及其相较于不接种对照处理有效磷含量和土壤磷酸酶活性的增加幅度均最高。相关性分析表明,菌根侵染率与土壤有效磷含量、土壤磷酸酶活性之间均呈现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有效磷含量与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李艳吴强盛
关键词:丛枝菌根基因型有效磷磷酸酶
光照、温度和NaCl胁迫对枳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采集未成熟的枳壳[Poncirus trifoliate(L.)Raf.]果实剥取幼嫩种子播种,研究了枳壳种子的萌发情况和幼苗的生长状况。试验设置12个处理,分别为:(1)光照处理:设全光照、光照∶黑暗=12h∶12h、全黑暗3个处理;(2)温度处理:在光照∶黑暗=12h∶12h,设15、25、35℃3个恒温和25℃/15℃(昼夜交替)1个变温,共4个处理;(3)氯化钠(NaCl)胁迫处理:在光照∶黑暗=12h∶12h和25℃条件下,NaCl设置0.0(CK)、0.1、0.3、0.5、0.7、0.9mol/L共6个处理。结果表明,枳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最佳处理组合均为光照∶黑暗=12h∶12h、25℃和0.0mol/L的NaCl。
王贵元李艳
关键词:幼苗光照温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