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志云

作品数:2 被引量:21H指数:2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综合征
  • 1篇性细胞
  • 1篇血液
  • 1篇血液滤过
  • 1篇血液滤过治疗
  • 1篇炎性
  • 1篇炎性反应
  • 1篇炎性反应综合...
  • 1篇炎性细胞
  • 1篇炎性细胞因子
  • 1篇炎症
  • 1篇炎症因子
  • 1篇糖皮质
  • 1篇糖皮质激素
  • 1篇皮质激素
  • 1篇全身
  • 1篇全身炎性反应
  • 1篇全身炎性反应...
  • 1篇细胞
  • 1篇颅内

机构

  • 2篇南通大学

作者

  • 2篇叶纪录
  • 2篇濮雪华
  • 2篇缪小莉
  • 2篇陈小枫
  • 2篇朱志云
  • 1篇戴佳文
  • 1篇薛寒

传媒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中华危重病急...

年份

  • 2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指导高容量血液滤过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评价被引量:15
2014年
目的 观察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监测指导下的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治疗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11年2月至2014年1月南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泰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63例ARDS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50例)、HVHF组(55例)、PiCCO+HVHF组(58例).常规治疗组按ARDS治疗指南给予机械通气及药物治疗.HVHF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于1、3、5、7d加用HVHF,每次持续18h.PiCCO+HVHF组在HVHF组基础上辅以PiCCO监测指导液体管理.各组患者分别于入重症监护病房(ICU)时(治疗前)及治疗4d、7d记录肺功能及PiCCO监测指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浓度,并记录患者预后指标.结果 3组患者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氧合指数(PaO2/FiO2)、肺静态顺应性(Cs)逐渐升高,呼吸频率(RR)、乳酸(Lac)逐渐下降;HVHF组和PiCCO+ HVHF组各指标均较常规治疗组明显改善,且PiCCO+ HVHF组各指标较HVHF组升高或降低明显,以治疗7d时更为显著[PaO2/FiO2(mmHg,1 mmHg=0.133 kPa):189.3±36.8比166.3 ±36.1,Cs (mL/cmH2O):76.7±18.9比67.0±18.2,RR(次/min):16.4±5.2比19.2±5.4,Lac(mmol/L):1.20±0.41比1.41±0.43,均P<0.01].PiCCO+ HVHF组治疗后心排血指数(CI)逐渐升高,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逐渐降低,治疗4d、7d各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I(L·min-1·m-2):4.62±1.13、4.83±1.10比4.01±1.02,EVLWI(mL/kg):7.6±2.7、6.5±2.6比12.4±2.9,ITBVI(mL/m2):801.3±120.9、785.4±118.7比980.1±168.6,均P<0.01].3组患者治疗后TNF-α、IL-1β均逐渐降低;HVHF组和PiCCO+ HVHF组治疗4d、7d时TNF-α、IL-1β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且以7d时更为显著[TNF-α(ng/L):68.35±12.63、67.54±12.9
陈小枫叶纪录朱志云薛寒濮雪华缪小莉
关键词:高容量血液滤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炎症因子病死率
应激剂量糖皮质激素对脑损伤致颅内出血患者的治疗作用被引量:6
2014年
目前脑损伤致颅内出血约占住院患者的13%,但病死率却高达58%。近年来随着对颅脑损伤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细胞因子在颅脑损伤中的作用日益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炎性细胞因子在脑外伤出血后明显升高,并于48~72h达高峰心。,参与脑组织的继发性损害,介导局部炎症反应,加重局部损害,并参与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是导致病情加重预后不良的一类损害性因子。
陈小枫叶纪录戴佳文朱志云濮雪华缪小莉
关键词:颅内出血糖皮质激素出血患者炎性细胞因子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