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燕

作品数:11 被引量:75H指数:5
供职机构: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央补助地方中医药部门公共卫生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苓甘五味姜辛...
  • 2篇代谢
  • 2篇代谢组学
  • 2篇指纹
  • 2篇指纹图
  • 2篇指纹图谱
  • 2篇色谱
  • 2篇炮制品
  • 2篇配伍
  • 2篇哮喘
  • 2篇木鳖子
  • 2篇不同炮制品
  • 1篇代谢产物
  • 1篇心理
  • 1篇学成
  • 1篇药对配伍
  • 1篇药效
  • 1篇药效研究
  • 1篇液相
  • 1篇液相色谱

机构

  • 10篇安徽中医药大...
  • 9篇安徽中医药大...
  • 1篇复旦大学

作者

  • 11篇宋燕
  • 9篇韩燕全
  • 9篇孙方方
  • 6篇洪燕
  • 4篇潘凌宇
  • 1篇朋汤义
  • 1篇陈芮

传媒

  • 2篇中草药
  • 2篇中医药临床杂...
  • 2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中国现代应用...
  • 1篇中成药
  • 1篇安徽中医药大...

年份

  • 1篇2020
  • 3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5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GC-MS代谢组学姜炮制-配伍治疗寒饮伏肺哮喘大鼠的作用机制研究被引量:14
2020年
目的从代谢组学角度对姜炮制-配伍机制进行初步探索。方法采用卵清白蛋白(OVA)+冰水浴法建立寒饮伏肺哮喘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苓甘五味(生/干/炮)姜辛汤组(SJF/GJF/PJF)及阳性药桂龙咳喘宁组(PC),给药后进行大鼠肺组织HE染色、肺泡灌洗液(BALF)炎性细胞计数,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白细胞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水平;同时采用GC-MS代谢组学技术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寻找寒饮伏肺哮喘大鼠血清、尿液相关差异性代谢物,MetaboAnalyst构建相关代谢通路。结果苓甘五味(生/干/炮)姜辛汤可改善大鼠肺组织病理变化,显著降低大鼠BALF炎性细胞计数及血清中IgE、IL-4水平,升高血清中IFN-γ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寒饮伏肺哮喘大鼠体内共筛选出37种差异性代谢物(血清中15个、尿液中22个),MetaboAnalysis通路分析发现7条代谢通路可能与寒饮伏肺哮喘有关,涉及能量代谢、氧化应激等。苓甘五味(生/干/炮)姜辛汤干预后大鼠整体代谢轮廓趋向正常水平;且苓甘五味(干)姜辛汤治疗寒饮伏肺哮喘作用优于苓甘五味(生/炮)姜辛汤。结论苓甘五味姜辛汤方中姜炮制成干姜入药治疗寒饮伏肺哮喘更为合理,其机制可能通过调节能量代谢、氧化应激等发挥作用。
姚梦雪冉姗孙方方宋燕汪小莉韩燕全洪燕
关键词:GC-MS代谢组学
突发性耳聋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辨证护理的干预作用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了解并分析突发性耳聋的心理状态,探索对突发性耳聋患者的护理策略。方法:将突发性耳聋患者146例随机分为2组。常规护理组采用健康教育和放松训练进行护理,辨证施护组则在常规护理组的基础上,根据中医的辨证分型进行穴位按摩与敷贴等护理措施。分析治疗护理前后患者耳聋、耳鸣与HAMD-17与HAMA评分的关系,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突发性耳聋患者多存在有抑郁、焦虑等心理状态的改变,并且与耳鸣有着密切相关性。通过治疗护理后,患者耳聋、耳鸣及抑郁焦虑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经统计学分析,辨证施护组改善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因素是突发性耳聋重要的影响因素,辨证施护等护理措施有利于突发性耳聋的恢复。
宋燕
关键词:突发性耳聋抑郁辨证施护
姜不同炮制品对苓甘五味姜辛汤UPLC指纹图谱影响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建立苓甘五味姜辛汤的超高效液相(UPLC)指纹图谱,探明姜不同炮制品对苓甘五味姜辛汤指纹图谱的影响。方法:采用UPLC BEH色谱柱C18(2.1 mm×100 mm,1.7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梯度洗脱;流速0.2 m 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80 nm;分别用生、干、炮姜配伍成苓甘五味(生/干/炮)姜辛汤各10批,对其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分析、直观比较和PCA分析。结果:建立了分离度、重现性均较好的苓甘五味(生/干/炮)姜辛汤UPLC指纹图谱;同一炮制品组成的苓甘五味姜辛汤指纹图谱相似度较好,但苓甘五味(生/干/炮)姜辛汤指纹图谱直观比较及PCA结果差异明显。结论:所建立的指纹图谱方法简便、稳定、可行;姜的不同炮制品对苓甘五味姜辛汤的指纹图谱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孙方方冉姗宋燕潘凌宇洪燕韩燕全
关键词:苓甘五味姜辛汤
基于代谢组学的哮喘三大物质代谢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9年
哮喘是一种复杂的疾病,使用代谢组学技术分析哮喘具有独特的优势。为了更好地提高对哮喘病理生理学的理解及临床诊断,本文查阅近5年与哮喘相关的代谢组学文献,并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出了在哮喘发生发展过程中体内三大物质代谢及代谢产物的变化规律,以期为哮喘的代谢组学研究及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
冉姗孙方方宋燕汪小莉洪燕韩燕全
关键词:哮喘代谢组学代谢产物
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优化木鳖子霜炮制工艺被引量:22
2019年
目的采用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BBD-RSM)优选木鳖子霜的最佳炮制工艺。方法以丝石竹皂苷元3-O-β-D-葡萄糖醛酸甲酯、β-谷甾醇、齐墩果酸含量及脂肪油含量的指标归一值(OD)为综合评价指标,采用3因素3水平的BBD-RSM设计试验,考察烘制时间、烘制温度、压制时间对木鳖子霜炮制工艺的影响。结果优化得最佳工艺条件:烘制时间1.68 h、烘制温度80℃、压制时间30 min,OD值为0.777。考虑实际情况,对烘制时间进行微调得出木鳖子最佳炮制工艺,即烘制时间为1.7 h、烘制温度为80℃、压制时间为30 min。并通过所得条件平行制备3批样品,计算得OD值分别为0.779、0.783、0.766,其RSD为1.15%。结论采用BBD-RSM优选的炮制工艺稳定,模型预测效果良好,建立了木鳖子霜炮制新工艺。
宋燕冉姗孙方方洪燕韩燕全
关键词:Β-谷甾醇齐墩果酸脂肪油
姜不同炮制品对苓甘五味姜辛汤4种成分含量的影响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明姜不同炮制品对苓甘五味姜辛汤指标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分别用生姜、干姜、炮姜配伍成苓甘五味(生)姜辛汤、苓甘五味(干)姜辛汤、苓甘五味(炮)姜辛汤各10批,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进行含量测定分析。色谱条件:Acquity BEH C_(18)(2.1mm×100m,1.7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梯度洗脱,流速0.2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80nm。结果姜不同炮制品组成的苓甘五味姜辛汤中甘草苷、甘草酸铵、6-姜酚、五味子醇甲4种成分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 8;4种成分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01%、99.78%、96.69%和98.36%,RSD分别为2.15%、2.47%、2.79%和2.34%。结论姜的不同炮制品对苓甘五味姜辛汤成分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冉姗孙方方孙方方潘凌宇宋燕韩燕全
关键词:苓甘五味姜辛汤超高效液相色谱法
基于苓甘五味姜辛汤研究干姜药对配伍对4种姜酚含量影响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基于苓甘五味姜辛汤研究方中其他药味与干姜两两配伍后对干姜中姜酚类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分别制备干姜、干姜-茯苓、干姜-五味子、干姜-甘草、干姜-细辛和苓甘五味姜辛汤水煎液,采用UPLC法测定各水煎液中6-姜酚、8-姜酚、6-姜烯酚、10-姜酚的含量。色谱条件:Acquity BEH C18(2.1 mm×50 mm,1.7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A)-水(B),梯度洗脱,流速0.25 m 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为280 nm。结果:与干姜单煎液相比,干姜-茯苓、干姜-五味子中6-姜酚、10-姜酚含量降低,8-姜酚、6-姜烯酚含量升高;干姜-甘草、干姜-细辛、苓甘五味姜辛汤全方中4种姜酚含量均明显下降。结论:苓甘五味姜辛汤中各药味与干姜配伍后明显影响4种姜酚的含量;实验建立的同时测定4种姜酚方法快速、稳定,重复性较好。
冉姗孙方方宋燕汪小莉洪燕韩燕全
关键词:苓甘五味姜辛汤干姜姜酚
木鳖子制霜工艺及炮制“减毒增效”机理初步研究
目的木鳖子(Momordica cochinensis(Lour.)Spreng.)为葫芦科植物木鳖的干燥成熟种子,属于有毒中药,临床应用需炮制成霜。本课题旨在优化木鳖子霜的最佳炮制工艺,并分析比较木鳖子制霜前后的化学成...
宋燕
关键词:木鳖子LD50减毒
文献传递
苓甘五味姜辛汤水煎煮工艺的优化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优化苓甘五味姜辛汤水煎煮工艺。方法以加水量、浸泡时间、煎煮时间、煎煮次数为影响因素,总酚酸﹑甘草苷﹑甘草酸单铵盐﹑6-姜酚﹑五味子醇甲﹑细辛脂素含有量及浸膏得率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优化水煎煮工艺。结果最佳条件为加12倍量水浸泡50 min后煎煮2次,每次40 min,总酚酸、甘草苷、甘草酸单铵盐、6-姜酚、五味子醇甲、细辛脂素含有量分别为17. 54、0. 059 7、0. 152 5、0. 003 7、0. 003 7、0. 009 4 mg/g,浸膏得率16. 10%,综合评分99. 16。结论该方法稳定、简便、可靠,可用于水煎煮苓甘五味姜辛汤。
韩燕全孙方方冉姗宋燕潘凌宇洪燕
关键词:苓甘五味姜辛汤正交试验
消瘀接骨散超高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建立消瘀接骨散超高液相色谱(UPLC)指纹图谱,为其整体质量控制提供评价方法。方法采用UPLC-PDA检测法测定10批消瘀接骨散UPLC指纹图谱。色谱柱为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柱(2.1 mm×100 mm,1.7μm),以乙腈-0.05%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20 nm,柱温30℃,流速0.2 m L/min。将10批样品指纹图谱导入《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软件进行相似度评价分析,并确定其共有峰;基于得到的共有色谱峰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系统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PCA)。结果 10批消瘀接骨散指纹图谱共确定了17个共有峰,通过对照品比对指认了其中的6个色谱峰(原儿茶酸、阿魏酸、桂皮醛、丁香酚、胡椒碱、欧前胡素),10批样品的相似度介于0.969~0.998;10批样品大致可聚成2类;PCA分析了共有峰的主成分分值,其中前5个主成分累计变量贡献值达到91.526%。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消瘀接骨散指纹图谱重复性良好,可作为消瘀接骨散的质量评价方法。
宋燕朋汤义冉姗孙方方洪燕韩燕全
关键词:消瘀接骨散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