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鹏飞
- 作品数:5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百色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 2-(2-吡啶)-苯并咪唑Zn(Ⅱ)、Ni(Ⅱ)配合物的合成及其与BSA相互作用研究
- 2024年
- 2-(2-吡啶)-苯并咪唑(2-bd)与Zn(ClO_(4))_(2)·6H_(2)O和Ni(ClO_(4))_(2)·6H_(2)O在无水乙醇溶剂中反应得到[Zn(2-bd)_(3)](ClO_(4))_(2)·(H_(2)O)_(2)(简称:2-bd-Zn)和[Ni(2-bd),](ClO_(4))_(2):(H_(2)O)_(2)(简称:2-bd-Ni),两者均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P-1。在生理条件下(pH=7.42),利用荧光光谱研究2-bd、2-bd-Zn和2-bd-Ni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在302K、308K、314K三个温度下,2-bd、2-bd-Zn和2-bd-Ni对BSA的猝灭常数K_(q)>10^(10),结合常数K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表明化合物与BSA结合形成复合物,BSA荧光猝灭属于静态猝灭类型。2-bd-Zn和2-bd-Ni与BSA结合的K(10^(5)~10^(6))大于2-bd的K_(a)(10^(3)),大于许多文献报道的Ka值(10^(3)~10^(4)),表明配合物与BSA结合作用较强。2-bd、2-bd-Zn和2-bd-Ni随着浓度的增加,使BSA的紫外可见光谱出现增色现象,使BSA的荧光光谱和Δλ=60nm同步荧光光谱减色且红移,表明化合物改变BSA的微环境,其中2-bd-Zn的作用最明显。位点竞争实验表明,2-bd、2-bd-Zn和2-bd-Ni与BSA亚结构域ⅡA的位点I结合。计算焓变(ΔH)、熵变(ΔS)和吉布斯自由能变化(ΔG)表明,三者与BSA间的作用力主要是氢键和范德华力(ΔH<0、ΔS<0),结合是自发进行(ΔG<0)。
- 覃姣兰黄如川袁涛姚鹏飞甘永乐
- 关键词:苯并咪唑金属配合物牛血清白蛋白光谱研究
- 磷矿石‑赤泥‑菊粉复合絮凝剂的制备方法和处理污水的方法
- 本发明提供磷矿石‑赤泥‑菊粉复合絮凝剂的制备方法和处理污水的方法,属于絮凝剂制作技术领域。该絮凝剂的制备方法包括的步骤有:磷矿石的高温活化,赤泥的处理得铝铁浸取液,铝铁浸取液、高温活化的磷矿石和菊粉混合反应。利用该絮凝剂...
- 蒙君荣姚鹏飞范方方
- 一例基于线状{Co6}簇基亚单元的具有自旋倾斜现象的三维配位聚合物
- 自旋倾斜是一种非共线反铁磁排列导致的磁行为,由于相邻的反平行排列的磁矩不能完全抵消导致了剩余磁矩,从而使样品表现出弱的铁磁性行为。通过自旋倾斜产生自发磁化并构筑分子磁体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构筑策略[1]。自旋倾斜行为的产生通...
- 姚鹏飞蒙君荣李海叶黄富平
- 文献传递
- 2-(2-氨基苯基)苯并咪唑铂(Ⅱ)配合物的合成及其与BSA作用的光谱研究被引量:2
- 2023年
- 以2-(2-氨基苯基)苯并咪唑(L 2)和K 2PtCl 4为原料反应合成铂配合物[Pt(L 2)2Cl 2]·H 2O(L 2-Pt),并获得其晶体结构。在生理条件下(pH 7.40),利用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研究L 2和L 2-Pt对牛血清白蛋白(BSA)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L 2和L 2-Pt通过静态猝灭方式引起BSA荧光发生猝灭,在298、304、310 K这3个温度下,L 2-Pt对BSA的猝灭率及猝灭常数均大于L 2。焓变(ΔH)、熵变(ΔS)和吉布斯自由能变化(ΔG)表明,L 2与BSA间的作用力主要是疏水力(ΔH>0、ΔS>0),结合是自发进行的(ΔG<0);而L 2-Pt与BSA间的作用力主要是氢键和范德华力(ΔH<0、ΔS<0),结合也是自发进行的(ΔG<0)。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同步荧光光谱表明L 2-Pt并未使BSA的微结构发生改变。
- 袁涛覃姣兰罗翠萍仇继家钟雨佳姚鹏飞
- 关键词:铂配合物牛血清白蛋白
- 磷矿石-赤泥-菊粉复合絮凝剂的制备方法和处理污水的方法
- 本发明提供磷矿石‑赤泥‑菊粉复合絮凝剂的制备方法和处理污水的方法,属于絮凝剂制作技术领域。该絮凝剂的制备方法包括的步骤有:磷矿石的高温活化,赤泥的处理得铝铁浸取液,铝铁浸取液、高温活化的磷矿石和菊粉混合反应。利用该絮凝剂...
- 蒙君荣姚鹏飞范方方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