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姚霞

作品数:17 被引量:153H指数:7
供职机构:四川理工学院生物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泸州老窖科研奖学金酿酒生物技术及应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四川省高等教育“质量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理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0篇大曲
  • 8篇浓香
  • 8篇浓香型
  • 8篇浓香型大曲
  • 8篇香型
  • 4篇响应面
  • 4篇挥发性
  • 3篇主成分
  • 3篇主成分分析
  • 3篇发酵
  • 2篇嗜热
  • 2篇曲霉
  • 2篇微生物
  • 2篇香味
  • 2篇香味物质
  • 2篇响应面法
  • 2篇聚磷
  • 2篇聚磷菌
  • 2篇挥发性成分
  • 2篇红曲

机构

  • 17篇四川理工学院
  • 8篇泸州老窖股份...
  • 1篇泸州职业技术...
  • 1篇重庆邮电大学

作者

  • 17篇姚霞
  • 16篇明红梅
  • 15篇周健
  • 8篇许德富
  • 6篇朱莉莉
  • 5篇郭志
  • 5篇陈晓旭
  • 4篇方春玉
  • 2篇赵兴秀
  • 2篇余欢
  • 2篇王小军
  • 2篇崔小亮
  • 1篇王洋
  • 1篇罗惠波
  • 1篇刘义会
  • 1篇沈才萍
  • 1篇刘清斌
  • 1篇张红莲
  • 1篇李蓉

传媒

  • 4篇酿酒科技
  • 3篇食品研究与开...
  • 2篇中国调味品
  • 2篇食品工业科技
  • 2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中国酿造
  • 1篇食品与机械
  • 1篇贵州农业科学
  • 1篇现代食品科技

年份

  • 5篇2016
  • 10篇2015
  • 2篇2014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浓香型大曲中1株高液化力功能细菌的筛选与鉴定被引量:7
2015年
为探寻大曲微生物与风味物质之间的相关性,为构建大曲功能菌群及实现制曲生产异地化奠定基础,采用平板筛选、固态发酵、16SrDNA鉴定及HS-SPME-GC-MS等方法对浓香型大曲中的高液化力菌株进行筛选与鉴定。结果表明:菌株X20与枯草芽孢杆菌的16SrDNA序列同源性高达99%,可确定其为枯草芽孢杆菌;该菌株的液化力高达11.756g/(g·h),其代谢产物含有吡嗪类物质、愈创木酚和苯甲醛等多种重要的大曲风味物质,可初步确定其为大曲的功能菌株。
陈晓旭明红梅罗惠波许德富朱莉莉姚霞薛登文
关键词:浓香型大曲细菌HS-SPME-GC-MS
响应面法优化高效聚磷菌P_2除磷条件的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采用浊度法对高效聚磷菌P_2的生长趋势进行了测定,通过单因素设计,探究了培养温度、初始pH值、培养时间及微量元素添加量对高效聚磷菌P_2除磷性能的影响,利用Plackett-Burman设计从影响除磷率的6个因素中筛选出3个主效因素,最后通过Box-Behnken设计对除磷条件进行优化,以期最大限度的提高聚磷菌P_2除磷效率。结果表明,高效聚磷菌P_2在24 h后生长趋势达到稳定,且持续时间较长;响应面法优化菌株P_2的除磷最优条件为初始化学需氧量(COD)494.5 mg/L、初始pH值7.4、接种量5%、初始磷含量50 mg/L、培养温度35℃、培养时间10.5 h,此条件下对磷酸盐的积累能力最强,对磷酸盐的去除率可达到92.51%。
方春玉周健明红梅赵兴秀陈蒙恩姚霞
关键词:聚磷菌响应面法
投加高效聚磷菌P_2的污泥驯化及其微生物群落变化的研究
2016年
将高效聚磷菌菌株P2扩大培养后投加到原有污泥当中,通过CASS反应器按照菌株P2的最佳除磷条件进行驯化,并对驯化过程中的相关污水排放指标进行检测,然后对污泥抗冲击能力进行考察,研究其在不同温度、时间、p H及反应参数下的除磷能力,最后对原有污泥及驯化后污泥中微生物的总DNA进行提取,并利用PCR-DGGE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对其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驯化进行到15 d时,出水中磷酸盐含量等各项指标基本趋于稳定,结束第一阶段驯化。驯化系统适宜的p H7.0、适宜的温度为35℃,运行中厌氧好氧交换的频率以20 min为宜,且厌氧释磷时间为1.5 h,此条件下,磷的去除率高达93.6%。在最佳驯化条件下,一些原本在群落中不占优势的聚磷类微生物如聚磷菌P2,经过驯化后能更好适应环境逐渐占据优势地位,活性污泥驯化前后群落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
方春玉周健明红梅赵兴秀陈蒙恩姚霞
关键词:聚磷菌污泥驯化污泥微生物
浓香型大曲中产香微生物的筛选及鉴定被引量:37
2015年
本研究从传统浓香型大曲微生物资源中筛选产香功能性微生物,研究其与大曲香味物质之间的联系,并对产香功能菌株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采用传统微生物分离法从不同发酵阶段的浓香型大曲中分离纯化获得细菌22株,酵母6株。以小麦固体培养基为底物对各细菌、酵母菌株进行单菌产香实验,经闻香评价,菌株X19和J3发酵后能产生浓郁的香味。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这两株菌的发酵产物进行挥发性成分检测,发现菌株X19和J3的发酵产物中香味物质种类丰富,其中吡嗪类物质、苯乙醇、愈创木酚等香味物质为浓香型大曲的重要香味成分。因此,可初步认定菌株X19和J3为浓香型大曲的产香功能菌。经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生物学鉴定,菌株X19为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菌株J3为异常威克汉姆酵母(Wickerhamomyces anomalus)。
明红梅郭志周健陈蒙恩许德富姚霞
关键词:浓香型大曲挥发性成分
泸型大曲曲表与曲心理化生化特性的对比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以泸型大曲作为研究对象,对大曲曲表和曲心的理化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并运用SPSS数学软件对检测数据进行t检验和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大曲曲表与曲心的酸度、氨态氮含量差异显著;对曲表质量影响最大的指标是淀粉转化率、酯化力,对曲心质量影响最大的指标是酯化力、酸度;将主成分综合得分结果进行比较,曲心质量得分显著高于曲表质量得分。由此说明,大曲曲表与曲心的理化生化特性及质量有一定的差异。
明红梅陈晓旭刘清斌许德富姚霞张红莲薛灯文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
中心组合设计优化大曲中地衣芽孢杆菌发酵产香条件被引量:6
2015年
采用中心组合法对大曲中地衣芽孢杆菌X19发酵产香条件进行优化。在前期单因素的基础上,选取发酵后样品中苯乙醇、愈创木酚、2,3,5-三甲基吡嗪三种重要大曲香味物质的色谱峰面积为响应值,原料水分含量、装料量、发酵温度为自变量,利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法对发酵产香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发酵温度为36℃、水分为47%、装料量为140g/250m L的最优条件下发酵9d,苯乙醇、愈创木酚、2,3,5-三甲基吡嗪三种大曲香味物质的色谱峰面积的平均值为5.72×108,接近于模型预测值5.60×108,此时发酵产物中三种香味物质的总含量为14.36mg/100g,与优质浓香型大曲相比,三种香味物质总量增长了约9倍,其中,愈创木酚增长了约11倍,2,3,5-三甲基吡嗪增长了约27倍,表明通过中心组合法优化的回归方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明红梅郭志周健陈蒙恩许德富姚霞
关键词:响应面优化地衣芽孢杆菌浓香型大曲香味物质
一株嗜热红曲霉产洛伐他丁的条件优化被引量:1
2016年
用传统微生物筛选方法从浓香型大曲中筛选一株产洛伐他丁的嗜热红曲霉,通过PB实验,确定显著影响洛伐他丁产量3个营养因素:大米粉、K_2HPO_4和蛋白胨。利用响应面实验设计确定了培养基的最佳配比:大米粉5.47%、K_2HPO_40.21%、蛋白胨0.71%、MgSO_40.12%、pH 5。优化后的洛伐他丁(898.98mg/L)产量相比优化前(658.46mg/L)提高了36.53%。然后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产洛伐他丁最佳的非营养因素条件:接种量7%、摇床转速170r/min、培养时间5天、培养温度45℃。
姚霞崔小亮周健明红梅方春玉
关键词:红曲霉洛伐他丁响应面
浓香型大曲复合功能酵母菌的筛选及鉴定被引量:8
2016年
从浓香型大曲分离的酵母菌中,筛选出发酵力、酯化力和脂肪酶活力复合功能较高的菌株,为构建浓香型大曲复合功能菌群提供重要资源。以从浓香型大曲中筛选得到的10株酵母菌为研究对象,利用脂肪酶平板鉴定法初步确认10株酵母均具有脂肪酶功能,并对这10株酵母进行单菌小麦固体培养基发酵,测定发酵产物发酵力、酯化力和脂肪酶活力,复筛出一株复合功能性突出的菌株J17,该菌株的发酵力为2.02 g/(g·72 h),酯化力为114.13 U,脂肪酶活力为6.37 U/g。结果发现,J17发酵后能产生较为丰富的风味物质,经扫描电镜观察结合分子生物学鉴定,J17为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朱莉莉周健明红梅陈晓旭姚霞李蓉刘禹孟
关键词:浓香型大曲发酵力酯化力分子生物学鉴定
泸型大曲冬夏两季培菌期微生态的比较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大曲的质量与大曲微生态的微生物种类、数量及理化指标等相关。通过对泸型大曲冬夏两季培菌期大曲微生态指标跟踪检测,并将冬夏两季培菌期大曲微生态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冬季大曲品温比夏季低,水分散失比夏季慢;冬季大曲总体微生物数量比夏季多,微生物的种类与夏季相当;冬季大曲氨态氮含量和糖化力均比夏季高,但酯化力比夏季低。
姚霞明红梅周健许德富王小军朱莉莉陈晓旭
关键词:微生态
低温季节楼盘式制曲中大曲微生物变化趋势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通过对低温季节楼盘式制曲工艺下大曲在培菌期内微生物变化趋势及大曲品温、曲房室温变化趋势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楼层的增高,大曲发酵顶温的最高值逐渐下降;不同楼层之间,大曲细菌菌群、芽孢杆菌菌群、酵母菌菌群、霉菌菌群的变化趋势较为一致;大曲微生物的分布受到立体空间、大曲品温、室温等环境因素的影响,随着楼层的增高,微生物总体更加丰富,主要富集不耐热的酵母和霉菌菌群,而一楼主要富集耐热的芽孢杆菌菌群。
明红梅周健许德富郭志沈才萍姚霞
关键词:微生物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