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自强

作品数:4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文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文学
  • 1篇代文
  • 1篇原貌
  • 1篇中国作协
  • 1篇人文
  • 1篇重印
  • 1篇作协
  • 1篇文学记忆
  • 1篇现代文
  • 1篇现代文学
  • 1篇历史进程
  • 1篇名作
  • 1篇记忆
  • 1篇办刊
  • 1篇办刊策略

机构

  • 3篇中国人民大学

作者

  • 3篇吴自强

传媒

  • 1篇文艺争鸣
  • 1篇当代文坛
  • 1篇海南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0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20世纪80年代人文社的“名作重印”与“恢复现代文学原貌”被引量:1
2022年
洪子诚在谈到当代文学的“一体化”时提出,“对‘一体化’的文学格局的构造和维护,从较长的历史进程看来,最主要也最有成效的保证并非来自对作家和读者的思想净化运动,而是来自文学生产体制的建立”。
吴自强
关键词:现代文学历史进程原貌
“创作自由”与作协“四大”被引量:1
2007年
1984年12月29日至1985年1月5日召开的中国作家协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因其高调提出的"创作自由"口号和会前会后的情况成为了新时期文学史上的焦点之一。1984、1985年之交发生的"中国作协四大"与80年代其他一些焦点事件有密切的关系。"创作自由"口号的提出与"文革"后文坛普遍的反思有关,与西方文学思潮的大举登陆有关,也受到了当时形势的影响。而新时期初期文艺界领导层的分歧、各方力量角力的后果,使中国作协"四大"以少见的"激进"方式进行了一次重建文学规范的尝试。中国作协"四大"和"创作自由"口号的曲折历程正反映了80年代中国文学和体制之间的特殊关系。
吴自强
关键词:中国作协
《新文学史料》的创办和意义
2021年
创刊于1978年的《新文学史料》是新中国第一本以刊发作家回忆录为主的期刊。它的诞生是为了抢救"左联"老作家的资料,但创刊号的办刊策略显示出编者"为了反映文学史全貌"采取了更多的主动性。总的来说,以牛汉为代表的编者的选择,不仅深刻塑造了刊物的面貌,也通过恢复个体文学记忆的方式为后来兴起的"重写文学史"做了史料上的准备。
吴自强
关键词:办刊策略文学记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