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柳芬
- 作品数:4 被引量:31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郑杭生社会发展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更多>>
- 项目下乡与基层环境治理——桂西M镇个案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项目制"是当前我国农村环境治理的重要机制。本文以广西一个乡镇农村环境治理实践为案例,分析了这种环境治理机制在基层的实践逻辑及困境。研究表明这种"自上而下"的治理方式通过包村、驻村的直接治理,突破原有科层制体制的束缚,有效地动员多方资源,加快城乡基本环境服务的均等化进程,实现农村环境状况的持续改善。但同时在实践中也面临一些困境,如与村庄原生的、内在的治理需求存在一定的矛盾与冲突,冲击了乡村原有的社会秩序,对村民生活系统造成破坏,也有可能导致村民自主性的缺失,等等。在农村环境治理过程中,应该注重增强村庄社区的自主性与村民的参与性,进一步创新环境服务的供给机制,拓宽市场与社会的参与渠道,实现城乡环境治理的有效统合。
- 吴柳芬
- 关键词:项目制环境治理
- 中国环境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公众参与和政府决策——以雾霾治理政策制定为例的一种分析被引量:17
- 2015年
- 本文以中国雾霾治理政策的制定过程为例,研究在环境政策制定过程中公众参与和政府决策之间的互动关系,指出:政府一直以来主导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给雾霾治理政策的出台提供了一种持续的"拉力",而公众参与的意见及行为所形成的社会压力呈现为一种持续壮大的"推力",雾霾治理政策的正式出台是"推拉合力"的结果。现阶段"推拉"机制所导致的雾霾治理政策具有应急性特点,其在执行中具有诸多风险,未来应该注重更加合理的体制机制建设,促进公众与政府之间互动的常规化、制度化、理性化。
- 吴柳芬洪大用
- 关键词:环境政策公众参与政府决策
- 多元正义下的行动逻辑与纠纷解决--珠江三角洲“外嫁女"纠纷实证研究被引量:9
- 2015年
- "外嫁女"纠纷是在农村集体产权框架下,不同利益主体对村落成员权及其相应的利益分配权的争夺。在纠纷过程中,冲突双方有着各自不同的公正认同,各利益主体基于各自的立场形成了不同的行动策略,使得冲突显得异常激烈。要解决这种纠纷,首先必须直面冲突的多重面向,认真对待冲突各方的利益和"正义"诉求,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强制措施。
- 黄家亮吴柳芬
- 网络社会条件下的信访相变与治理被引量:3
- 2017年
- 网络社会的崛起正猛烈地改变着一切。随着社会形态的转变,网络信访日渐成为信访工作关注重点。在网络社会中,信访信息呈现出流动的延展性和不确定性,信访治理所面对的最大难点在于信访信息产生的相变性。信访信息传播所产生的"舆论压强"与"网络关注度"使得信访信息在网络空间中的任意一个"节点"随时可能产生"相变",使信访信息的形态逐渐从"固相"转变为"气相",在互联网平台上形成集聚效应,难以控制,继而对真实社会空间中的信访工作或是社会秩序产生直接冲击。网络社会信访治理的突破口就在于转变原有治理方式,主动、积极地参与到网络舆论中,并借助网络舆论形成认同的力量,达到社会秩序的平衡稳定。
- 吴柳芬刘蔚
- 关键词:网络社会信访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