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慧
- 作品数:6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南民族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人面果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优化人面果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利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法,以干膏得率和总黄酮得率为评价指标,考察了乙醇浓度、料液比和提取温度等因素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乙醇浓度70%,提取温度80℃,料液比1:6,提取时间0.5 h,为人面果叶总黄酮的最优提取参数.按该工艺提取次数1次,总黄酮得率可达4.96%.结论:该工艺优化了人面果叶总黄酮的提取过程,并验证了其重现性.
- 杨光忠符元泽刘慧徐晓诗陈玉
- 关键词:总黄酮正交实验
- 人面果果实化学成分的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为研究人面果果实的化学成分,利用溶剂提取法,正、反相硅胶柱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进行了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技术对其进行了结构鉴定.结果表明:从人面果果实乙酸乙酯提取物分离得到的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柠檬酸(1)、1-甲基柠檬酸(2)、1,5-二甲基柠檬酸(3)、3,4-二羟基苯甲酸(4)、香豆酸(5)、邻苯二甲酸二丁酯(6)、6-羟基-2,6-二甲基-2,7-辛二烯酸(7),其中化合物2、3、7为首次从藤黄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 陈玉甘飞刘慧石宽
- 关键词:化学成分
- 傣药人面果叶质量标准研究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建立人面果叶药材质量标准,为该药材质量控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附录相关方法,对人面果叶药材进行显微、薄层鉴定,以及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及醇溶性浸出物检查,以双黄酮类化合物藤黄双黄酮(fukugetin)、福木苷(fukugiside)、GB1a、GB2a为对照品对该药材进行薄层鉴别。以藤黄双黄酮为指标,通过AlCl3-CH3COONa/CH3COOH显色方法,测定人面果叶总黄酮的含量。采用Agilent 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以乙腈-甲醇-甲酸水(0.1%甲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建立药材藤黄双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结果:对来源于不同省份及季节的44批药材进行检查,水分为3.94%~7.98%,总灰分为2.60%~6.48%,酸不溶灰分为0.26%~0.98%,醇溶性浸出物为17.95%~39.55%。建议规定人面果叶的水分不得超过6.6%,总灰分不得超过6.0%,酸不溶灰分不得超过0.6%,醇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25%,以干燥品计人面果叶总黄酮含量不得少于3%,藤黄双黄酮含量不少于0.75%。结论:建立的人面果叶质量标准具有很好的专属性和准确性,可用于人面果叶药材的质量控制。
- 刘慧赵应红杨博龚一轩李玲梅之南杨光忠陈玉
- 人面果叶HPLC指纹图谱研究
- 2020年
- 为建立人面果叶高效液相色谱(HPLC)的指纹图谱,采用Agilent 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乙腈-甲醇-0.5%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在流速1.0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89nm,进样量10μL的色谱条件下,以福木苷,GB2a,藤黄双黄酮,GB1a,volkensiflavone为对照品,绘制了44批人面果叶HPLC图谱,通过相似度评价、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3种方法对44批来源于不同产地、季节的人面果叶的指纹图谱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4批样品相似度在0.6-0.9之间,确定了11个共有峰,并指认其中4个峰,分别为福木苷、GB2a、藤黄双黄酮、GB1a;不同批次人面果叶的指纹图谱均有一定差异,而且季节对人面果叶成分的影响大于产地的影响。该方法不仅可用于人面果叶的品种鉴别和质量评价,还可为下一步制定人面果叶的质量标准提供参考。
- 吕贵萍刘慧陈玉刘新桥胡鑫杨光忠
- 关键词:指纹图谱主成分分析
- 傣药人面果叶中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研究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建立人面果叶总黄酮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比较Na NO_2-Al(NO_3)_3-Na OH和Al Cl_3-CH_3COONa/CH_3COOH两种显色方法测定人面果叶中总黄酮含量的差异。结果:用Al Cl_3-CH_3COONa/CH_3COOH显色的方法,供试品和对照品Fukugetin在415 nm处显示有较强和稳定的吸收。结论:采用Al Cl_3-CH_3COONa/CH_3COOH比色法测定人面果叶总黄酮的含量,并建立了该方法测定人面果叶总黄酮含量的最优条件。
- 刘慧钟芳芳谭雪卢青秀杨光忠陈玉
- 关键词:总黄酮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 高效液相色谱法制备人面果中二苯甲酮异构体环大叶藤黄醇和异大叶藤黄醇的研究
- 2017年
- 本研究报道了一种制备人面果中π键二苯甲酮异构体环大叶藤黄醇和异大叶藤黄醇的液相色谱研究方法。实验中通过色谱柱以及流动相考察,在分析色谱柱上实现了液相方法的建立、模拟及筛选试验,并在半制备色谱柱上实现了放大试验和进样量考察。优化后的色谱条件可实现异构体达到2.5的分离度,并在浓度0.2μg/μL时的进样量达到500μL,单体化合物环大叶藤黄醇和异大叶藤黄醇可通过液相色谱、核磁共振DEPT谱及质谱予以确认。该研究表明,常规C_(18)色谱柱能够对π键异构体进行拆分,将加快更多具有生物活性的二苯甲酮单体化合物的发现。
- 高瑞锡龚韦凡陈玉刘慧甘飞李竣杨光忠
-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