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少华

作品数:2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自然保护
  • 2篇自然保护区
  • 2篇保护区
  • 1篇地上生物量
  • 1篇叶面
  • 1篇叶面积
  • 1篇叶面积指数
  • 1篇珍稀
  • 1篇珍稀濒危
  • 1篇珍稀濒危植物
  • 1篇植物
  • 1篇三峡库区
  • 1篇森林生态
  • 1篇森林生态系统
  • 1篇生态位
  • 1篇生态位特征
  • 1篇生态系统
  • 1篇生物量
  • 1篇净初级生产力
  • 1篇库区

机构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海石油环保...

作者

  • 2篇葛继稳
  • 2篇丁少华
  • 2篇甘娟
  • 1篇彭凤姣
  • 1篇刘奕伶
  • 1篇吴先
  • 1篇王自业

传媒

  • 1篇中南林业科技...
  • 1篇植物科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三峡大老岭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10年(2000-2010年)质量变化被引量:5
2015年
为了解湖北三峡大老岭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质量状况,利用多种遥感卫星影像资料并结合野外调查数据,对该保护区10年间(2000-2010年)的森林生态系统中植物地上生物量(AGB)、叶面积指数(LAI)、净初级生产力(NPP)的年际变化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1)大老岭自然保护区10年间AGB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下降幅度很小,说明大老岭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植被结构状态比较稳定,但整个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稳定性不够,应创新管理机制,减少人为干扰;(2)年均LAI以中等(1.6~2.2)和较高等级(2.2~2.8)所占比例较大,年均LAI为1.6~2.8的植被面积占该区植被总面积的90%以上并呈增加趋势,说明该保护区内植被长势较好、生活力旺盛;(3)10年间NPP年总量具有缓慢增加的趋势,即从4.99×1010 gC(2000年)增加到5.07×1010 gC(2010年),说明自然保护区内森林生态系统林分类型多样,异质性较强,整个森林生态系统生产能力较高。本研究结果表明大老岭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质量总体较好,也从侧面反映出建立自然保护区进行植被保护所取得的效果。
甘娟葛继稳刘奕伶王自业吴先丁少华
关键词:地上生物量叶面积指数净初级生产力三峡库区
赛武当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生态位特征被引量:13
2018年
为研究珍稀濒危植物在群落中的地位、利用资源状况和种间关系,2014年7―8月,在湖北赛武当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设置51个珍稀濒危植物样方进行群落调查,并用Levins生态位宽度、Schoener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公式以及Pianka生态位重叠指数研究了保护区内14种珍稀濒危植物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相似性比例以及物种间生态位重叠。结果表明:(1)生态位宽度值从大到小依次为:紫茎>华榛>金钱槭>山白树>青檀>银杏>黄连>白辛树>榉树>红豆树>八角莲=厚朴=杜仲=巴山榧树;(2)赛武当珍稀濒危植物对环境及资源的要求差异性较大,生态位相似比例(Cik)和生态位重叠(Oik)集中分布在[0, 0.2)。生态位相似比例最大值为杜仲和厚朴达到的1,生态位重叠最大的物种对为杜仲和厚朴、白辛树和榉树,Oik均为1;(3)受物种的生物生态学特性所决定,生态位宽度与生态位重叠值大小并无绝对关系;(4)生态位宽度较大的物种应主要防止人为干扰,生态位宽度较小的物种则应根据物种自身的生物学特性,有针对性的提出保护措施。
丁少华葛继稳彭凤姣李艳元甘娟李永福朱庆星胡忠仁
关键词:珍稀濒危植物生态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