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核科学技术

主题

  • 2篇电导探针
  • 2篇两相流
  • 1篇振动
  • 1篇气液两相流
  • 1篇参数变化

机构

  • 2篇清华大学
  • 2篇国立清华大学
  • 2篇普渡大学

作者

  • 2篇贾海军
  • 2篇张亚军
  • 2篇肖秀
  • 2篇陈绍文
  • 2篇朱庆子
  • 1篇王冠轶

传媒

  • 1篇核动力工程
  • 1篇原子能科学技...

年份

  • 2篇201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振动工况下环管内气液两相流参数分布实验研究被引量:10
2017年
为模拟地震对反应堆堆芯内两相流动的影响,将振动产生装置与实验段结合,并利用电导探针技术实验研究了振动工况下环管内气液两相流局部参数的分布特性。振动装置所采用的偏心轮的偏心距为15.875mm,并可通过调节电机转速获得不同的振动周期。环管实验段内径和外径分别为19.1mm和38.1mm,总长度为2.32m。实验以空气和水为工质,流动工况覆盖了泡状流、弹状流及搅混流等流型。实验结果表明,振动对管内气液两相流局部参数如含气率和界面浓度等分布具有重要影响。随振动周期的减小,管内两相流参数分布发生明显变化。另外振动对低含气率的泡状流影响较大,随含气率的增加,流型逐渐向搅混流过度,振动对两相流参数的影响逐渐减小。
肖秀朱庆子王冠轶陈绍文张亚军贾海军Mamoru Ishii
关键词:振动两相流电导探针
振动幅度对两相流局部参数变化影响研究
2017年
为研究实验段振动对管内两相流局部参数变化的影响,利用电导探针技术对振动状态下局部两相流特性参数包括空泡份额、气泡直径和界面浓度进行了测量。实验首先在静态工况下进行,通过固定在实验段上方的偏心轮转动获得振动工况。实验段振动周期保持在0.5 s,偏心轮提供的振动幅度分别为4.8 mm、9.5mm和15.8 mm。实验结果表明,振动对环管内气-水两相流局部时均参数分布影响很小。但振动引起的附加惯性力作用使两相流局部参数径向分布在实验段振动周期中发生明显变化,而且局部参数的变化幅度随实验段振幅的增加而显著增大。在含气率较低的流动工况,当振幅增大到15.9 mm时振动工况下径向空泡份额峰值较静态工况下的空泡份额峰值的增量可以达到70%。但振动对局部流动参数的影响随气流量增大而降低。
肖秀朱庆子陈绍文张亚军贾海军Mamoru Ishii
关键词:两相流电导探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