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岭

作品数:8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国家知识产权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纳米
  • 3篇支化
  • 3篇支化聚合物
  • 3篇纳米银
  • 3篇超支化
  • 3篇超支化聚合物
  • 2篇原位生成
  • 2篇织物
  • 2篇棉织
  • 2篇棉织物
  • 2篇抗菌整理
  • 1篇蛋白微球
  • 1篇多壁碳纳米管
  • 1篇压力传感器
  • 1篇氧化锌
  • 1篇原位
  • 1篇真丝
  • 1篇真丝绸
  • 1篇丝绸
  • 1篇丝素

机构

  • 7篇苏州大学
  • 6篇国家知识产权...
  • 1篇南通纺织丝绸...
  • 1篇沈阳中恒新材...

作者

  • 7篇陈岭
  • 6篇张德锁
  • 2篇陈宇岳
  • 2篇林红
  • 1篇廖艳芬
  • 1篇董宪君
  • 1篇赵敏

传媒

  • 2篇纺织导报
  • 2篇现代丝绸科学...
  • 1篇纺织学报
  • 1篇针织工业
  • 1篇现代纺织技术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掺杂改性纤维素复合气凝胶的制备及吸附性能
2023年
为提高纤维素材料在废水处理中的吸附性能,利用蒙脱土(MMT)和壳聚糖(CS)对再生纤维素(RC)掺杂改性,制备了多元复合气凝胶。对气凝胶结构进行了表征,评价了气凝胶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CS的加入增强了与纤维素分子的作用力,能构建具有均匀微孔结构的复合气凝胶,提高了气凝胶的机械性能及其孔隙率,降低了密度。相对于纯RC气凝胶,复合气凝胶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明显提升,其中RC-MMT-CS复合气凝胶对Pb^(2+)、Cd^(2+)、Co^(2+)和Cu^(2+)的最大吸附量分别达到220.9、153.1、134.5、65.5mg/g,是RC-MMT复合气凝胶的1.4、1.5、1.6、2.1倍,RC气凝胶的12.3、10.0、10.6、6.7倍。同时,RC-MMT-CS复合气凝胶具有良好的再生利用性能,5次循环后对4种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能力仍均能保持在75%以上。
陈岭董宪君汪宏斌张德锁
关键词:纤维素蒙脱土壳聚糖气凝胶
端氨基纳米银抗菌整理纯棉织物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本文以实验室自制的端氨基超支化聚合物为还原剂,通过和硝酸银反应制得纳米银抗菌剂。利用激光粒径仪、透射电镜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表征了抗菌剂的稳定性,并用SEM观察抗菌整理后纤维上银的分布。结果表明,相同工艺条件下,氧化并接枝的纯棉织物经最低浓度的抗菌剂整理,织物上的银含量也是原棉的10倍左右。
陈岭林红陈宇岳
关键词:纯棉织物抗菌整理纳米银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超支化聚合物
棉纤维的氨基化改性及长效抗菌功能加工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本文通过氧化活化棉纤维并接枝端氨基超支化聚合物制备了氨基化改性棉纤维及织物,利用改性棉纤维中丰富氨基对银离子的络合、还原作用原位控制生成纳米银实现了对棉织物的高效抗菌整理;比较研究了原棉和氨基化棉织物原位生成纳米银整理的效果。结果表明,氨基化棉纤维原位生成的纳米银粒径远小于原棉纤维,且氨基化棉织物整理后纳米银的耐洗牢度较高,能够保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99.9%以上的抑菌率。
陈岭张德锁林红陈宇岳乔志
关键词:氨基化纳米银原位生成
微流体控制技术制备丝素蛋白微球的研究
2018年
研究设计了一种制备丝素蛋白微球的微流体控制装置,以丝素蛋白水溶液为内相,含有表面活性剂的石蜡液体为外相,戊二醛石蜡溶液为反应相,通过流量泵控制制备丝素蛋白微球。阐述了微球的成型原理,探讨了丝素蛋白溶液浓度和表面活性剂浓度对丝素微液滴形成的影响,以及内外相流速对液滴粒径的影响,并对制备的丝素蛋白微球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能够稳定形成丝素微液滴的条件是丝素浓度5%,表面活性剂浓度4%,形成的微液滴粒径随着外相流速的增加而减小,随着内相流速的增加而增大。所制备的丝素蛋白微球呈规则球形,粒径大小均匀。
陈岭雷鸣张德锁
关键词:蚕丝丝素微流体蛋白微球
基于改性超支化聚合物的真丝绸原位生成纳米ZnO整理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以改性超支化聚合物为功能材料制备了纳米ZnO,实现了对真丝织物的功能整理,探讨了相关机理,并对生成的纳米ZnO溶液及整理后的织物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改性超支化聚合物可以在水溶液中制备出平均粒径为5.8nm,具有较窄粒径分布的纳米ZnO颗粒。由于聚合物的正电性,能够主动吸附到织物中,通过织物中的聚合物达到纳米ZnO原位生成目的。经整理后的真丝织物表现出良好的紫外线防护和抗菌性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率可达99%以上,UPF值达100以上。
陈岭廖艳芬周枫张德锁
关键词:超支化聚合物纳米氧化锌真丝
改性活性棉织物的纳米银原位组装抗菌整理被引量:11
2017年
为实现纳米银在棉织物上的定向原位组装,以及纳米银抗菌纺织品的绿色、简便、高效、可循环的加工工艺,通过对棉织物进行氧化处理并接枝"核-壳"结构的改性聚酰胺超支化聚合物,制备了具有主动捕捉银离子、还原银离子、控制纳米银粒径、固着纳米银功能的活性棉织物。利用改性活性棉织物进行纳米银原位组装,对整理后的棉织物进行了表征,测试了其抗菌性能及耐洗性。结果表明:通过氧化、接枝处理能够将聚合物接枝到棉织物上,并且棉织物的活性改性处理对织物的力学性能影响不大。改性后的活性棉织物能够进行连续加工整理,整理过程实现零排放。整理后的棉织物纤维表面分布着大量5~25 nm的纳米银颗粒,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率均在99.9%以上,且具有优异的耐洗牢度。
张德锁陈岭赵敏
关键词:超支化聚合物棉织物纳米银原位抗菌整理
rGO MWCNT PDMS复合柔性压力传感器的制备与性能被引量:4
2023年
为开发具有较高灵敏度和稳定性的电容式柔性压力传感器,以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为基体,通过方糖颗粒造孔,并掺杂多壁碳纳米管(MWCNT)和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制备了rGO MWCNT PDMS多孔复合柔性压力传感器。比较研究了单一掺杂MWCNT和复合掺杂对提升传感器灵敏度的作用,分析了不同掺杂后PDMS多孔海绵的结构以及掺杂含量对灵敏度的影响,测试了传感器的响应时间、迟滞性、循环稳定性等关键传感特性,探讨了其在智能可穿戴纺织品中的应用可行性。结果表明:添加rGO的共混掺杂能够有效改善MWCNT掺杂时的团聚问题,保持PDMS基海绵的多孔结构,并有效提升了压力传感器的灵敏度。当MWCNT与rGO质量比为1∶1,掺杂含量为2.5%时,rGO MWCNT PDMS复合柔性压力传感器的灵敏度最高,在0~0.5 kPa压强范围内的灵敏度达到了0.313 kPa-1,是纯PDMS的4倍多。同时,该柔性压力传感器还表现出较快的响应时间,极小的迟滞误差,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和力学稳定性。利用该柔性压力传感器所设计的智能鞋垫对不同脚部压力作用表现出良好的响应反馈,展现出其在智能可穿戴产品中的广阔应用前景。
陈岭任孟张德锁
关键词:压力传感器聚二甲基硅氧烷多壁碳纳米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