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绪明
- 作品数:4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唐仲英育种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用GGE双标图分析苦荞品种的产量稳定性及试验地点相似性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更准确有效地分析苦荞品种适应性,筛选优良苦荞品种和评价试验地点,为苦荞品种推广应用和区域试验试点的科学布局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变异分析和GGE双标图对国家区域试验中第8轮苦麦区域试验的生育期、株高、主茎分枝数、主茎节数、千粒质量及产量进行分析。【结果】(1)参试品种(系)在生育期、株高、主茎分枝数、主茎节数4个性状上的平均值表现为北方高于南方,而千粒质量和产量的平均值表现为南方高于北方。参试品种(系)间各个性状的变异小,稳定性较好,但类型不丰富。(2)南、北方各有其适宜的高产稳定品种。云荞67、昭苦2号、西苦7-3为适宜于南方的高产稳产品种;西农9940、凉苦-4和威苦02-286为适宜于北方的高产稳产品种。【结论】利用GGE双标图可以对试验地点分组,但对于试验点的评价和取舍要结合地理环境条件进行客观分析。
- 张大爱赵绪明钱一萍杜莹张志芬高金锋高小丽王鹏科冯佰利柴岩付晓峰
- 关键词:苦荞GGE双标图
- 等花柱甜荞结实性表现及生产潜力研究
- 荞麦起源于中国,种植区域主要集中在我国西部地区。荞麦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价值,对土壤的条件要求不严格,可以在贫瘠和干旱的地区种植。甜荞是一些偏远地区的粮食和经济作物,但是产量低,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甜荞属于异型花...
- 赵绪明
- 关键词:甜荞结实性经济性状
- 文献传递
- 甜荞结实性及授粉受精过程中花粉管的生长动态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探究甜荞的结实性及授粉受精过程中花粉管的生长动态,为甜荞自交不亲和性机理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同型花和异型花甜荞品种为材料,在温室条件下利用自然和人工杂交授粉, 调查结实率,并对异型花品种的自交和杂交花柱进行荧光显微观察。【结果】1)同型花品种结实率31.5%~72.7%,其为自花结实性品种;异型花品种的结实率为0~6.3%,其为自花不结实品种。2)异型花的异类型花之间杂交结实,其中以长花柱为母本杂交时的结实率高于以短花柱为母本杂交时的结实率;异型花的同类型花之间杂交时不结实或结实率很低,少量的结实发生在长花柱与长花柱类型杂交之间。3)在异型花品种中,长花柱与长花柱杂交授粉,花粉萌发,花粉管伸长,但在花柱的2/3处(时间为1~1.5 h)被抑制,其识别部位尚不清楚;短花柱与短花柱杂交授粉,花粉萌发,但花粉管没有伸长,因此其识别和抑制部位均在柱头;异类型花之间杂交花粉管发育正常,并且花粉发育速度快于同类型花之间杂交。【结论】异型花甜荞自交或同类型花之间杂交,花粉管在柱头或花柱中被抑制使甜荞结实率降低,从而降低产量。同型花品种自交可育,结实率提高,培育同型花甜荞是提高产量的有效手段。
- 张大爱杜莹钱一萍赵绪明高金锋王鹏科高小丽杨璞冯佰利
- 关键词:甜荞自交不亲和性结实性花粉发育
- 密度和肥料对旱地芸豆品种经济性状及产量的效应被引量:8
- 2016年
- 为掌握芸豆品种群体结构动态变化,构建芸豆施肥模型,采用密度试验和"3414"肥料效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芸豆品种在不同密度条件下,其经济性状和产量表现不同。小粒型品种表现出随密度的增加产量持续增加,大粒型品种随密度的增加产量先增加后降低。试验品种大红芸豆‘YD混1’的最佳种植密度为9.75万株/hm2;氮、钾肥对芸豆产量的影响表现为随使用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磷肥对芸豆产量的影响表现为随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芸豆的推荐施肥量为氮肥48.93kg/hm2,磷肥45kg/hm2,钾肥55.28kg/hm2。芸豆栽培中合理的群体结构和最佳的施肥量及其配比是提高芸豆产量的重要因素。
- 高锦旭赵绪明蒋树怀郭超白文琴高金锋高小丽杨璞王鹏科
- 关键词:芸豆肥料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