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晶晶
- 作品数:3 被引量:32H指数:2
- 供职机构:教育部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灌排方案对避雨番茄需水特性与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3年
- 为了实现南方地区番茄节水、优质、高效生产,在避雨栽培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灌排方式对番茄需水特性与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各亏缺灌溉处理土壤含水率随时间总体呈下降趋势,暗管埋深0.8 m的处理较埋深0.6 m处理,土壤含水量下降更快但不明显.番茄不同生育阶段的蒸发蒸腾量差别较大,表现为始花坐果期>果实成熟与采收期>苗期.随着番茄的生长,其日蒸发蒸腾量大体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在不同灌排模式和避雨措施条件下,苗期的日蒸发蒸腾量变化范围为1.07~2.71 mm/d,始花坐果期日蒸发蒸腾量变化范围为1.60~3.09 mm/d,果实成熟与采收期日蒸发蒸腾量变化范围为1.78~3.35 mm/d.在相同的排水措施,不同灌溉条件下,番茄果实产量随着灌水量的减少而减少,水分利用率和灌溉水利用率却随着灌水量的减少而增大.研究可为南方避雨栽培下番茄灌排方式的选择及其节水、优质、高产提供参考.
- 邵光成蓝晶晶仝道斌陈昌仁张超波
- 关键词:番茄需水特性避雨栽培
- 灰色关联投影法在冬小麦控制排水方案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 2012年
- [目的]确定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各生育阶段合理灌排的水位调控指标。[方法]以农田水位作为冬小麦田间灌排调控指标,以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为手段,利用灰色关联投影评价模型,优选出冬小麦各生育阶段合理的农田水位。控水分4个时期,每个时期3个处理,共设12个处理,每个时期1个对照。返青-分蘖期,处理1、2、3分别为50 mm(1 d)(5 d-200 mm)(田面淹水50 mm,淹水历时为1 d,淹水结束后,水位在5 d内逐渐降至地下水位200 mm,以下依次类推)、-100 mm(5 d)(5 d-400 mm)、-100 mm(5 d)(5 d-600 mm),对照CK为﹤-600 mm;拔节孕穗期,处理4、5、6分别为100 mm(1 d)(5 d-400 mm)、-200 mm(3 d)(5 d-600 mm)、-200mm(3 d)(5 d-800 mm),对照CK为﹤-800 mm;抽穗开花期,处理7、8、9分别为100 mm(1 d)(5 d-400 mm)、-200 mm(3 d)(5 d-600 mm)、-200 mm(3 d)(5 d-800 mm),对照CK为﹤-800 mm;乳熟期,处理10、11、12分别为100 mm(1 d)(5 d-400 mm)、-200 mm(3 d)(5 d-600 mm)、-200 mm(3 d)(5 d-800 mm),对照CK为﹤-800 mm。[结果]按照灰色关联投影值对各处理进行分生育期排序为:分蘖期,处理1>处理2>处理3;拔节孕穗期,处理4>处理6>处理5;抽穗开花期,处理7>处理8>处理9;乳熟期,处理10>处理11>处理12。[结论]冬小麦各生育阶段最优水位选择为:分蘖期,50 mm(1 d)(5 d-200 mm);拔节孕穗期,100 mm(1 d)(5 d-200mm);抽穗开花期,100 mm(1 d)(5 d-400 mm);乳熟期,100 mm(1 d)(5 d-400 mm)。
- 蓝晶晶冯庆刚邵光成俞双恩陈立娜
- 关键词:冬小麦控制排水
- 避雨栽培条件下番茄灌排方案熵权系数评价被引量:22
- 2012年
- 为了寻求南方地区避雨栽培条件下番茄优质高效生产的灌排方案,借助田间避雨小区试验,研究了10种不同灌排方案对番茄需水量、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采用主成分分析将6种单个品质评价指标转化成1个品质综合主成分.以品质综合主成分、产量、需水量和灌水量为评价指标,利用熵权系数法计算得到了各灌排处理的熵权评价值,确定了处理9为最优灌排处理,熵权评价值为0.873;其次为处理5,熵权评价值为0.85;最差为处理1,熵权评价值仅为0.593.研究结果表明,在避雨措施下,采用60%对照灌水量,暗管埋深0.8 m的处理9,番茄产量虽然随灌水量的减少而有所下降,但可增加可溶性固体物、总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和糖酸比等品质指标,改善果实口感与风味,同时提高灌溉水利用率,可作为南方地区避雨栽培条件下优质高产的番茄灌排方案.
- 邵光成郭瑞琪蓝晶晶陈昌仁高正
- 关键词:番茄熵权系数法避雨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