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锋

作品数:7 被引量:71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原发性
  • 2篇原发性肝癌
  • 2篇肿瘤
  • 2篇肝癌
  • 2篇PD-1
  • 1篇单抗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低下
  • 1篇胰腺
  • 1篇抑制剂
  • 1篇抑制剂治疗
  • 1篇增生
  • 1篇增生症
  • 1篇制剂
  • 1篇上臂
  • 1篇替尼泊甙
  • 1篇扭伤
  • 1篇脾亢
  • 1篇皮肤
  • 1篇皮肤恶性黑色...

机构

  • 7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作者

  • 7篇王锋
  • 6篇秦叔逵
  • 4篇华海清
  • 2篇龚新雷
  • 2篇李桂梅
  • 1篇王轩
  • 1篇曲文书
  • 1篇岳丽
  • 1篇方维佳
  • 1篇王晓萍
  • 1篇杨柳青
  • 1篇吴建伟
  • 1篇程颖
  • 1篇柯雯
  • 1篇李鸣

传媒

  • 4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实用肿瘤杂志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0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仑伐替尼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恶性肿瘤协同效应的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22年
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有望通过协同效应提高ICIs或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的治疗效果。仑伐替尼是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具有强大的抗血管生成活性,并且能够与PD-1/PD-L1抑制剂发挥协同效应,从而增强PD-1/PD-L1抑制剂的抗肿瘤作用。仑伐替尼联合PD-1抑制剂组合疗法于2021年通过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批准,用于治疗晚期子宫内膜癌和晚期肾细胞癌患者。基于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联合ICIs在肿瘤领域展现出的巨大潜力,本文以仑伐替尼联合ICIs为例,着重探讨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与PD-1/PD-L1抑制剂联合治疗的机制,为更好地运用该类联合治疗策略提供依据。
王锋秦叔逵
关键词:肿瘤微环境
左上臂皮肤恶性黑色素瘤伴胰腺、胃、腹腔转移1例被引量:1
2020年
恶性黑色素瘤(malignant melanoma,MM)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肿瘤,欧美人多发生在皮肤而亚洲人多发生在肢端和黏膜,主要通过淋巴和血行转移,远处转移好发于肺、肝和脑等脏器,胰腺、胃转移较为罕见[1-2]。本院收治1例患者初诊时即发现胰腺转移性黑色素瘤,后证实其原发灶位于左上臂皮肤,病程中逐渐出现胃、降结肠及右肾旁等多处转移。现将该例以胰腺占位为首发临床表现的黑色素瘤患者的诊治和随访情况报告如下。
卫思慧王锋华海清华海清
关键词:恶性黑色素瘤
抗PD-1单抗SHR-1210治疗原发性肝癌引发皮肤毛细血管增生症的临床病理报告被引量:53
2017年
目的观察和分析国产抗PD-1单抗新药SHR-1210在治疗原发性肝癌临床研究中出现皮肤毛细血管增生症(CCEP)的情况。方法我院2016年11月1日至2017年9月30日参加了SHR-1210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两项临床研究,其中单药组:SHR-1210 3 mg/kg静滴q2W或3 mg/kg静滴q3W,42天为1个治疗周期。联合A组:SHR-1210 3 mg/kg静滴q2W,甲磺酸阿帕替尼起始剂量125 mg口服qd。联合B组:SHR-1210 3 mg/kg静滴q2W,FOLFOX 4方案(奥沙利铂85 mg/m^2静滴d_1,亚叶酸钙200 mg/m^2静滴d_1、d_2,氟尿嘧啶400 mg/m^2静推d_1、d_2,600 mg/m^2持续静滴d_1、d_2,q2W)。严密观察随访两项临床研究用药后引发CCEP的发生率,根据形态学进行分型和分析临床特征,并且分享典型病例。结果 38例接受SHR-1210单药治疗者,包括2周治疗组16例,3周治疗组22例,均为肝细胞癌。联合A组6例,包括肝细胞癌2例和胆管细胞癌4例;联合B组18例,包括肝细胞癌8例和胆管细胞癌10例。至少用药2次者共59例可以观察CCEP的发生情况,按照形态学表现大致可分为"红痣型"、"珍珠型"、"桑椹型"、"斑片型"和"瘤样型"5种类型。SHR-1210单药组发生CCEP的总体发生率为77.1%(27/35),联合A组和联合B组CCEP发生率分别为33.3%(2/6)和61.1%(11/18)。在所有可评价疗效的45例患者中,35例发生CCEP;发生CCEP者获部分缓解(PR)31.4%(11/35),疾病稳定(SD)14.3%(5/35),疾病进展(PD)54.3%(19/35),而未发生CCEP者无完全缓解(CR)或PR,SD 40.0%(4/10),PD 60.0%(6/10);发生CCEP者的有效率(CR+PR)明显高于未发生CCEP者,但差异尚未达显著性(P=0.105),可能与本中心统计的样本量较小有关。结论 CCEP是SHR-1210治疗原发性肝癌临床研究中常见的药物相关性不良事件,其发生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其引起的应激性血管内皮细胞免疫反应有关;初步观察CCEP多见于颜面部和体表皮肤,未见发生于呼吸道和消化道黏膜的病例。同时SHR-1210单药引发CCEP者的客观有效率较高,而SH
王锋秦叔逵方维佳刘秀峰华海清李桂梅杨柳青龚新雷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
卡培他滨节拍治疗肝细胞癌伴脾亢所致血小板低下1例被引量:1
2022年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临床最常见和预后最差的恶性肿瘤之一,多数患者发现时已为中晚期,因无法手术而失去根治机会。门静脉高压是HCC最常见的合并症之一,常继发脾功能亢进(脾亢),造成白细胞、血小板降低,从而影响抗肝癌药物的疗效。研究证明卡培他滨在晚期HCC中具有潜在活性和良好的耐受性,尤其当给予节拍式化疗(metronomic chemotherapy)时,被证实是一种积极而安全的选择[1⁃3]。我院收治1例晚期HCC合并脾亢患者,采用卡培他滨节拍治疗1年以上,患者不仅带瘤生存时间明显延长,而且血小板低下状况也得到了改善。现将本例患者的诊治经过报告如下。
岳丽程颖耿海云华海清王锋秦叔逵
关键词:肝细胞癌卡培他滨血小板低下
创伤外洗颗粒剂的研制与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创伤外洗颗粒剂对创伤后肿胀、疼痛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踝关节扭伤病人,应用创伤外洗颗粒剂为试验组,传统汤剂为对照组A,蒸馏水外洗治疗为对照组B,对各组进行观察,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各组较治疗前都有明...
YANG Zengmin杨增敏WANG Feng王锋WANG Shujun王书军
关键词:踝关节扭伤疗效评价
原发性肝脏神经内分泌癌骨、脑转移患者MDT诊治报道被引量:2
2016年
原发性肝脏神经内分泌癌属于罕见肿瘤。本例患者发病后曾行肝脏肿瘤切除术和右侧第10肋骨肿瘤切除术,经术后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确诊。术后1月出现多发脑转移,经第1次多学科讨论,先行替尼泊苷联合顺铂方案化疗5周期,辅以现代化中药制剂榄香烯乳注射液治疗,再序贯行头颅伽玛刀放疗,颅内病灶得以有效控制,神经系统症状消失,客观疗效达到部分缓解。后颅内病灶进展,采用多种细胞毒药物、分子靶向药物治疗,颅内病灶稳定较长时间。后颅内病灶再次进展,进行第2次多学科讨论,给予全脑放疗,再次获得控制(部分缓解)。目前患者仍然带瘤生存,生活质量良好,从诊断至今生存期已达37月,充分体现多学科诊治团队能够优化罕见肿瘤的治疗方案,有计划、合理的综合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起关键作用。
王锋秦叔逵李桂梅龚新雷吴建伟王晓萍王轩李鸣
雷替曲塞为基础化疗方案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雷替曲赛为基础化疗方案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3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均接受以雷替曲塞为基础方案化疗,其中二线治疗14例,三线及以上治疗17例,方案包括雷替曲塞联合伊立替康(TOMIRI)、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TOMOX)、雷替曲塞联合吉西他滨(TOMGEM)、雷替曲塞单药(RTX)。按照RECIST1.1版标准评价客观疗效,按照NCICTC 4.0版标准评价不良反应。结果 31例患者完成1周期以上的化疗,均可评价疗效,其中无完全和部分缓解患者,13例患者稳定(SD),18例患者进展(PD),有效率(RR)为0%,疾病控制率(DCR)为41.9%,中位TTP(m TTP)为63天,中位OS(m OS)为189天。常见的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及消化道反应,多为Ⅰ~Ⅱ级,患者均可耐受。结论雷替曲塞为基础化疗方案对标准治疗失败的晚期原发性肝癌仍有一定的疾病控制率,且安全性良好,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柯雯华海清秦叔逵曲文书王锋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雷替曲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