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源
- 作品数:4 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CCBD光盘数据库的制作、结构及检索软件
- 1994年
- 本文详细地讨论了 CCBD光盘研制中的技术问题 ,提出了光盘数据库的数据结构设计的总原则 ,并具体描述了文件结构和记录格式。文章还讨论了检索程序中的主要技术 ,如提问处理。
- 陈海虹章元峰王源
- 关键词:情报检索程序设计文献数据库
- 微机辅助文献标引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2.界面设计和数据结构被引量:3
- 1996年
- 本文报道了一个基于微机 Windows环境的微机辅助文献标引系统 ,用以解决文献前处理速度慢与文献数据库时间要求强之间的时差矛盾。介绍了系统的界面设计与设计思想 ,辅助标引的机读叙词表和词典 ,以及相关的文件组织和数据结构等。研究了系统界面与标引员之间的关系 ,以求设计出最佳的人机界面促进文献标引的速度和质量。
- 秦聿昌刘滨王源
- 关键词:数据结构微机
- 中国化学文献数据库建设的回顾与今后发展
- 回顾了中国化学文献数据库的发展及在此过程中解决的若干技术问题.其中包括数据结构、用户检索界面、机助标引、自动标引、后控规范、汉字全文检索、光盘研制等.根据现实问题提出了未来发展计划以及应该优先解决的问题.认为应不失时机地...
- 王源
- 关键词:文献数据库数据加工化学文献
- 文献传递
- 硫化铁铜双金属复合材料的制备及除铬机制被引量:3
- 2021年
- 以零价铁为原料,利用液相置换法制备铁铜双金属(Fe-Cu),对其硫化改性后,得到一种除铬效率更高的硫化铁铜双金属铁基复合材料(S-Fe-Cu).探讨了Cu/Fe质量比、S/Fe摩尔比、p H值和氯离子对S-Fe-Cu去除水体中Cr(Ⅵ)效果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与能谱分析仪(SEM-EDX)、比表面积分析仪(BET)和X射线电子能谱(XPS)等表征手段分析了S-Fe-Cu的表面结构及元素组成,并研究了其除铬机制.结果表明,S-Fe-Cu表面成功负载上了Fe Sx,理论最佳S/Fe摩尔比为0.056,理论最佳Cu/Fe质量比为0.025.与Fe-Cu相比,S-Fe-Cu的比表面积增大了2.1倍,pH为5时除铬效率提高了6.1倍;p H值增大,S-Fe-Cu除铬效果下降,但其碱性条件下的除铬效果仍是Fe-Cu的两倍.氯离子能够促进材料在反应过程中Fe(Ⅱ)的释放,分析认为氯离子能够渗透表面钝化层,使钝化层产生缺陷,从而促进零价铁的直接氧化,提高S-Fe-Cu除铬性能.XPS与EDX表面元素分析表明,材料除铬机制主要包含还原、吸附或共沉淀.
- 屈敏王源陈辉霞王兴润陈辉霞
- 关键词:硫化铁基材料六价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