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彬
- 作品数:10 被引量:5H指数:2
- 供职机构:北方民族大学文史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 文化的混融--浅析《佛罗伦萨的女巫》中的第三空间建构
- 2016年
- 《佛罗伦萨的女巫》是英国著名小说家萨尔曼·拉什迪的代表作。萨尔曼·拉什迪以其独特的感悟和细腻的笔触,在小说中构建了一个东西方文化交互存在的“杂糅”景观。本文以霍米·巴巴的“第三空间”理论为指导,从曼德拉草意象、镜子意象、水意象、巫术意象四个方面,深入探析《佛罗伦萨的女巫》中的第三空间建构。
- 王寅李文军王彬
- 关键词:镜子意象水意象
- 浅析塞浦路斯的语言文化教育被引量:1
- 2016年
- 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在一定条件下关涉一个国家的生死存亡。文化教育,是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状况的投影,它随着政治、经济发展的变化而发展,反过来又成了政治、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教育,是一种生产力,它不仅对"旧生产"起到革新的作用,还在一定条件下推动"新生产"的再生和发展。塞浦路斯是世界上多语言和多元文化的英联邦国家,其独特的文化教育得到了众多语言学家和政治学家的高度关注,尤其是该国的语言文化教育,俨然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笔者顺应这一研究潮流,从种族语言文化历史、语言教育和教学语言以及教育体制这三个方面,对塞浦路斯的语言文化教育进行深层次的探讨。
- 王寅王彬
- 关键词:语言文化教育
- 新时代辅导员意涵的三重逻辑和价值意蕴
- 2023年
- 大力加强辅导员工作,是当前社会和高校发展的重大课题之一。对新时代辅导员工作的研究除了需要纵深的推进,还需要进行战略性重构和融合研究。文章认为,首先,要全面认识辅导员之“辅”的深刻内涵,不断推进其“辅助”作用的高效发挥;其次,在深刻认识辅导员之“辅”的职能作用的基础上,有效掌握辅导员之“导”功能;最后,立足身份维度,深刻把握辅导员之“员”的多重意涵,全力探究辅导员工作的时代内涵和价值意蕴。
- 王彬
- 关键词:辅导员价值意蕴
- 论盛唐诗歌的理论建构
- 2017年
- 中国古代文论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风骨"是其主脉之一。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诠释着对"风骨"的实践,且文论家们在总结"风骨"之时,更以它来指导后世的文学创作。初盛唐诗人于孜孜探索中形成了以"风骨"为核心的文学理论建构,此时期的诗歌便是"风骨"的完美体现。文章以"风骨"为主线,从"风骨"的释名与溯源,初盛唐的"风骨"理论,唐代诗坛的"风骨"表现三个方面系统地展示盛唐诗歌形成的理论建构。
- 王彬
- 关键词:风骨魏晋盛唐诗歌
- 简析《源氏物语》中的女性人生悲剧被引量:2
- 2016年
- 《源氏物语》成书于公元1001—1008年,是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写实小说,是日本文学史上不朽的国民文学,也是世界上公认的亚洲文学十大理想藏书之一。小说以日本平安王朝为背景,以主人公光源氏的生活经历和爱情故事为主线,结合女性在当时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女性在封建时代的爱情,以及女性在男性世界中的角色扮演等现实情况,分析了日本平安时代的女性人生悲剧。
- 王彬
- 关键词:《源氏物语》
- 从王度《古镜记》中看唐代士风
- 2016年
- 王度的《古镜记》是初唐传奇的代表性作品之一,从题材上讲,它属于志怪小说,但在一定程度上不同于六朝志怪小说的粗陈梗概。《古镜记》是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意在阐释"明神道之不诬"向"始有意为小说"的过渡。小说由十二个相互独立的小故事连缀而成,以一面古镜为线索串联起一系列的神异事件,在一定程度上展示出了中国源远流长的古镜信仰及唐代文化。文章结合小说创作的历史背景、中国古代的镜文化及唐代士人的文学作品来分析《古镜记》与唐代士风的内在联系。鉴于此,从中国古代的镜信仰文化、唐代士风分类这两个方面进行深层次的探讨。
- 王彬王寅
- 关键词:古镜儒道
- 论《霍小玉传》中李益婚姻观的三度发展
- 2016年
- 《霍小玉传》是唐人传奇中的经典之作,亦是唐传奇中婚恋题材的巅峰之作。小说以中唐时代广阔的社会现实为背景,以主人公李益和霍小玉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创造性地以悲剧结局代替才子佳人的大团圆结局,充分展示出了这一时期的世情风貌和自由婚恋之悲。《霍小玉传》被尊誉为唐人传奇中最动人的篇章,它融委婉缠绵与凄厉悲壮于一篇之中,令万千读者情于其中、泪落纵横。鉴于对该小说的喜爱以及对男主人公李益爱情婚姻悲剧的深刻体会,本文采用细读文本的方法,从出任李益的婚姻观、出仕后李益的婚姻观和霍小玉死后李益的婚姻观三部分深入探讨李益婚姻观的三度发展。
- 王彬左宏阁王寅
- 关键词:《霍小玉传》婚姻观
- 浅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圣经》原型文化
- 2015年
- 美国著名小说家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以凄美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在环环紧扣且层层深入的情节发展中,揭示了在20世纪美国经济大萧条背景下,经济的残破对人们的梦想、爱情乃至整个人生的摧残。自菲茨杰拉德复兴热潮席卷全球伊始,他本人连同这部作品也广泛受到学者的关注。本文运用弗莱的原型理论,从象征内涵、人物内涵、结构内涵三个方面对作品中的《圣经》原型文化进行分析。
- 王寅王彬
- 关键词:《圣经》盖茨比美国梦悲剧
- 唐代“镜”意象之考述被引量:2
- 2017年
- "镜"是唐代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意象,"喜镜"、"览镜"、"妆镜"、"石镜"、"破镜"、"衡镜"……这些意象名词的构造无不显示出唐人对"镜"的青睐与期寄。伤怀、相思、叹老、托喻、蓄理,唐人在选取这一意象进行创作时,有着独具匠心的深意。本文从镜之溯源、器物之镜到文学意象的衍化这两个方面阐述"镜"意象,力求在此过程中将唐代"镜"意象的形成发展予以清晰地勾勒。
- 王彬
- 关键词:文学意象
- 唐人“咏镜”之风研究
- 镜是中国古典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意象,历代文人在选取这一意象进行创作时,有着千姿百态的意绪。“把镜”、“拂镜”、“感镜”、“青镜”、“秦镜”、“鹊镜”、“金镜”、“琉璃镜”……这些意象名词的构造足以显示出文人对“镜”的喜爱与...
- 王彬
- 关键词:意象唐朝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