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滕娟

作品数:4 被引量:52H指数:4
供职机构: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社会发展科技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篇叶绿
  • 1篇叶绿体
  • 1篇幼苗
  • 1篇幼苗生理
  • 1篇幼苗生理特性
  • 1篇生理特性
  • 1篇生理指标
  • 1篇生态因子
  • 1篇碳同位素
  • 1篇碳同位素组成
  • 1篇同位素
  • 1篇同位素组成
  • 1篇主根
  • 1篇稳定碳同位素
  • 1篇稳定碳同位素...
  • 1篇线粒体
  • 1篇线粒体超微结...
  • 1篇超微
  • 1篇超微结构

机构

  • 4篇云南农业大学
  • 2篇文山县苗乡三...

作者

  • 4篇何忠俊
  • 4篇梁社往
  • 4篇滕娟
  • 2篇熊俊芬
  • 2篇张兴芬
  • 1篇张仕颖
  • 1篇丁颖
  • 1篇杨志新
  • 1篇赵江
  • 1篇刘义

传媒

  • 2篇云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60)Co-γ辐照对三七叶片叶绿体和线粒体超微结构的影响被引量:7
2015年
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经不同剂量60Co-γ射线辐照的三七叶片叶绿体和线粒体超微结构,研究了60Co-γ辐照对三七叶片叶绿体和线粒体超微结构的影响,旨在为三七辐照育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未受辐照情况下,三七叶片细胞形态规则,细胞内叶绿体数量多,基粒片层、基质片层多且有序,光合作用能力强;线粒体形态饱满,双层膜完整,管状内嵴清晰可见,基质浓厚。(2)当辐照剂量为10 Gy时,叶绿体和线粒体超微结构发生变化,但受影响程度较轻。叶绿体被膜轻微破坏,内部基粒片层和基质片层结构基本不受影响,淀粉粒增大增多;多数线粒体结构完整,数量略微增加,可以看出,线粒体对60Co-γ射线辐照的耐受性比叶绿体强。(3)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叶绿体和线粒体超微结构受损伤程度随之增强。当辐照剂量达到40 Gy时,叶绿体大量解体,空泡大量出现,并连成大的空洞,结果必然影响叶绿素含量和光反应的正常进行,从而显著减弱光合作用强度;部分线粒体内部降解严重甚至已完全空泡化,线粒体数目明显减少,线粒体结构和功能遭到不可逆的严重损伤,细胞衰老严重。上述结果表明,60Co-γ射线辐照对三七叶片叶绿体和线粒体超微结构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但适当的辐照可增加线粒体数量。以上结论可以为不同目的的三七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并为选择最适辐照诱变育种剂量提供理论参考。
张兴芬何忠俊梁社往滕娟
关键词:叶绿体线粒体超微结构
三七主根稳定碳同位素组成与生态因子的关系被引量:19
2015年
三七(Panax notoginseng)是中国传统名贵中药材,文山三七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近年来,随着三七连作障碍的加重、道地产区租地成本增加和三七价格的上涨,三七种植区域已由云南文山道地产区向周边区域扩展,广西、广东、四川、贵州也有一定规模种植。因此,三七产地溯源和保护对三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十分必要。为探讨稳定碳同位素能否作为三七药材产地溯源的指标,基于44个不同产区3年生春三七主根样品、根际土壤样品、地理气候因子数据,采用稳定同位素质谱和等离子发射光谱质谱及常规土壤农化分析法,通过相关分析、逐步回归、通径分析和决策分析等的逐层剖析,研究了地理气候因子、土壤理化性质和肥力、主根内营养元素含量——共计49个生态指标与三七主根稳定碳同位素比率的数量关系。结果表明,7月平均温、1月最低温、纬度、经度、年均温、土壤速效锌含量、土壤全磷含量、土壤速效钾含量是影响三七主根稳定碳同位素比率的主要生态因子。这8个因子的综合影响,共同决定了三七主根稳定碳同位素比率变化的78.07%。对三七主根δ13C直接影响的顺序为:7月平均温>1月最低温>纬度>经度>年均温>土壤速效锌含量>土壤全磷含量>土壤速效钾含量。1月最低温为三七主根δ13C的最主要限制因子,土壤全磷含量是三七主根δ13C最主要的决策因子,但1月最低温、7月平均温、年均温、经度的决策系数绝对值远高于其他因子,说明三七主根δ13C主要受产地温度状况和经度的影响,这4个因子地域性很强。所以,三七主根δ13C可以作为三七主根和相关产品产地溯源的重要指标之一。
何忠俊梁社往丁颖赵江刘义滕娟熊俊芬杨志新张仕颖陈中坚
关键词:主根稳定碳同位素生态因子
^(60)Co-γ辐照对三七叶片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结构的影响被引量:7
2016年
采用剂量分别为0、10、20、40 Gy的^(60)Co-γ射线对三七种子进行辐照处理,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研究其对三七叶片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结构的影响,旨在为三七辐照育种提供理论参考。电镜观察结果表明:^(60)Co-γ射线辐照对三七叶片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结构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和损伤,且各结构变化不同步。与0 Gy相比,当辐照剂量为10 Gy时,三七叶片栅栏组织细胞由1层变成2层,细胞排列宽松;细胞形态畸变,线粒体数量略微增加,细胞核、细胞壁结构受损,细胞出现质壁分离现象。当辐照剂量为20 Gy时,海绵组织细胞形状不规则程度增加,细胞排列更为松散,细胞内叶绿体、线粒体、细胞核、细胞壁受损伤较大,细胞质壁分离现象严重。当辐照剂量达到40 Gy时,海绵组织和栅栏组织结构受影响程度最大,细胞排列极为疏松,层次结构不清晰,叶绿体、线粒体数量均显著减少,质壁分离最为严重,三七叶片正常生长发育受阻。可见,^(60)Co-γ射线辐照对三七叶片组织结构的影响和对细胞形态结构的损伤程度随辐照剂量的增加呈增大趋势;海绵组织对^(60)Co-γ射线辐照的耐受性比栅栏组织强;其次是叶绿体和线粒体,且适当的辐照可增加线粒体数量;细胞核对辐照较敏感。以上结论可以为不同目的的三七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并为选择最适辐照诱变育种剂量提供理论参考。
张兴芬何忠俊梁社往滕娟
^(60)Co-γ辐射对三七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被引量:21
2015年
本试验采用不同剂量(0~160 Gy)的60Co-γ射线辐照三七新鲜种子,辐照后田间种植,统计其出苗率,并检测了幼苗的丙二醛、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等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以研究辐射剂量对三七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为三七辐射育种工作奠定基础。结果表明:三七种子的适宜剂量(半致死剂量)为54 Gy;丙二醛含量随辐射剂量的增大而增加,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等,都随辐射剂量的增加而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并在20 Gy或10 Gy出现峰值。说明三七新鲜种子对较低剂量的60Co-γ射线具有一定的耐受能力。
滕娟熊俊芬何忠俊陈中坚魏富刚梁社往
关键词:生理指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