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晓菁

作品数:2 被引量:12H指数:1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原发性
  • 2篇原发性痛经
  • 2篇太乙神针
  • 2篇痛经
  • 2篇疗效
  • 2篇疗效关系
  • 2篇灸法
  • 2篇灸感

机构

  • 2篇南京中医药大...

作者

  • 2篇唐宜春
  • 2篇张建斌
  • 2篇徐修竹
  • 2篇莫慧
  • 2篇王玲玲
  • 2篇沈晓菁

传媒

  • 1篇上海针灸杂志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太乙神针治疗原发性痛经时灸感与疗效关系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探讨艾灸治疗时灸感效应与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运用太乙神针施灸十七椎治疗原发性痛经,观察在施灸30 min内局部灸感及其传导类型与患者VAS疼痛值变化的关系,并记录感传出现的时间、感传的长度、宽度、深度及方向。结果40例患者均出现表热灸感,治疗前后VAS差值为(38.50±14.38) mm;出现透热灸感18例,治疗前后VAS差值为(38.89±12.43) mm;出现扩热灸感6例,治疗前后 VAS 差值为(45.00±14.10) mm;出现远处传导灸感13例,治疗前后 VAS 差值为(41.54±13.90) mm。出现4种灸感的患者治疗前后VAS值均最高,其次分别为出现3、2、1种灸感。不同类型灸感患者治疗10 min后与治疗20 min后及治疗20 min后与治疗30 min后VAS值差值比较,出现4种灸感的患者差值最高。结论不同灸感类型出现频率不同,灸感的出现与病情的轻重相关。出现灸感类型数量对疾病缓解过程有影响,但对最终疗效影响较小。单一的灸感(仅有表热),起效较快,多在0~10 min内。而其他灸感(透热、扩热、远处传导等)起效较慢,多在20 min前后。
莫慧唐宜春陈若暘宦佳慧武九龙徐修竹沈晓菁王裕帆张建斌王玲玲
关键词:灸法灸感痛经
太乙神针治疗原发性痛经时灸感与疗效关系
目的 探讨艾灸治疗时灸感效应与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 运用太乙神针施灸十七椎治疗原发性痛经,观察在施灸30 min内局部灸感及其传导类型与患者VAS疼痛值变化的关系,并记录感传出现的时间、感传的长度、宽度、深度及方向.结果...
莫慧唐宜春陈若暘宦佳慧武九龙徐修竹沈晓菁王裕帆张建斌王玲玲
关键词:灸法灸感痛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