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江平

作品数:6 被引量:69H指数:3
供职机构:襄阳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切除
  • 4篇切除术
  • 3篇肿瘤
  • 2篇十二指肠
  • 2篇缺血
  • 2篇系膜
  • 2篇腹腔
  • 2篇腹腔镜
  • 2篇肠系膜
  • 1篇动脉
  • 1篇性疾病
  • 1篇血管
  • 1篇血管闭塞
  • 1篇血栓
  • 1篇血栓形成
  • 1篇血性
  • 1篇胰十二指肠
  • 1篇胰十二指肠切...
  • 1篇胰十二指肠切...
  • 1篇隐匿

机构

  • 6篇襄阳市中心医...

作者

  • 6篇汪江平
  • 3篇廖晓锋
  • 3篇陈德杰
  • 2篇李晓刚
  • 2篇王玲
  • 2篇刘韵
  • 2篇张永康
  • 1篇黄华俊

传媒

  • 3篇海南医学
  • 2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腹腔镜外科杂...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2
  • 3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壶腹部癌24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壶腹部肿瘤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5月至2009年7月收治的24例壶腹部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术后胰瘘2例(8.3%),上消化道出血3例(12.5%),腹腔感染1例(4.2%)。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虽然创伤较大,但有经验的专业队伍治疗能预防和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率。
王玲王勇李晓刚汪江平
关键词:壶腹部肿瘤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隐匿性乳腺癌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隐匿性乳腺癌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9年1月我科行手术治疗的29例隐匿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乳腺钼靶X线检查出原发灶16例,6例由MRI检查出原发灶,2例行PET检查出原发灶。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25例,腋窝淋巴结清扫术4例。3例患者术后出现复发,1例死亡。结论乳腺钼靶及MRI是发现原发灶的重要检查方法。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保乳手术治疗选择性施行。
李晓刚王玲汪江平
关键词:乳腺肿瘤淋巴转移乳房切除术
胃十二指肠三角吻合术应用于胃癌全腹腔镜远端胃切除术的可行性分析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探讨胃十二指肠三角吻合术应用于胃癌全腹腔镜远端胃切除术的可行性分析。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30例接受全腹腔镜远端胃切除术(totally laparoscopic distal gastrectomy,TLDG)并D2淋巴结清除术的胃癌患者作为全腹镜组(TLDG组),34例行腹腔镜辅助胃切除术(laparoscopic assisted distal gastrectomy,LADG)并D2淋巴结清除术的患者作为腹腔镜辅助组(LADG组),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消化道重建时间、术中出血量、肿瘤大小、淋巴结清扫数量、边缘距离、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恢复饮水时间、进食半流质时间、住院时间及随访6个月并发症情况。结果:TLDG组患者手术时间、消化道重建时间长于LADG组,术中出血量少于LADG组,远端切缘距离长于LADG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肿瘤大小、近端切缘距离、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恢复饮水时间、进食半流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LDG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3%,LADG组为8.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完全腹腔镜胃十二指肠三角吻合术安全、可行,是胃癌患者较理想的消化道重建手术方法。
袁红戴锋汪江平王海红刘钟钊
关键词:胃肿瘤远端胃切除术腹腔镜检查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缺血1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急性肠系膜上动脉缺血(acute mesenteric ischemia,AMI)的诊断方法及治疗策略。方法16例AMI患者,15例行开放手术治疗,1例行肠系膜上动脉(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SMA)置管溶栓术。结果本组16例中死亡8例,总体死亡率50%。发病16h内手术或介入治疗者6例,全部存活,发病16h后手术者10例,2例存活,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P=0.0009)。结论提高AMI存活率的关键是早期诊断,及时处理。综合应用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方法早期诊断,术中应注意恢复SMA血供,处理好切除全部坏死肠管和尽量保留有活性肠管之间的关系,减少术后出现短肠综合征的可能。
陈德杰廖晓锋汪江平
关键词:肠系膜上动脉急性缺血
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22例诊疗体会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AMI)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2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22例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非手术治疗5例症状、体征均消失,肠道功能恢复治愈出院。13例手术治疗的患者中9例治愈出院,4例因术后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4例经选择性肠系膜上动脉置管溶栓治愈出院。结论早期溶栓和及时的坏死肠管切除术对挽救患者的生命有重要意义。选择性肠系膜上动脉置管溶栓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特点,具有临床研究的价值。
张永康刘韵陈德杰廖晓锋汪江平黄华俊
关键词:肠系膜血管闭塞栓塞和血栓形成溶栓
不同类型阑尾炎腹腔镜和开腹手术临床比较被引量:52
2011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3月至2010年1月158例LA与同期201例开腹阑尾切除术(OA)临床资料,结合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结果在急慢性单纯性阑尾炎、不伴穿孔的化脓性阑尾炎的治疗中,LA的术后疼痛程度、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感染率等方面明显优于OA(P<0.05);在伴穿孔的化脓性阑尾炎及坏疽性阑尾炎的治疗中,LA的腹腔残余脓肿的发生率要高于OA。结论 LA在急慢性单纯性阑尾炎、不伴穿孔的化脓性阑尾炎的治疗中与OA相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和住院时间缩短的优势,可以作为常规手术应用。在伴穿孔的化脓性阑尾炎及坏疽性阑尾炎的治疗中,LA的腹腔残余脓肿的发生率要高于OA,手术时间延长,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探讨。
张永康刘韵廖晓锋汪江平陈德杰
关键词:阑尾炎阑尾切除术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