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漏斗
  • 2篇漏斗胸
  • 1篇心病
  • 1篇诊治
  • 1篇诊治进展
  • 1篇治疗肿瘤
  • 1篇手术
  • 1篇手术矫治
  • 1篇普萘洛尔
  • 1篇肿瘤
  • 1篇微创
  • 1篇微创性
  • 1篇先天
  • 1篇先天性
  • 1篇先天性漏斗胸
  • 1篇先心
  • 1篇先心病
  • 1篇矫治
  • 1篇改良NUSS
  • 1篇NUSS手术

机构

  • 3篇泰山医学院附...

作者

  • 3篇吕方启
  • 3篇桑桑
  • 2篇吴茂军
  • 1篇田茂良
  • 1篇李矿
  • 1篇侯龙龙
  • 1篇李瑛
  • 1篇宋波

传媒

  • 2篇泰山医学院学...
  • 1篇临床小儿外科...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改良NUSS手术矫治先心病手术后继发性漏斗胸的初步经验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改良Nuss手术矫治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继发性漏斗胸的初步经验。方法2008年6月至2016年1月,我们应用改良Nuss手术治疗3例先心病手术后继发性漏斗胸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4、4.5和9岁,体重12~21 kg。3例中,2例为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1例为法洛氏四联症手术后。畸形为对称性。CT检查Hailer指数5.5±1.5。手术均经剑突下小切口辅助、经原切口完成。结果 3例均成功实施胸骨和心脏分离、Nuss钢板置入手术(均置入l根钢板),矫形效果优良。矫形外观与原发性漏斗胸初次Nuss手术相比效果稍差。术后胸腔引流管放置3 d。2例随访无钢板移位,术后复查CT、心电图正常;1例术后合并皮下气肿,为胸骨后气体顺钢板溢出所致,3 d后自行吸收。2例钢板拆除,钢板分别固定24和28个月,胸廓外形保持良好。结论改良Nuss手术矫治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继发性漏斗胸安全可行,手术中随着局部解剖改变随时调整手术方案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吴茂军宋波侯龙龙李瑛桑桑李矿田茂良吕方启
关键词:漏斗胸微创性NUSS手术
普萘洛尔治疗肿瘤可行性分析
2014年
自从法国 Bordeaux 儿童医院的医师 Léauté-Labréze 等于2008年在《新英格兰医学》上首次介绍普萘洛尔(propranolol,心得安)用于血管瘤的治疗后[1],开创了普萘洛尔治疗血管瘤的先河。因血管瘤的内皮细胞与肿瘤血管的内皮细胞有同样的生成机制,本文就普萘洛尔治疗血管瘤的机制推断出普萘洛尔治疗肿瘤的可行性。 背景:血管瘤的主要发生机制为促进血管形成因子及抑制血管形成因子的水平失衡。促进血管形成的因子中最主要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机制为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活跃。
桑桑吕方启
关键词:普萘洛尔肿瘤
先天性漏斗胸诊治进展被引量:3
2013年
漏斗胸(pectus excavatum,PE)是儿童最常见的前胸壁先天性畸形,是指形成前胸壁的胸骨、部分肋骨及肋软骨向脊柱方向的漏斗状凹陷.其发病率国外报导在1~4‰之间,占所有胸壁畸形的90%以上[1].男孩约为女孩的5倍,国内尚无确切统计数字.
桑桑吴茂军吕方启
关键词:先天性漏斗胸诊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