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燕
- 作品数:5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走罐配合自血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有效性研究
- 2021年
- 探究走罐配合自血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有效性研究。方法:从我院皮肤科选择8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作为本研究的时间范围,按照挂号顺序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为40例。对照组给予西替利嗪片联合醋酸地塞米松乳膏治疗,实验组给予走罐配合自血穴位注射治疗,分析患者的临床症状、血清IL-4和IgE水平、生活质量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的瘙痒程度和风团数量等症状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血清IL-4和IgE水平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0.00%,二者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给予慢性荨麻疹患者走罐配合自血穴位注射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水平,缓解皮肤瘙痒,减少风团数量及症状持续时间,提高了走罐配合自血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治疗效果,可以广泛推广。
- 张鹏杨晓燕
- 关键词:慢性荨麻疹
- 陡脉冲不可逆性电击穿治疗兔肝脏肿瘤研究被引量:8
- 2009年
- 为探讨陡脉冲不可逆性电击穿(Irreversible electrical breakdown,IREB)治疗肿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建立40只新西兰大白兔VX2肝脏肿瘤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予以IREB治疗及假性处理.2组中各任选10只兔于处理后3 d处死,对靶区进行病理学检查.比较处理前后实验动物肝、肾功能、血象变化.结果表明:IREB可引起兔肝脏肿瘤凝固性坏死,坏死轮廓与电场仿真图基本吻合;IREB处理后24 h肝功能可能出现一过性损伤改变(p<0.05),在1周内恢复;处理前后肾功能及血象改变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IREB能较安全、有效地治疗兔肝脏VX2肿瘤.
- 杨晓燕熊正爱李成祥姚陈果孙才新吴静赵东阳
- 关键词:肝肿瘤
- 针灸治疗慢性荨麻疹的应用与疗效评估分析
- 2021年
- 探究针灸治疗慢性荨麻疹的应用与疗效评估分析。方法:从我院皮肤科选择8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作为本研究的时间范围,按照挂号顺序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为40例。对照组给予润燥止痒胶囊治疗,实验组给予针灸治疗,分析患者的治疗情况、生活质量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的治疗情况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0.00%,二者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给予慢性荨麻疹患者针灸治疗,疗效确切,复发率低,副作用小等优势,远期治疗效果明显。
- 杨晓燕张鹏
- 关键词:针灸治疗慢性荨麻疹
- 陡脉冲电场的生物学效应被引量:3
- 2008年
- 背景:陡脉冲可使肿瘤细胞膜发生不可逆性电击穿导致细胞死亡,目前已在细胞实验和体外实验中证明了陡脉冲杀伤肿瘤细胞的可行性。目的:基于陡脉冲理论,观察脉冲作用前后作用区域的即刻温度变化,以及陡脉冲作用后肿瘤组织的病理学变化变化,以验证陡脉冲电场的生物学效应。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实验,于2007-05/2008-03在重庆医科大学医学超声工程研究所完成。材料:新西兰大白兔30只,建立VX2移植性肝癌模型。VX2瘤株由重庆医科大学超声研究所提供,陡脉冲治疗仪由重庆大学输配电装备及系统安全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自行设计。方法:将模型兔根据施加电压不同随机分为500,600,700,800V电压组,每组6只,给予组合脉冲处理。电压分别500600,700,800V,脉宽均为10μs,频率为20Hz,持续10min。并设空白对照组,仅插入电极而不开通电源,不予脉冲处理。主要观察指标:监测陡脉冲作用前后同一部位肿瘤组织的温度变化;取作用后肿瘤组织送光镜、电镜检查。结果:30只兔均进入结果分析。陡脉冲电场覆盖区组织温度升高不明显,脉冲作用前后温度变化无统计学差别(P>0.05)。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脉冲作用活体兔肝VX2肿瘤组织后引起肿瘤组织凝固性坏死,电镜显示肿瘤细胞受到不可逆性损伤结论:陡脉冲可致肿瘤细胞发生不可逆性损伤,其对组织的损伤是一种非热效应,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热疗。
- 顾华妍熊正爱李成祥向鹏姚成果孙才新吴静杨晓燕
- 关键词:脉冲VX2肿瘤电热效应
- B超监测下陡脉冲作用兔肝肿瘤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研究B超在陡脉冲治疗兔肝肿瘤中的作用及治疗的有效性.方法:建立兔VX2肝脏肿瘤细胞实体瘤模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分别予以陡脉冲及假性治疗.治疗过程中用B超定位及实时监测,治疗后1,4,7,14d分别B超及镜下观察治疗靶区.结果:在陡脉冲治疗过程中,B超能起到很好的引导定位及监测作用;镜下观察治疗靶区呈广泛性凝固性坏死.结论:陡脉冲可致肿瘤细胞发生不可逆性损伤,B超作为一种辅助手段,能运用于陡脉冲治疗及术后监测中.
- 吴静熊正爱李成祥姚成果孙才新杨晓燕赵东阳
- 关键词:B超肝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