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晓椿

作品数:3 被引量:13H指数:3
供职机构:贵州大学外国语与国际教育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教育
  • 1篇教育国际
  • 1篇教育国际化
  • 1篇教育交流
  • 1篇贵州高等教育
  • 1篇高等教育
  • 1篇高等教育国际
  • 1篇高等教育国际...

机构

  • 3篇贵州大学
  • 1篇贵州财经大学

作者

  • 3篇张成霞
  • 3篇杨晓椿
  • 1篇王小华

传媒

  • 2篇教育文化论坛
  • 1篇教育与职业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增进了解 加强合作——对贵州与东盟开展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思考被引量:3
2012年
2008年以来,五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在贵州成功举办,为中国—东盟,特别是贵州与东盟之间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供良好的平台和窗口,促进了贵州与东盟间教育资源双向流动,从而推动贵州教育乃至贵州整体经济社会的国际化进程。贵州的高校与东盟国家的高校开展了多个实质性的合作项目,但是规模还不够大,数量还不够多,如何更有效地促进双边的交流与合作,值得认真思考和探索。
张成霞杨晓椿
关键词:教育
贵州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现状和策略被引量:5
2014年
贵州高等教育国际化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认识不足、规模较小、形式单一、层次较低、人才缺乏、投入不足等问题。贵州要从思想上提高认识,把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落到实处,制定适合贵州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战略,贵州高校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特色和地域优势,才能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国际化道路。
张成霞王小华杨晓椿
关键词:高等教育国际化
“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的成果、效应与可持续发展策略被引量:6
2015年
自2008年以来,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交流周")已在贵州成功举办了七届。"交流周"已发展成为中国与东盟进行文化教育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本文在力图较全面地反映"交流周"的现状、发展、取得的成就及产生的影响的同时,通过调研国内参与举办相关活动、国内外的主要参加单位和个人,以及相关部门领导,收集"交流周"存在的问题以及他们对今后举办"交流周"的思路和打算,为"交流周"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对策和建议。
张成霞杨晓椿郑胡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