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鼎
- 作品数:8 被引量:15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通市肿瘤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直肠系膜脂肪面积与中低位直肠癌异时性肝转移的关系
- 2024年
- 目的:探讨直肠系膜脂肪面积(mesorectal fat area,MFA)与中低位直肠癌异时性肝转移(metachronous liver metastasis,MLM)的关系。方法:回顾并纳入2016年12月—2019年12月于南通市肿瘤医院行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igh-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HR-MRI)的260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以入组者行直肠癌根治术为随访起始时间,2022年12月31日为随访截止时间,平均随访(51.5±13.9)个月,随访期间31例发生MLM,229例无MLM。由2名阅片者独立重新判读HR-MRI影像学征象,在肿瘤最大截面的T2加权成像(T2-weighted imaging,T2WI)斜轴位图像上沿直肠系膜筋膜(mesorectal fascia,MRF)进行勾画,获得MFA。采用t检验、秩和检验、χ^(2)检验、Fisher精确概率检验比较两组患者间的临床基线资料、HR-MRI影像学征象和MFA的差异。采用COX回归分析筛选中低位直肠癌患者发生MLM的危险因素。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法分析MLM危险因素的预后作用。结果:MLM组较无MLM组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异常率高[17(54.8%)vs 83(36.2%),P=0.046],HR-MRI上的N分期(HR-MRI reported N stage,mrN stage)高[17(54.8%)vs 81(35.4%),P=0.036],HR-MRI上的壁外血管侵犯(HR-MRI reported extramural vascular invasion,mrEMVI)阳性率高[14(45.2%)vs 54(23.6%),P=0.010],MFA值小(9.34±3.77 vs 11.43±5.13,P=0.008)。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mrN stage阳性、mrEMVI阳性、MFA<14.6 cm2和术前未进行新辅助放化疗(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nCRT)是直肠癌根治术后发生MLM的危险因素。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mrN stage阳性组、mrEMVI阳性组、MFA<14.6 cm^(2)组的无MLM生存率均显著低于其对应组,而无MLM生存率在是否接受nCRT的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rN stage阳性、mrEMVI阳性、低MFA和术前未进行nCRT是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直肠癌根治术后发生MLM的危险因素。
- 王勇杨彦松李鼎邱永娟张明珠
- 关键词:直肠肿瘤
- 胃肠道间质瘤35例诊治分析
- 2012年
- 目的总结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 33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行手术治疗。其中极低危险性6例,低危险性10例,中危险性8例,高危险性9例。25例患者获随访1~3 a,其中2例死于肿瘤复发转移,1例术后28个月复发再行手术治疗,2例术后口服甲磺酸伊马替尼,其余20例患者术后定期复查,未再进行相关治疗。结论胃肠道间质瘤确诊依赖于术后病理和免疫组化检查,手术是其主要治疗方法,分子靶向治疗具有辅助作用。
- 李鼎蒋松琪江晓晖
-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
- 腹腔镜辅助下直肠癌根治术在直肠癌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直肠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将60例直肠癌患者分为腹腔镜组(30例)和开腹组(30例)进行直肠癌根治术,并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明显少于开腹组(P<0.05);2组手术时间、术后通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下直肠癌根治术具有安全性高、创伤轻、术后快速恢复等优点,更可达到开腹的效果,是一种极具应用前景的微创新技术。
- 李鼎高志斌徐爱兵薛秋曹广鑫张学良
- 关键词:直肠癌腹腔镜开腹手术
- DCE-MRI定量参数联合高分辨率T2WI预测直肠腺癌病理N分期的价值被引量:6
- 2023年
-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MRI(DCE-MRI)定量参数联合高分辨率MRI(HR-MRI)征象预测直肠腺癌病理N分期(pN)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将2019年1月-2021年9月在本院行DCE-MRI和HR-MRI且术后病理证实为直肠腺癌的98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62例、女36例;平均年龄(64.9±8.3)岁;术后病理结果显示41例直肠腺癌患者有淋巴结转移和或癌结节(pN1~pN2组),57例无淋巴结转移和癌结节(pN0组)。由2位阅片者独立分析HR-MRI表现并测量病灶的DCE-MRI定量参数。比较两组间临床危险因素、HR-MRI征象及DCE-MRI定量参数值的差异,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预测pN1~pN2的独立风险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各项风险因素和logistic回归模型对直肠腺癌pN分期的预测效能。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参数和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直肠腺癌pN分期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相较于pN0组,pN1~pN2组中患者年龄更低[(62.9±9.1)vs.(66.4±7.4)岁,P=0.038],血清CEA浓度异常率更高[19(46.3%)vs.12(21.1%),P=0.008],MRI-T分期为T3期患者的比例更高[27(65.9%)vs.22(38.6%),P=0.008],MRI-N分期为N1~N2期患者的比例更高[26(63.4%)vs.12(21.1%),P<0.001]、直肠系膜/筋膜(MRF)受累阳性率更高[10(24.4%)vs.4(7.0%),P=0.015]、壁外血管侵犯(EMVI)阳性率更高[16(39.0%)vs.8(14.0%),P=0.005]、K_(trans)值更低[0.242(0.177,0.317)vs.0.378(0.291,0.547)min^(-1),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CEA升高、MRI N1~N2期和K_(trans)<0.298 min^(-1)是直肠腺癌pN1~pN2的独立预测因素[OR值分别为3.143、5.571和0.167,P分别为0.037、0.001和<0.001]。血清CEA浓度升高、MRI N1~N2期联合K_(trans)<0.298 min^(-1)的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pN1~pN2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39(95%CI:0.761~0.917),敏感度为90.2%、特异度为61.4%。与单变量(CEA浓度、MRI N分期和K_(trans))模型相比,联合模型预测直肠腺癌pN分期的敏感度最高(χ^(2)值分别为18.247、8.289和3.398,P均<0.05),但特异度低
- 杨彦松李君张明珠邱永娟王勇李鼎张益飞
- 关键词:直肠肿瘤动态增强扫描
- 一种便于记录数值及性状的胃肠减压负压引流袋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记录数值及性状的胃肠减压负压引流袋,包括引流袋主体、取样板块和凸块卡体,所述引流袋主体的前端面安装有刻度标线,且刻度标线的右侧设置有贴合槽,所述取样板块安装于贴合槽的下方,且取样板块的内部安装有取...
- 李鼎
- 文献传递
- 一种肠胃外科手术用易于安装的腹腔镜操作支架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肠胃外科手术用易于安装的腹腔镜操作支架,包括顶板、螺杆和基座机构,所述顶板的下方设置有底板,且顶板和底板的右侧均连接有调节机构,所述顶板的上方安装有转动机构,且转动机构的上方连接有升降支架,所述螺杆安装于...
- 李鼎张珏
- 文献传递
- 术中雷替曲塞腹腔灌注对行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疗效、生活质量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 探讨术中雷替曲塞腹腔灌注对行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疗效、生活质量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检查的90例行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进行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对照组术中使用生理盐水腹腔灌注治疗,观察组术中使用雷替曲塞腹腔灌注化疗。评估两组患者的远期疗效和生活质量,并且对免疫功能指标、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术后2个月观察组免疫功能优于对照组(P <0.05);术后2个月观察组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与对照组比较,1年后观察组的远期疗效更优(P <0.05)。结论 针对行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中使用雷替曲塞腹腔灌注化疗对该病患者治疗疗效明显,患者的免疫功能以及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均显著改善,后续术后生活质量较好,并且不会增加治疗风险,较为安全可靠,在肿瘤相关疾病的研究中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
- 曹广鑫田晓锋李鼎江晓晖王鼎
- 关键词:结直肠癌根治术生活质量血清肿瘤标志物
-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35例分析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总结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5例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A组),35例行常规开腹胃癌根治术(B组)。比较两组手术和疗效相关资料。结果A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少于B组[(207.3±85.6)ml vs.(287.7±138.5)ml和(458.3±219.5)ml vs.(567.8±189.6)](P<0.05),术后进食时间早于B组[(3.2±0.9)d vs.(5.0±1.5)d](P<0.01)。两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较常规开腹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
- 李鼎徐爱兵薛秋张学良高志斌
- 关键词:腹腔镜胃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