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善良

作品数:2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福寿螺
  • 1篇形态学
  • 1篇微生物
  • 1篇菌群
  • 1篇高通量
  • 1篇高通量测序
  • 1篇测序
  • 1篇肠道
  • 1篇肠道菌
  • 1篇肠道菌群
  • 1篇肠道微生物
  • 1篇齿舌
  • 1篇P
  • 1篇POMACE...

机构

  • 2篇南京师范大学
  • 2篇江苏第二师范...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

  • 2篇陈燏
  • 2篇朱善良
  • 1篇徐海根
  • 1篇刘燕
  • 1篇吴军
  • 1篇陈炼
  • 1篇李宏
  • 1篇陈干
  • 1篇叶苗

传媒

  • 1篇动物学杂志
  • 1篇南京师大学报...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两种福寿螺与中国圆田螺齿舌的形态学特征比较被引量:6
2017年
齿舌作为软体动物独特的摄食器官,是软体动物门重要的分类特征。利用扫描电镜对入侵物种福寿螺Pomacea canaliculata、P.maculata和本地物种中国圆田螺(Cipangopaludina chinensis)的齿舌形态进行了比较观察。两种福寿螺和中国圆田螺齿式均为2·1·1·1·2。两种福寿螺齿舌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中央齿的第一突起,P.canaliculata中央齿第一突起宽而短,不如P.maculata锋利。P.canaliculata与P.maculata第一突起长与中央齿宽以及第一突起宽与中央齿宽的比值均具有显著差异。两种福寿螺与中国圆田螺齿舌的中央齿、侧齿、缘齿,不论是从形态还是数量上都明显不同。两种福寿螺中央齿第一突起大而尖,呈倒三角形,两侧对称排列3个小齿;中国圆田螺的中央齿第一突起短而宽,呈方形,两侧对称排列4个小齿。两种福寿螺的侧齿大突起内侧有1个小而尖的小齿,大突起外侧另有2个小齿;中国圆田螺侧齿上缘中间大突起外侧有3个小齿,呈锯齿状。两种福寿螺的内缘齿和外缘齿相似,缘齿上缘的中间尖齿尖锐,旁边再形成一小齿;中国圆田螺内缘齿上缘的中间尖齿突出,外缘齿基部细长,上缘有小的尖齿8~10个,呈梳状。两种福寿螺与中国圆田螺的第一突起宽与中央齿宽之比、第一突起长与中央齿宽之比、第二突起宽与中央齿宽之比、第二突起长与中央齿宽之比均差异显著。食性不同可能是造成种间齿舌结构差异的原因之一。
叶苗樊天骐陈炼陈燏朱善良吴军陈干徐海根刘燕
关键词:齿舌
斑点福寿螺肠道菌群结构及功能研究被引量:5
2022年
肠道微生物被认为是动物机体的共生体,在营养物质代谢、免疫调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入侵生物斑点福寿螺(Pomacea maculata)严重威胁农业生产和生态系统功能.本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11只雌、雄斑点福寿螺的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结构和功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门水平上,斑点福寿螺肠道内容物主要优势菌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43.52%)和软壁菌门(Tenericutes)(13.82%);在属水平上,主要优势菌为气单胞菌属(Aeromonas)(15.66%)和支原体属(Mycoplasma)(7.26%).雌、雄斑点福寿螺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斑点福寿螺肠道内容物中检测到一些有益菌以及潜在致病菌.基于PICRUSt分析预测斑点福寿螺肠道菌群功能,共得到24种代谢功能,其中氨基酸运输和代谢、通用功能预测、信号转导、细胞壁/膜、能量产生和转换丰度较大.
李淑贤林英祁雯陈燏李雪霞朱善良卫蔚李宏陈炼
关键词:肠道微生物高通量测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