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萍

作品数:3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江苏省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二维斑点追踪
  • 3篇二维斑点追踪...
  • 3篇斑点追踪成像
  • 3篇成像
  • 1篇多普勒
  • 1篇多普勒成像
  • 1篇多普勒成像技...
  • 1篇心病
  • 1篇心动描记术
  • 1篇心功能
  • 1篇心肌
  • 1篇心肌功能
  • 1篇心室
  • 1篇心室收缩
  • 1篇心室收缩功能
  • 1篇右心
  • 1篇右心室
  • 1篇右心室收缩
  • 1篇右心室收缩功...
  • 1篇前降支

机构

  • 3篇东南大学

作者

  • 3篇杨慧
  • 3篇吴红宁
  • 3篇王燕
  • 3篇曹怡
  • 3篇曾萍
  • 3篇李滨滨

传媒

  • 2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年份

  • 3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与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评价矽肺患者右心室收缩功能的早期变化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2D-STI)与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TDI)评价矽肺患者右心室收缩功能的早期变化。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矽肺患者34例(为矽肺组)以及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成人36例(为对照组),均进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获得常规超声右心参数;2D-STI获得右心室游离壁及右心室室间隔面的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收缩期纵向应变;TDI模式下分别应用组织追踪成像技术(TTI)、脉冲组织多普勒技术(PW-TDI)及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QTVI)获得右心室游离壁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Tei指数、右心室游离壁三尖瓣环收缩期峰值速度(TAPVs)。结果:(1)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与对照组比较,矽肺组右心腔内径、肺动脉收缩压(PASP)、右室面积变化率(RVFA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2DSTI参数:矽肺组较对照组右心室游离壁与右心室室间隔面的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收缩期纵向应变均减低(P<0.05);(3)TDI参数:与对照组比较,矽肺组TAPSE、TAPVs降低,Tei指数升高(P<0.05)。结论:2D-STI与TDI可以成为评价矽肺患者右心室收缩功能早期变化的手段。
杨慧曹怡王燕陶满曾萍吴红宁李滨滨
关键词:矽肺右心室收缩功能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
Tei指数与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左前降支病变患者左心功能变化的价值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 探讨应用Tei指数与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2D-STI)评价左前降支轻中度狭窄病变患者左心功能变化的临床价值。方法 30例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轻中度狭窄(50~70%)患者作为病例组(A组),42例冠脉正常患者作为对照组(B组),均行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应用组织多普勒(TDI)测量心室等容收缩时间(ICT)、等容舒张时间(IRT)、射血时间(ET),计算Tei指数;留取心尖左室长轴观、四腔观以及二腔观的二维灰阶动态图像,应用STI软件分析左室长轴18个节段收缩期纵向应变。结果 2组二维超声测值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A组IRT+ICT增加,ET缩短,Tei指数减低,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相比,A组收缩期纵向应变均减低,前壁中间段、心尖段及前间隔中间段、心尖段、后间隔中间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其余各节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Tei指数与2D-STI技术可以早期、定量评价左前降支轻中度狭窄患者左心整体与局部功能的改变。
杨慧曹怡王燕陶满曾萍李滨滨吴红宁
关键词:TEI指数二维斑点追踪成像左前降支左心功能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早期心肌功能受损的临床价值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探讨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peckle tracking imaging,2D-STI)技术评价冠心病合并心血管危险因素患者早期心肌功能受损的临床价值。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冠心病合并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患者分为冠状动脉狭窄≥75%的冠心病组(A组)31例,冠状动脉轻度狭窄(<50%)组(B组)38例,另选35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C组)。均行常规二维超声检查,采集心尖左室长轴、四腔和二腔观的二维灰阶动态图像,应用STI软件分析长轴方向左室18节段收缩期纵向应变和心尖左室长轴总应变(GLPS-LAX)、四腔总应变(GLPS-A4C)、二腔总应变(GLPS-A2C)及左室长轴平均总应变(GLPS-AVG)。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获取提示早期心肌功能受损应变值的截点。结果:(1)常规超声参数比较:3组间二维超声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2D-STI参数比较:A组在前间隔、前壁、后间隔、侧壁的所有节段,后壁的基底段、中间段,下壁的中间段、心尖段收缩期纵向应变均减低,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在前间隔与前壁的基底段、中间段,后间隔的所有节段,侧壁的心尖段收缩期纵向应变减低,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A组在前间隔的所有节段,前壁的中间段、心尖段,下壁、后壁的心尖段收缩期纵向应变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的GLPS-LAX、GLPSA4C、GLPS-A2C、GLPS-AVG均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整体室壁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提示早期心肌功能受损的应变值截点分别为-17.5%、-19.5%、-23.5%;敏感性分别为51.3%、65.6%、83.8%,特异性分别为84.3%、66.4%、53.8%。结论:应用2D-STl技术能够早期、定量评价冠心病合并心血管危险因素患者左室心肌功能。
曹怡杨慧王燕陶满曾萍李滨滨吴红宁
关键词:超声心动描记术斑点追踪成像冠心病心肌功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