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萌
- 作品数:8 被引量:41H指数:4
- 供职机构:福建社会科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 试论孔子学院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被引量:3
- 2013年
- 目前,420所孔子学院及550多个孔子课堂在全球110个国家和地区落地生根,推广汉语教育,传播中华文化,成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成功案例和世界文化交流的"中国样本"。但孔子学院在发展的过程中频频遭到海外发难,并存在汉语教学与中华文化传播相对脱节等问题。在这一背景下,研究并借鉴国外语言文化推广机构的成功经验,探索适合孔子学院在海外传播中华文化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实现孔子学院和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可持续发展。
- 廖萌
-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 打造命运共同体携手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研讨会综述被引量:2
- 2015年
- 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后,“一带一路”战略已经浮出水面,受到国际社会积极评价和广泛重视。2015年2月11-12日,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办,新华社、中国社科院、中国外文局、福建社会科学院共同承办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研讨会在“东亚文化之都”泉州召开,来自俄罗斯、日本、韩国、印度、泰国、巴基斯坦、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埃及、土耳其、英国、美国等30多个国家280余名专家学者。
- 廖萌
- 关键词:海上丝绸之路命运共同体东盟国家海洋经济发展历史机遇
- 斯里兰卡参与共建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考虑及前景被引量:14
- 2015年
- 作为连接亚非欧航路的枢纽,斯里兰卡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参与方,也将是主要受益方。海上丝绸之路倡议与斯里兰卡发展需求和发展战略高度契合,斯方通过参与共建海上丝绸之路,不仅能推动中斯自贸区建设、振兴本国经济,还能够增强对印度的外交筹码。但是斯里兰卡也面临着平衡印度"季风航路"构想、日本的"安保钻石"构想等挑战。斯里兰卡新政府实施"平衡外交"战略,在维持好斯印、斯日关系的同时,进一步加强斯中在经贸、金融、旅游等方面合作,为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 廖萌
- 关键词:平衡外交
- 《东盟宪章》的影响与我国应对措施被引量:5
- 2008年
- 2007年11月20日,《东盟宪章》得以通过,成为东盟发展的重要标志。文章在阐述东盟宪章出台背景、意义和主要内容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东盟宪章》对东盟自身、中国发展及华侨华人发展的影响,进而总结出我国的应对措施。
- 李鸿阶廖萌
- 关键词:《东盟宪章》
- 福建与东盟贸易现状及潜力研究——基于贸易引力模型的分析被引量:9
- 2016年
- 东盟是福建传统的经贸合作伙伴,近年福建与东盟贸易呈现出双边贸易规模大、增长快,贸易依存度高,在福建外贸中的比重快速提高等特点。从模型实证分析看,福建与东盟的传统贸易伙伴马来西亚、印尼等国的贸易潜力逐年下降,需寻找新的贸易增长点;与文莱、老挝等国的贸易潜力尚可充分挖掘。
- 廖萌
- 关键词:贸易潜力贸易结合度引力模型
- 闽商海外发展概述被引量:2
- 2011年
- 闽商素有"海外第一大商帮"之称,历经数百年的发展,目前已具备相当的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本文主要描述闽商历史上如何从海外发展起来,闽商在海外的分布及特点以及闽商在发展的过程中表现出"善观时变、顺势有为,敢冒风险、爱拼会赢,合群团结、豪侠仗义,恋祖爱乡、回馈桑梓"的闽商精神。
- 廖萌
- 关键词:闽商成功之道
- 进一步提升福建海丝文化品牌影响力研究被引量:5
- 2017年
- 福建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发祥地和重要起点,拥有底蕴丰厚的海丝文化载体,多元的海丝文化舞台。海丝文化不仅是福建的文化品牌,更成为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地区人民共同的历史记忆。深入挖掘和弘扬海丝文化,积极打造海丝文化品牌,对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再上新台阶,建设新福建”具有重要意义。
- 福建社会科学院中国与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中心课题组李鸿阶廖萌
- 关键词:文化宣传核心区建设旅游节旅游客源市场妈祖文化
- 华侨华人经济与住在国融合发展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华侨华人是中国实现海外利益的特殊载体,是中华民族重新崛起的重要依靠力量。本文运用经济融合理论,着重考察华侨华经济融入住在国的过程、方式、现状与实现途径,发生经济矛盾与冲突的根源,以及住在国华侨华人政策变化的经济影响。指出华侨华人经济活动能否融入住在国,不仅关系到自身的生存发展,而且对我国发展与住在国经济关系将会产生重要影响。
- 李鸿阶廖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