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晓龙
- 作品数:5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京工业大学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一种侵染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的新病毒研究
- 2016年
- 在1株污染半夏组培苗的枝状枝孢真菌(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 DF15)中检测到5条双链RNA(double-strand RNA,dsRNA)条带.通过M-SPAT(modified single-primer amplification technique)、克隆测序获得5条dsRNA的序列信息,分别为dsRNA1(2434bp)、dsRNA2(2241bp)、dsRNA3(2008bp)、dsRNA4(1261bp)和dsRNA5(942bp).经Blast比对,dsRNA1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与侵染荚孢壳科、球腔菌科真菌的双分病毒属(Partitivirus)病毒,以及侵染辣椒等植物的双分病毒科(Partitiviridae)病毒的依赖于RNA的RNA聚合酶(RNA-dependent RNA polymerase,RdRp)序列相似度最高.氨基酸序列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dsRNA1与侵染真菌的双分病毒属病毒亲源关系更近.通过核苷酸序列5'非编码区(untranslated regions,UTR)的比对发现,5条dsRNA 的5'UTR序列相似度高达50.0%-95.3%,并含有2段保守序列5'-GUAAAUAAACCUU-3'和5' -C(/G)TA(/AG)CAAGT(/C)AT-3'.根据上述分析,推测5条dsRNA序列来自同1种病毒基因组,并且为侵染C. cladosporioides 的1种新双分病毒科双分病毒属病毒,命名该病毒为C. cladosporioides virus 1.
- 喻镇东金磊磊喻静陈辉辉姜晓龙陈集双许伟
- 关键词:DSRNA
- 五种杀菌剂对蓖麻葡萄座腔菌的室内毒力测定被引量:3
- 2015年
- 通过对蓖麻(Ricinus communis)发病部位进行真菌分离、纯化、鉴定、致病性测定,确定侵染蓖麻的病原菌为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50%多菌灵WP、70%甲基托布津WP、75%百菌清WP、99%恶霉灵WP、80%代森锰锌WP 5种杀菌剂对菌丝生长的毒力。结果表明,毒力最强的杀菌剂是50%多菌灵,对病菌B.dothidea的EC50为0.173 5μg/m L,抑菌效果明显优于其他4种杀菌剂。
- 姜晓龙金磊磊喻镇东陈辉辉邵荣许伟陈集双
- 关键词:杀菌剂毒力测定
- 互花米草生物质及其侵染性海洋真菌特性研究
- 2016年
- 测定了互花米草秸秆主要的化学组成:灰分8.73%,热水抽提物10.97%,1%Na OH抽提物37.95%,苯-醇抽提物4.22%,克拉森木素24.62%,综纤维素69.60%,戊聚糖23.75%;互花米草的纤维形态特征:平均纤维长度1.06 mm,长宽比92.00,壁腔比0.37;研究结果预测互花米草若应用于化学制浆,用碱量较高,化学药剂用量高,导致成本加大,灰分含量较高,黑液性能可能较差,黑液碱回收困难,将对环境造成污染。利用互花米草热磨机械浆与化学浆板复配生产纸浆模塑产品为互花米草的利用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侵染互花米草的海洋真菌Buergenerula spartinae YDC07为兼性海洋真菌,最适生长的盐浓度为2.5%;该海洋真菌侵染互花米草秸秆可以使其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含量降低。互花米草生物质及侵染互花米草的海洋真菌特性的基础性研究对实现互花米草的资源化利用具有重要的铺垫作用。
- 陈辉辉金磊磊喻静喻镇东姜晓龙许伟陈集双绍荣
- 关键词:互花米草纤维形态海洋真菌
- 1株侵染互花米草海洋真菌Buergenerula spartinae YDC07的分离鉴定
- 2015年
- 对侵染中国江苏沿海滩涂盐碱地的互花米草茎和叶上真菌进行分离纯化,得到1株与侵染互花米草海洋真菌形态极其相似的菌株YDC07。对菌株YDC07进行培养性状观察和形态学鉴定,发现该菌与中国新记录菌属互花米草比尔格纳菌十分相似;通过rRNA基因ITS序列分子生物学鉴定,发现该菌与比尔格纳菌属中互花米草比尔格纳菌相似度为96%-99%,在进化树中显示亲缘关系最近;该真菌可以侵染互花米草秸秆,使其生物量逐渐减少。菌株YDC07 rRNA-ITS序列相关信息提交NCBI数据库,获得Gen Bank登录号为KJ459363。菌株YDC07是在江苏沿海滩涂盐碱地互花米草上新发现的一种比尔格纳菌属海洋真菌。
- 陈辉辉金磊磊喻镇东姜晓龙绍荣许伟陈集双
- 关键词:互花米草海洋真菌进化分析
- 1株侵染蓖麻的葡萄座腔菌菌株鉴定被引量:8
- 2015年
- 从江苏盐城地区种植的蓖麻上采集分离到1株编号为YDJ08的病原菌。通过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生物学研究对其进行鉴定,结果显示:在PDA培养基上,真菌菌落形态为圆形,菌落初期为白色,后转变为黑色,分生孢子呈梭形、薄壁、外壁光滑、无色;病原菌在蓖麻植株上接种后表现为木质部变黑;ITS和β-tubulin序列分析表明该菌株与Gen Bank中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的序列相似性分别高达100%和99%。综合形态学和序列比对分析推断该菌株为葡萄座腔菌。这是首次报道侵染蓖麻的葡萄座腔菌,该菌株的ITS和β-tubulin序列的Gen Bank登录号为KJ530706、KJ530707。
- 姜晓龙金磊磊陈辉辉喻镇东邵荣许伟陈集双
- 关键词:蓖麻葡萄座腔菌侵染ITS-RDNAΒ-TUBU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