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思颖 作品数:7 被引量:54 H指数:4 供职机构: 南京中医药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脂质体姜黄素通过调控MicroRNA调节乳腺癌细胞对阿霉素药物的敏感性 目的: 本实验致力于初步研究脂质体姜黄素通过调控microRNA途径影响乳腺癌细胞对阿霉素药物的敏感性,并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以此为指导临床使用姜黄素对抗人乳腺癌化疗耐药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1)利用脂质体包... 周思颖关键词:乳腺癌 耐药机制 文献传递 中医药治疗乳腺癌进展 被引量:18 2017年 近年来中医药在乳腺癌综合治疗中发挥了独特作用并有重要地位。此综述回顾总结了中医对乳腺癌病因病机的认识,将中医辨证论治与疾病分期及诊疗技术相结合,拓展中医理论内涵,丰富乳腺癌中西医结合理论基础。介绍了中医药的实际临床应用及疗效,如改善术后并发症、对抗化疗耐药性、降低放化疗副反应、减轻内分泌治疗的副作用、提高生活质量及延长生存期等方面,通过对中医药干预乳腺癌的实验室研究,进一步证实了中医药多途径、多靶点的药用特点。 周思颖 张思杰 徐寒子 孙大伟 唐金海关键词:乳腺癌 中医药 中西医结合 环状RNA参与肿瘤发生发展的机制 被引量:6 2017年 环状RNA是一类新型非编码RNA分子,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细胞质中。环状RNA由外显子和内含子通过多种机制作用形成。环状RNA可以通过海绵吸附miRNA的作用,结合RBP,调节转录翻译,参与恶性肿瘤多个生物过程,包括细胞周期、肿瘤发生、增殖、侵袭、转移、血管生成、细胞凋亡等。大量研究表明,相对于正常组织,许多环状RNA在肿瘤组织中具有显著的差异表达,其表达水平与肿瘤患者临床特点及分期有着密切的联系。研究环状RNA和肿瘤之间的关系和探索环状RNA作为新的分子标记物或潜在治疗靶点非常有必要,将有助于肿瘤的早期诊断、疗效评价和预后评估。 祝灵平 陈秀 何蕴藉 周思颖 钟山亮 赵建华 唐金海关键词:肿瘤 标志物 姜黄素的古今运用 被引量:19 2019年 姜黄素为中药材姜黄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利胆、抗炎、抗病毒、降血脂、抗氧化、抗肿瘤和延年益寿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且毒性很低,被广泛应用于食品添加剂、食品色素和医药领域中[1,2],姜黄素及其类化合物[3]的研究巨具价值。1姜黄的古籍方药研究中药中有姜黄和片姜黄两种药材,两种均为姜科植物,前者为植物姜黄Curcuma longa L.的干燥根茎. 周思颖 张思杰 徐寒子 徐寒子关键词:抗氧化作用 圣济总录 姜黄素脂质体通过调节miRNA的表达改变乳腺癌细胞对阿霉素的化疗敏感性 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初步研究姜黄素脂质体(CUR)在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中对阿霉素(ADR)药物敏感性的影响,并分析其通过调控miRNA途径的作用机制。方法以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为亲本细胞,采用低浓度逐步加量法诱导阿霉素耐药株MCF-7/ADR,利用薄膜法制备姜黄素脂质体,MTT法检测姜黄素脂质体增加MCF-7/ADR耐药株敏感性的性能及与阿霉素的协同增效作用,miRNA和mRNA微阵列分析筛选出差异表达的miRNA和mRNA,联合生物信息学预测软件和mRNA微阵列预测差异表达的miRNA可能的靶基因,应用荧光定量PCR验证部分微阵列结果。结果阿霉素与姜黄素脂质体对MCF-7/ADR的细胞抑制率有协同增效作用。芯片结果显示,与耐药株MCF-7/ADR细胞相比,miRNA和mRNA在亲本MCF-7/ADR细胞和经姜黄素脂质体处理后的MCF-7/ADR细胞中的表达差异明显,共发现67个差异表达的miRNA和323个差异表达的mRNA。根据预测软件和mRNA芯片结果发现20个共同靶基因。qPCR进一步验证hsa-miR-29b-1-5p,hsamiR-29b-3p,hsa-miR-6068,hsa-miR-6790-5p,has-miR-4417和DDIT4,EPAS1,VEGFA,RPS14,DCDC2在3株细胞中的表达与芯片结果基本一致。结论姜黄素脂质体能在一定程度上逆转人乳腺癌对阿霉素的耐药性。通过调控miRNA的表达来影响相关信号通路可能是姜黄素脂质体调节乳腺癌细胞对阿霉素药物敏感性的一条重要分子途径。 周思颖 张思杰 徐寒子 徐寒子关键词:姜黄素脂质体 乳腺癌 阿霉素耐药 MIRNAS MRNAS 保留乳头乳晕的改良根治术和重建荟萃分析 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乳腺切除及乳房即刻重建手术在中国的临床应用情况,以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检索Pub Med、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中关于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和乳房重建相关的文献,没有时间和语言限制。对符合入选标准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与荟萃分析。结果共有16篇随机对照试验纳入分析。11篇研究分析得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进行Ⅰ期重建术增加了术后并发症,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106),4篇文献分析结果显示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后增加了术后并发症(P=0.026)。5篇研究分析显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进行Ⅰ期重建术并没有增加局部复发的概率(P=0.735),3篇研究提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进行Ⅰ期重建术并没有增加远处转移的概率(P=0.905),3篇文献显示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后增加了远处转移的概率,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523)。7篇研究证实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进行Ⅰ期重建术加强了患者对外观的满意度(P=0.000)。结论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Ⅰ期重建术并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局部复发和远期转移的发生,却增强了术后满意度,可以作为早期年轻乳腺癌患者的首选术式。 陈秀 李建 周思颖 唐金海关键词:乳腺癌 保留乳头乳晕 乳房重建 CircVAPA/miR-130a-5p调节轴对乳腺癌侵袭迁移的影响及紫草素干预作用的研究 本研究旨在初步探讨环状RNA circVAPA通过竞争性结合miR-130a-5p促进人乳腺癌细胞侵袭和迁移的作用,以及紫草素在此过程中的干预作用,并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以此为转移性乳腺癌的中西医结合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 周思颖关键词:乳腺癌 紫草素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