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思思

作品数:3 被引量:23H指数:2
供职机构:贵州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修护
  • 1篇山水
  • 1篇生命共同体
  • 1篇生态
  • 1篇土地利用
  • 1篇土壤
  • 1篇土壤侵蚀
  • 1篇土壤侵蚀研究
  • 1篇喀斯特地区
  • 1篇基于GIS
  • 1篇红枫湖
  • 1篇RUSLE
  • 1篇RUSLE模...
  • 1篇GIS

机构

  • 3篇贵州师范大学
  • 1篇贵州科学院
  • 1篇重庆师范大学
  • 1篇贵州师范学院

作者

  • 3篇吕思思
  • 1篇苏维词
  • 1篇赵卫权
  • 1篇孙德亮
  • 1篇杨振华
  • 1篇吴建峰
  • 1篇李威

传媒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测绘科学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喀斯特山区城镇边缘带界定及特征研究
2017年
针对城镇边缘带在空间上存在动态的不确定性问题,该文提出以边缘带土地利用特征(主要指标为建设用地土地利用率与垦殖率)为基础的边缘带相对静态定界体系。采用ArcGIS Python实现体系中的自然断点分类法和空间筛选法,对特定时间节点的喀斯特山区城镇边缘带分布格局进行自动识别。从统计学、景观学探讨静态定界体系中网格参数设置,并从GIS统计分析山区城镇边缘带分布特征。研究表明:研究区域内边缘带约80%面积分布在0~15°坡度带;它与到核心区距离中度相关;山体和河道分布对城镇空间发展的连续性有影响;在交通网络影响下,地貌对边缘带界限的影响减弱,部分边缘带没有与城镇核心区相邻。因此,喀斯特山区小城镇边缘带分布在受地块与核心区之间距离、地形地貌、交通网络空间分布综合影响下,呈"飞地"分布。
吕思思赵卫权苏维词李威
关键词:土地利用GIS
基于GIS与RUSLE模型的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研究--以贵州省为例被引量:21
2016年
[目的]对贵州省土壤侵蚀进行快速定量研究,为土壤侵蚀治理工作和土地利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GIS技术的支持下,利用日降雨量、土壤类型、土地利用、DEM,MODIS-NDVI等数据,结合RUSLE模型估算研究区土壤侵蚀量。[结果]研究区的2010年年均土壤侵蚀模数为880.81t/(km^2·a),属轻度侵蚀。大部分区域主要以小于500t/(km^2·a)的微度侵蚀为主,占研究区总面积的59.60%。土壤侵蚀面积(轻度侵蚀以上)达71 164.14km^2,占总面积的40.40%。强度以上土壤侵蚀面积达10 431.60km^2,占总面积的5.91%,主要分布在研究区西北部和东北部,以及北部大楼山、武陵山、东南部苗岭以及西部乌蒙山等地势较高以及中东部乌江,西南部北盘江等河流流域。[结论]林地、耕地和草地以及海拔在600~1 600m之间的区域是今后水土流失防治的重点区域。
孙德亮赵卫权李威吴建峰杨振华吕思思
关键词:土壤侵蚀RUSLE
红枫湖周边“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健康评价
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概念自2013年提出,受到了多方关注,在三部委推动下2016年第一批“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作展开。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是一种生态整体论,强调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统一整体,不能分项治理,否则会顾此...
吕思思
关键词:生命共同体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