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书玉

作品数:4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枣庄学院墨子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师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儒家
  • 2篇儒家精神
  • 2篇周易
  • 2篇墨子
  • 2篇《周易》
  • 1篇正统
  • 1篇正统思想
  • 1篇直觉
  • 1篇直觉思维
  • 1篇思维
  • 1篇天人合一
  • 1篇先秦
  • 1篇先秦时期
  • 1篇墨学
  • 1篇教育
  • 1篇教育创新
  • 1篇教育思想
  • 1篇交融
  • 1篇卜筮

机构

  • 4篇枣庄学院

作者

  • 4篇刘书玉
  • 1篇赵建新

传媒

  • 1篇东岳论丛
  • 1篇中国成人教育
  • 1篇理论界
  • 1篇南昌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2
  • 3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论墨学在先秦时期的传播
2011年
战国时期,墨家学说在传播中不断得到普及和接受,墨家学派在学术传播中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先秦时期的显学。诸侯之间相对独立的政治格局、招贤纳能的社会环境,以及广阔的地域空间都给墨学的传播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通过墨家学者不断努力和灵活多样的传播方式,墨家学说由地域文化上升为社会的主流文化,并在传播中呈现出独有的特征。墨学的传播对先秦文化和学术交流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刘书玉
关键词:墨子墨学先秦
墨子教育创新思想初探被引量:2
2011年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学术下移,私学出现。大教育家墨子希望通过"上说下教"和培养"兼士",建立一个"兼相爱、交相利"的大同世界。墨子在教育实践中,创新了教育观念,改进了教育方法,拓宽了教育内容,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给中国当时陈腐的教育制度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培养了大批的应用型复合人才,造就了中国古代学术发展的新局面。墨子在教育教学中体现的创新精神和知行合一精神,即便是在实施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和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今天,也具有强烈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刘书玉
关键词:墨子教育思想
从卜筮到经典——论《周易》思维与儒家精神
2012年
直觉思维是由初民落后的生存方式决定的,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他们在沟通自然、顺应自然的过程中,多依赖于这种异于逻辑思维的直觉,这是一种质朴的思维,有其存在的合理性。这种思维方式在《周易》卜筮中得到保存。先秦儒家把《周易》从卜筮升华为学术化的研究,其内在精神在于由天道探索人道。而且他们极其重视经验在其中的巨大作用,因而把人的本质力量开拓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挖掘到了直觉思维的本质精神。
刘书玉赵建新
关键词:《周易》直觉思维儒家精神
天人合一 易儒交融——论《周易》与儒家精神
2011年
《周易》本来是用来卜筮的工具,但是其中蕴含了体认天道的直觉思维,这是天人合一状态之下的必然表现。先秦诸子无不由此产生法天的思想,但是各有不同。儒家大胆地剥离了《周易》卜筮的一面,系统地对《周易》进行哲学阐发,建立了自己的天道观,这才使《周易》最终成为万世经典;儒家将其理想化的人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均寓于其中,这才使儒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的必然选择。
刘书玉
关键词:《周易》儒家天人合一儒家精神正统思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