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严维娜

严维娜

作品数:19 被引量:80H指数:6
供职机构: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中英瑞气候变化适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6篇源性疾病
  • 6篇食源
  • 6篇食源性
  • 6篇食源性疾病
  • 4篇污染
  • 4篇病例特征
  • 3篇流行病
  • 3篇流行病学
  • 3篇病例特征分析
  • 2篇毒素
  • 2篇影响因素
  • 2篇食药
  • 2篇重金
  • 2篇重金属
  • 2篇污染状况
  • 2篇疾控
  • 2篇疾控中心
  • 2篇病例
  • 1篇稻谷
  • 1篇地市级

机构

  • 19篇广东省疾病预...

作者

  • 19篇严维娜
  • 10篇闻剑
  • 9篇卢玲玲
  • 8篇李世聪
  • 5篇梁骏华
  • 4篇梁辉
  • 4篇刘志婷
  • 2篇龙朝阳
  • 2篇胡曙光
  • 2篇赵杰
  • 1篇黄琼
  • 1篇林协勤
  • 1篇吕芬
  • 1篇谭剑斌
  • 1篇张永慧
  • 1篇罗焕金
  • 1篇谭小华
  • 1篇马文军
  • 1篇宋铁
  • 1篇黄湘东

传媒

  • 7篇中国食品卫生...
  • 3篇食品安全质量...
  • 1篇中国健康教育
  • 1篇环境与健康杂...
  • 1篇卫生软科学
  • 1篇河南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卫生资源
  • 1篇预防医学论坛
  • 1篇疾病预防控制...

年份

  • 3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4
  • 2篇2013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广东省学生食源性疾病病例特征分析被引量:9
2021年
目的分析2014—2020年广东省学生食源性疾病发病特征,为制订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系统中2014年1月—2020年12月广东省学生食源性疾病数据。结果2014—2020年广东省共报告学生食源性疾病病例14 799例,其中住院病例1 277例,平均发病率为60.505/10万,平均住院率达8.629%,无死亡病例报告。男女病例性别比为1.29∶1,每年10—12月出现发病高峰,病例主要分布于珠三角地区、以6~12岁为主,主要病源食物为肉类及其制品。结论广东省学生食源性疾病发病呈上升趋势,应进一步加强防控。
李世聪闻剑梁骏华卢玲玲严维娜
关键词:食源性疾病病例特征
广东省灵芝、铁皮石斛、西洋参三种食药物质重金属暴露风险评估
2024年
目的分析广东省3种食药物质灵芝、铁皮石斛和西洋参中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其健康暴露风险。方法在广东省10个地市采集灵芝及其相关产品(137份)、铁皮石斛及其相关产品(96份)、西洋参及其相关产品(70份)共303份,包括3种物质的鲜品、干制品原料和食品产品,其中广州采集33份、其余9个地市各采集30份。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法进行铅、镉、总汞、总砷的含量测定和分析;根据点评估模型,计算鲜品(按折干率折算)和干制品原料中重金属的平均含量,按照药用和膳食食用两种暴露方式,分别估计3种食药物质的重金属暴露风险。结果作为药膳食用,暴露量高于药用暴露量,其中灵芝、铁皮石斛、西洋参的镉暴露量占每月可耐受摄入量(PTMI)的8.51%、8.72%和8.56%;总汞的暴露量占PTWI的3.51%、0.91%和1.08%。铅暴露的暴露限值(MOE)分别为11.56、7.14和20.94,总砷暴露的MOE值分别为68.34、102.39和152.28。在考虑膳食暴露途径后,通过3种食药物质引起的重金属暴露风险仍在可接受范围内。结论广东省居民通过灵芝、铁皮石斛、西洋参的膳食暴露途径引起的铅、镉、总汞、总砷4种重金属的暴露风险较低。
刘志婷黄盼盼黄琼陈洪升胡曙光严维娜
关键词:灵芝铁皮石斛西洋参重金属风险评估
广东省蟹类镉污染调查及评价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了解广东省淡水蟹与海水蟹中镉的污染水平。方法2013-2016、2018年在广东省21地市总共采集572份蟹类样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法检测样品中镉含量。结果5年监测显示广东省蟹类产品超标率约为30%,镉含量均值为0.688 mg/kg,中位数为0.208 mg/kg;其中海水蟹是广东地区主要的食用蟹种类,但其镉含量较高,中位数为0.231 mg/kg,超标率是淡水蟹的10倍;其次通过对样品产地进行分析,非沿海城市的蟹类主要源自于沿海城市的海水蟹,并同样含有较高水平的镉污染。针对蟹的不同食用部位进行细化检测,其中蟹黄蟹膏镉超标率约为80%,含量高于2 mg/kg。结论广东省蟹类镉污染仍处于较高水平;含镉量较高的蟹以海水蟹为主,同时蟹黄、蟹膏食用镉暴露风险高于蟹肉。应针对性的提升对小型餐饮业的卫生管理,同时加大对重金属环境污染的治理,从源头以降低蟹等水产品镉污染的风险。
屠鸿薇池岚刘志婷林协勤翁漫婷梁辉龙朝阳胡曙光苏祖俭严维娜
关键词:重金属
2016—2018年广东省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特征及时空聚集性分析被引量:5
2023年
目的分析2016—2018年广东省食源性疾病的流行病学时空特征及聚集性分布,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将“国家食源性监测报告系统”中广东省2016—2018年食源性疾病病例个案导出,分析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并利用ArcGIS 10.8软件展示病例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2016—2018年广东省共报告食源性疾病76943例,男女比例为1.16∶1;职业人群中最多的是散居儿童(26.58%,20452/76943),各年龄层的病例数以0~5岁年龄段最多(23584例,占比30.65%),对其中29072例病例进行了采样检测,致病菌总体阳性检出率为17.03%(4950/29072),其中沙门菌阳性检出率为14.84%(4314/29072);副溶血性弧菌阳性检出率为1.29%(374/29072);致泻性大肠埃希菌阳性检出率为0.83%(241/29072);志贺菌阳性检出率为0.07%(21/29072)。诺如病毒总体阳性检出率为0.83%(241/29072)。食源性疾病可疑暴露食品占比最高的是混合食品(21.69%),进食场所主要为家庭(占比65.53%)。2016—2018年每年的食源性疾病发病一般出现两个高峰:一个高峰在8月,另一个高峰在10~12月。空间分析发现2016—2018年每年食源性疾病发病存在一定的空间聚集性。结论广东省2016—2018年食源性疾病发病率较低,检出病原菌主要为沙门菌,主要集中在0~5岁年龄组,发病高峰集中在8月和10~12月,职业分布主要为散居儿童,以腹泻症状为主,食源性疾病可疑暴露食品主要为混合食品,进食场所主要为家庭,广东省食源性疾病的发病存在时空聚集性,应加强食源性疾病的防控。
李世聪严维娜梁骏华卢玲玲闻剑
关键词: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
广东地、县两级疾控中心人力资源配置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构建广东地县两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简称CDC)人力资源的测算模型。[方法]对全省地、县CDC按照统一调查表进行普查收集所需信息,根据文献研究筛选12项指标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进入地(市)级CDC人员测算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自变量包括大专以上人员比例、地域面积、单位收入;进入县(区)级CDC人员测算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自变量有单位收入、常住人口数、地域面积、设备达标率、地区性质、大专及以上人员比例。[结论]地、县两级CDC在岗人数均高于测算人数,地(市)级CDC定编人数高于测算人数,县(区)级CDC定编人数低于测算人数。需对CDC原有的人员规模进行调整,以适应疾控工作的需要。
郝爱华赵杰严维娜曹蓉李澎何艳辉张容瑜何群邓惠鸿
关键词:人力资源多元线性回归
广东省稻谷中真菌毒素污染状况研究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了解广东省主要水稻种植区稻谷中真菌毒素的污染模式,分析不同地区真菌毒素的分布,为实施精准防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2018—2019年在广东省珠三角、粤北、粤东、粤西四个片区的8个地市采集120份稻谷样品,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多反应监测模式测定16种真菌毒素的污染状况。结果本次监测的稻谷中19.17%(23/120)样品检出真菌毒素,主要污染种类为黄曲霉毒素和伏马菌素。伏马菌素B1(FB1)检出率为9.17%(11/120);黄曲霉毒素B1(AFB1)的检出率为8.33%(10/120),有2份样品超过国家限量值(10μg/kg),污染水平分别为73.90和18.80μg/kg。6种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中仅检出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及其乙酰化化合物,其中DON的检出率为1.67%(2/120),3-Ac-DON和15-Ac-DON的检出率均为0.83%(1/120)。玉米赤霉烯酮(ZEN)的检出率为3.33%(4/120),杂色曲霉素检出率为1.67%(2/120)。监测的120份样品未检出赭曲霉毒素A(OTA)、雪腐镰刀菌烯醇(NIV)、T-2和HT-2毒素。8.33%(10/120)样品受到2种及以上真菌毒素污染,以AFB1和其他真菌毒素的混合检出多见。不同地市的污染模式有所差异,湛江市样品中FB1、FB2、DON和3-Ac-DON的含量较高,河源市样品中AFB1、AFB2、杂色曲霉素、FB1、FB2的含量较高,韶关市样品中ZEN、DON和3-Ac-DON的含量较高。结论广东省稻谷中受到多种真菌毒素污染,且受污染的真菌毒素种类存在地域差异。应针对稻谷中多种真菌毒素的混合污染模式,科学评估暴露风险,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措施,保护消费者的饮食安全。
刘志婷池岚屠鸿薇梁辉龙朝阳吕芬黄湘东严维娜
关键词:稻谷真菌毒素污染状况
2015—2020年广东省毒蕈中毒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2015—2020年广东省毒蕈中毒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分析“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报告系统”中2015—2020年广东省毒蕈中毒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并利用ArcGIS 10.8软件进行空间分析。结果2015—2020年广东省共报告毒蕈中毒病例854例,年均发病率为0.32/10万;住院人数395例,住院率46.3%,无死亡病例。平均潜伏期为2.8 h,中位潜伏期为2.0 h,潜伏期最小值为0 h,最大值为32 h。男性病例448例,女性病例406例,男女比例为1.10∶1;职业人群中最多的是农民(34.19%,292/854),发病年龄段集中在31~59岁。2018年报告病例数最多,5~9月是发病高峰,韶关市是毒蕈中毒高发区。结论广东省毒蕈中毒发病存在空间聚集性,发病主要集中在粤北地区,应加强对农民的健康教育,加强毒蕈中毒防控的研究与科普宣传,以减少毒蕈中毒事件的发生。
李世聪严维娜梁骏华卢玲玲闻剑
关键词:毒蕈中毒流行病学食源性疾病
2019年广东省食源性疾病病例特征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分析2019年广东省食源性疾病病例特征,为制定食源性疾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系统2019年广东省的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19年广东省共报告食源性疾病27449例,年发病率23.83/10万;其中住院3288例,住院率为11.98%;死亡4例。上报病例数较多的地市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其中最多的是深圳市6811例,最少的是汕头市61例;发病率最高的是珠海市159.11/10万,最低的是汕头市1.08/10万;住院人数最多的是韶关市470人,最少的是云浮市21人;住院率最高的是茂名市(58.61%),最低的是深圳市(1.09%)。食源性疾病病例的进食场所为家庭的有15974例,占58.20%。致病食物中,排在第一位的是粮食类及其制品,为4777例,占17.61%;致病微生物总体检出率为26.00%,沙门菌检出率为22.93%,副溶血弧菌检出率为1.44%,诺如病毒检出率为1.39%,大肠杆菌检出率为0.20%。志贺菌检出率为0.04%。结论2019年广东省食源性疾病具有季节性和地区性特点,病例报告集中在7-9月,主要进食场所在家庭,主要致病食物为粮食类及其制品,主要致病菌为沙门菌,应对食源性疾病进行针对性防控。
李世聪严维娜梁俊华卢玲玲闻剑
关键词:食源性疾病病例特征
2020年广东省食源性疾病病例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总结2020年广东省食源性疾病发病特征,为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系统(CFSA)中2020年1~12月的报告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并运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20年共报告食源性疾病病例27397例,年均发病率0.24‰(27397/115210000),住院率10.66%(2920/27397),无死亡病例,其中珠三角地区的发病率为0.28‰(18303/6447万人),住院率为6.88%(1259/18303),粤东西北的发病率为0.18‰(9094/5074万人),住院率为18.26%(1661/9094)。病例的症状以腹泻为主,男女比例接近1∶1,各年龄层的病例数以31~59岁年龄段最多[31.51%(8633/27397)];职业人群中最多的是散居儿童占比16.86%(4620/27397),学生占比16.48%(4515/27397),病例报告高峰在8~12月。病例暴露食品主要为混合食物7392例(占比27.08%,7392/27297)、肉及肉制品4511例(占比16.53%,4511/27297)、粮食类及其制品3734例(占比13.68%,3734/27297);进食场所主要是家庭65.53%(17954/27397)、餐饮店15.03%(4117/27397)。对4395例病例的粪便标本进行了采样检测,1171份检测出致病菌,总体检出率为26.64%(1171/4395),其中,1153份检出沙门菌,检出率为26.23%(1153/4395);16份检出副溶血弧菌,检出率为0.36%(16/4395);2份检出大肠杆菌,检出率为0.05%(2/4395);1份检出志贺菌,检出率为0.02%(1/4395);7月份致病菌检出率最高,主要暴露食品为粮食及其制品。11份检出诺如病毒,检出率为0.25%(11/4395);诺如病毒1月阳性检出率最高,主要暴露食品是肉及肉制品。结论广东省2020年食源性疾病发病率较低但住院率有一定占比,粤东西部部分地区发病率低但住院率较高,珠三角地区发病率高但住院率低。病例分析显示家庭散居儿童和学生在全人群中占比高,主要发生在夏季,且沙门菌检出率较高,因此要加强对重点人群的防控。
李世聪梁骏华卢玲玲严维娜闻剑
关键词:食源性疾病
基于百度指数的2017-2018年度冬春季广东省流行性感冒疫情舆情走势分析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利用百度指数观察和分析广东省流感病例报告数、网民以及媒体报道的趋势变化,并探讨官方机构的媒体沟通策略。方法基于关键词"流感",选取2017年12月1日至2018年1月31日广东省网民搜索及媒体报道的百度指数,结合此时段的广东省流感病例报告数,通过趋势分析、相关性分析以及移动平均分析,观察三者间的关系。结果广东省流感病例报告数与网民搜索及媒体报道趋势相近。相关性分析显示,在流感疫情初期阶段,网民搜索与报告病例数呈高度相关(R^2=0.833,P=0.000),但到了一定程度,即便疫情发展,网民搜索会下降。移动平均趋势分析显示,媒体报道高峰比网民搜索高峰迟了11 d,在媒体报道高峰出现后,网民搜索呈下降趋势。结论通过媒体对权威信息的广泛、大量的报道可对网民舆情有平复作用,官方机构的权威消息发布应该提早,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钟若曦张萌谭小华谢仕兰宋铁严维娜
关键词:流感舆情分析媒体报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