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自鹏

作品数:5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军事土木工程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一般工业技术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化学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兵器科学与技...

主题

  • 2篇乙烯
  • 2篇有限元
  • 2篇数值模拟
  • 2篇侵彻
  • 2篇聚乙烯
  • 2篇抗侵彻
  • 2篇高密度聚乙烯
  • 2篇值模拟
  • 1篇有限元模型
  • 1篇遮弹层
  • 1篇双排
  • 1篇双排抗滑桩
  • 1篇土拱效应
  • 1篇吸能
  • 1篇吸能特性
  • 1篇抗滑
  • 1篇抗滑桩
  • 1篇混凝土
  • 1篇拱效应
  • 1篇法向应力

机构

  • 5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后勤工程学院

作者

  • 5篇陈自鹏
  • 4篇石少卿
  • 2篇孙建虎
  • 2篇李季
  • 1篇储召军
  • 1篇王诚

传媒

  • 2篇后勤工程学院...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材料导报
  • 1篇河南科学

年份

  • 2篇2017
  • 3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钢管钢纤维高强混凝土遮弹层抗侵彻数值模拟被引量:5
2016年
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LS-DYNA对钢纤维体积分数为0,0.5%,1.0%,钢管壁厚度为4,7.5 mm的钢管钢纤维高强混凝土遮弹层进行抗侵彻数值模拟研究,引入JHC模型来描述钢纤维高强混凝土在高速、高压环境下的非线性变形和破坏情况。通过分析距离中心侵彻位置不同节点的位移变化曲线,研究了钢管分隔作用对遮弹层抗侵彻的影响,并与现场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吻合较好。同时,研究了钢纤维体积分数及钢管壁厚度对遮弹层抗侵彻的影响,结果表明:钢纤维的掺入减轻了弹体的破坏效应、限制了侵彻深度;钢管壁厚度的增加使其更好地发挥了自身的套箍及吸能作用,提高了遮弹层整体的抗侵彻能力。
李季储召军孙建虎陈自鹏
关键词:钢管钢纤维高强混凝土遮弹层抗侵彻数值模拟
柔性蜂窝防护结构抗侵彻数值模拟被引量:2
2017年
为研究由高密度聚乙烯组成的柔性蜂窝防护结构的抗侵彻性能,通过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柔性蜂窝防护结构在弹体侵彻过程中的力学表现。将有限元模型数值模拟与实际枪弹试验进行对比,发现模拟值与试验值较为相符。此外,分析了不同弹体数量、弹体射入点和弹体射入角对柔性蜂窝防护结构有限元模型的影响及其破坏效应,结果表明:弹体射入角会影响弹体的运动轨迹和所受阻力,2枚弹体的侵彻深度较1枚弹体侵彻深度小,说明该柔性蜂窝防护结构具有一定的耗能作用且其抗二次打击能力较好。
陈自鹏石少卿罗伟铭李季
关键词:本构方程有限元模型高密度聚乙烯抗侵彻
层间配置对成层式铝蜂窝吸能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为了考察层间配置对成层式铝蜂窝吸能特性的影响,设计了由4种类型铝蜂窝组成的多种成层式铝蜂窝结构,主要包括单层、双层、三层、四层的组合形式,分别对其进行准静力单轴压缩试验。结果表明:峰值力和平均平台力与面密度成正比,但随着蜂窝高度的增加,二者略微下降;等质量等尺寸的条件下,成层式蜂窝优于单层蜂窝;对比双层铝蜂窝结构发现,不等高成层结构更具缓冲吸能优势;对于同种蜂窝,随着叠层数的增加,MP值逐渐下降;根据压溃行为分析可知,当成层式铝蜂窝结构的层数大于等于4时,不能充分发挥其缓冲吸能作用。考虑到降低峰值力同时提高吸能水平,将上下层设置较硬型铝蜂窝、中间层设置较软型铝蜂窝的成层式结构可优先选择。
罗伟铭石少卿陈自鹏孙建虎
关键词:吸能
高密度聚乙烯单轴拉伸力学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随着高密度聚乙烯(HDPE)被广泛应用于化工,建筑,军工等各个领域,高密度聚乙烯的型号,使用环境也越来越多样化。因此,对在不同拉伸速率和拉伸方向下的光面HDPE片材和花纹面HDPE片材进行单轴条带拉伸试验。试验表明:光面横向受拉片材随着拉伸速率的提升,其屈服平台强度也随着提升,在拉伸速率为150 mm/min时,光面横向受拉片材的第二屈服点不明显,材料抗拉性能较好。花纹面片材的最大拉伸强度的率相关性较好,在已有的3组拉伸速率下平均增长5.02%,但花纹面所受最大荷载较光面片材小。花纹面片材较光面片材更易断裂,纵向受拉片材较横向受拉片材更易断裂。结果表明,光面横向受拉片材的抗拉性能较好。
陈自鹏石少卿罗伟铭
关键词:高密度聚乙烯
基于法向应力突变的双排抗滑桩土拱效应的数值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土拱效应是抗滑桩与土相互作用的重要现象之一.应用有限元软件,采用法向应力突变的新方法分析双排抗滑桩桩后土拱效应,研究了桩后土拱效应发生的机理,分析了桩间距、桩排距、布置方式等影响因素对桩后土拱效应的影响,并结合桩土荷载分担比作了对比分析.分析表明法向应力突变的方法是一种分析土拱效应的有效方法,布置方式对双排抗滑桩土拱效应影响明显,梅花型布置优于平行布置.
王诚石少卿陈暲陈自鹏
关键词:抗滑桩土拱效应有限元法向应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