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玉凤

作品数:5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福建省立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细胞
  • 2篇衰竭
  • 1篇蛋白
  • 1篇动脉
  • 1篇动脉血
  • 1篇动脉血氧
  • 1篇动脉血氧饱和...
  • 1篇动脉血氧分压
  • 1篇多器官功能
  • 1篇多器官功能衰...
  • 1篇心室
  • 1篇心室重塑
  • 1篇休克
  • 1篇休克患者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功能
  • 1篇血清
  • 1篇血清趋化因子
  • 1篇血压

机构

  • 5篇福建省立医院

作者

  • 5篇陈玉凤
  • 2篇柯俊
  • 2篇李世峰
  • 2篇陈宏毅
  • 1篇林世荣
  • 1篇王晓萍
  • 1篇陈锋
  • 1篇陈敏

传媒

  • 1篇福建医药杂志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 1篇中国卫生标准...
  • 1篇世界睡眠医学...
  • 1篇创伤与急诊电...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T淋巴细胞亚群、血管内皮功能指标与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关系
2023年
目的分析脓毒症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管内皮功能指标与其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脓毒症患者150例,根据患者1个月内死亡情况分为死亡组与存活组,记录T淋巴细胞亚群、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并对影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死亡组CD3^(+)、CD4^(+)水平低于存活组,CD8+水平高于存活组(P<0.05)。死亡组血清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内皮素-1(ET-1)水平高于存活组,一氧化氮(NO)水平低于存活组(P<0.05)。CD8^(+)、vWF、ET-1为脓毒症患者1个月内死亡的危险因素(OR>1,P<0.05),CD3^(+)、CD4^(+)及NO则为保护因素(OR<1,P<0.05)。结论T淋巴细胞亚群、血管内皮功能指标与脓毒症患者预后具有相关性,临床治疗需调节患者免疫力并改善其血管内皮功能。
陈玉凤陈宏毅王晓萍
关键词:T淋巴细胞亚群血管内皮功能脓毒症
老年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心室重塑状态的变化观察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观察与分析老年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心室重塑状态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2月福建医科大学省立医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70例为A组,同时期的老年高血压患者70例为B组,健康老年人员70例为C组。检测与比较3组的心室重塑指标及相关血液指标,并比较A组与B组中相同血压患者的检测结果。结果:A组的心室重塑指标及相关血液指标均高于B组及C组,B组则高于C组,且A组中相同血压患者的检测结果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老年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心室重塑状态相对明显,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对其影响明显,上述方面的临床监测价值较高。
李世峰陈玉凤柯俊林世荣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无创呼吸机支持治疗对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疗效的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 评估无创呼吸机支持治疗对急诊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本院急诊重症病房2017年1月至2018年11月救治的74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加用无创呼吸机支持治疗.对治疗前和治疗72 h后的动脉血氧饱和度和动脉血氧分压、临床总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动脉血氧饱和度与动脉血氧分压较对照组更高(P<0.05).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急诊科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呼吸机支持治疗,临床疗效确切并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动脉血氧饱和度等指标.
陈宏毅陈玉凤
关键词:急性呼吸衰竭动脉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
感染性休克患者血炎症因子水平变化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分析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5年3月医院治疗的5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作为观察组(n=50),并根据患者组患者在入院后是否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来分为发生组(n=21)及未发生组(n=29)。同期选取体检的50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n=50)。ELISA法检测血标本中血清趋化因子(CXCL-8)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水平。结果发生组及未发生组患者血清CXCL-8及MCP-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CXCL-8, 6.02±0.54 vs. 1.02±0.22;4.33±0.38 vs. 1.02±0.22;MCP-1,201.33±28.13 vs. 20.62±10.62;170.12±30.31 vs. 20.62±10.62),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发生组患者血清CXCL-8及MCP-1水平明显高于未发生组(CXCL-8:6.02±0.54 vs. 4.33±0.38;MCP-1:201.33±28.13 vs. 170.12±30.31),两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清CXCL-8及MCP-1水平明显升高,且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患者血清CXCL-8及MCP-1水平更高。临床上应密切关注感染性休克患者两种炎症因子变化,进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李世峰陈玉凤陈玉凤柯俊
关键词:炎症因子血清趋化因子多器官功能衰竭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急性中毒的应用
2013年
急性中毒起病急骤、症状严重、病情变化迅速,但现阶段大多中毒性疾病尚无特效解毒剂,对其所造成的各脏器损害也尚无有效的救治方法,故急性中毒的病死率较高。因此,寻求新的治疗方法对提高中毒救治水平、改善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随着对干细胞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利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的自我更新、多向分化等潜能,可为急性中毒细胞替代治疗提供新的方向。本文就Bmscs在中毒领域中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陈玉凤陈敏柯俊陈锋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急性中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