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艳霞

作品数:47 被引量:170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1篇农业科学
  • 4篇生物学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26篇水牛
  • 14篇青贮
  • 13篇瘤胃
  • 9篇营养
  • 9篇微生物
  • 8篇象草
  • 7篇发酵品质
  • 6篇甘蔗梢
  • 5篇脂肪酸
  • 5篇乳酸
  • 5篇乳酸菌
  • 5篇体外发酵
  • 5篇瘤胃微生物
  • 5篇奶水
  • 5篇奶水牛
  • 5篇混合青贮
  • 4篇水牛乳
  • 4篇牛乳
  • 4篇细菌多样性
  • 4篇硝酸钠

机构

  • 33篇中国农业科学...
  • 14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广西大学
  • 1篇石河子大学

作者

  • 47篇杨承剑
  • 47篇郭艳霞
  • 42篇李孟伟
  • 40篇梁辛
  • 23篇唐振华
  • 13篇谢芳
  • 11篇唐庆凤
  • 11篇李丽莉
  • 10篇梁贤威
  • 4篇谢芳
  • 4篇魏莎
  • 1篇夏中生
  • 1篇李舒露
  • 1篇王新峰
  • 1篇黄加祥
  • 1篇诸葛莹
  • 1篇黄锋
  • 1篇韦升菊
  • 1篇彭丽娟
  • 1篇莫乃国

传媒

  • 17篇饲料研究
  • 8篇中国畜牧兽医
  • 5篇饲料工业
  • 3篇中国乳品工业
  • 2篇中国酿造
  • 2篇畜牧与兽医
  • 2篇中国畜牧杂志
  • 1篇黑龙江畜牧兽...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草业科学
  • 1篇草业学报
  • 1篇当代畜牧
  • 1篇畜牧兽医学报
  • 1篇家畜生态学报
  • 1篇食品安全质量...

年份

  • 1篇2023
  • 5篇2022
  • 10篇2021
  • 10篇2020
  • 6篇2019
  • 9篇2018
  • 6篇2017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摩拉水牛产后28天内乳成分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为探明摩拉水牛产后乳成分的变化规律,本实验采集9头摩拉水牛(2~3胎,6~8岁)产后第1、2、3、4、5、6、7、12、17、22、28天的乳样,共99份,用多功能乳成分分析仪测定蛋白质、脂肪、乳糖、总乳固体及非脂乳固体等含量,并对不同泌乳天数乳成分间差异和各乳成分间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初乳第1天的蛋白质、总乳固体、非脂乳固体含量最高,之后均先降低后稳定,脂肪(2.87%)和乳糖(2.49%)最低,脂肪的变化不规律,乳糖含量则一直呈上升趋势;泌乳时间与蛋白质、脂肪、总乳固体和非脂乳固体呈负相关(P<0.01),与乳糖呈正相关(P<0.01);蛋白质与脂肪呈弱相关,与乳糖呈负相关(P<0.01);脂肪与乳糖、总乳固体和非脂乳固体无相关性(P>0.05)。本研究结果说明泌乳时间与乳糖含量有密切相关性,而各乳成分两两之间无显著影响。
谢芳李舒露唐振华谢华德梁辛郭艳霞彭开屏彭丽娟杨承剑
关键词:摩拉水牛乳成分
东盟国家水牛营养研究概况被引量:2
2018年
水牛在东盟国家农业产业结构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对水牛进行科学的饲料管理来改善水牛的生产性能也显得格外重要。研究主要从东盟国家水牛营养需要量、粗饲料的利用、瘤胃消化代谢和营养对乳肉品质调控等方面的研究概况进行了综述,以便为东盟国家制定水牛饲养标准和提高水牛生产性能等提供参考依据。
郭艳霞杨承剑梁辛李孟伟唐振华彭开屏
关键词:东盟国家水牛营养需要瘤胃微生物
甘蔗梢自然青贮过程中的营养成分及细菌多样性变化规律被引量:13
2019年
为研究甘蔗梢在自然青贮条件下营养成分及细菌多样性的变化规律,在甘蔗梢自然青贮条件下的第1、15、30、45、60、90天分别采集甘蔗梢青贮样品,分析其常规营养成分、pH、乳酸、氨态氮、挥发性脂肪酸以及微生物多样性变化。结果显示,与青贮第1天相比,自然青贮条件下的甘蔗梢干物质含量在15 d时最低,显著低于第1天(P<0.05),30 d以后趋于稳定,蛋白质含量随着青贮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P<0.05),中性洗涤纤维(NDF)及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在15 d以后均显著低于第1天(P<0.05),其中以60 d时最低,总磷含量随着天数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pH随着青贮天数的延长而逐渐降低,15 d时pH即达到4.0以下且趋于稳定;乳酸含量在15 d时即显著高于第1天(P<0.05),第30天时达到最高值(207.17 mmol/kg);乙酸含量随着青贮时间延长逐渐增加(P<0.05),但丙酸和丁酸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在青贮的第1天甘蔗梢中的微生物在目水平上主要以Lactobacillales、Rhizobiales、Bacillales、Micrococcales、Sphingomonadales为主,在第15天时,Lactobacillales迅速占据优势地位,其次是Enterobacteriales,30 d时几乎全为Lactobacillales;在属水平上,第1天时以Lactobacillus、Staphylococcus、Sphingomonas、Methylobacteriu、Rhizobium为主。15 d时以Lactobacillus占据绝对优势,30 d时Lactobacillus趋于稳定。由此可得出,甘蔗梢在自然青贮条件下青贮30 d即可达到良好的青贮效果,Lactobacillales目中的Lactobacillus属细菌在甘蔗梢自然青贮中具有重要作用。
梁辛唐庆凤郭艳霞李孟伟唐振华谢芳彭开屏杨承剑
关键词:甘蔗梢营养成分多样性
乳酸菌和啤酒糟对象草青贮发酵品质及营养价值的影响被引量:12
2021年
试验旨在研究添加乳酸菌和啤酒糟(WBG)对小规模发酵象草青贮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的影响。试验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C组无添加、L组添加LAB、LW1组添加LAB+10%WBG、LW2组添加LAB+20%WBG、LW3组添加LAB+30%WBG (按鲜重比添加)。室温避光发酵1、7、15、30、45 d。结果显示,发酵15、30、45 d,LW1、LW2及LW3组的pH值和氨态氮含量均显著高于C和L组(P<0.05)。发酵45 d,L组的乳酸含量显著高于C和LW3组(P<0.05)。发酵1、7、15、30、45 d,LW2及LW3组的干物质含量均分别显著低于C组和L组(P<0.05)。发酵7、15、30、45 d,LW2及LW3组的粗蛋白质含量均显著高于C组、L组和LW1组(P<0.05)。发酵30 d,LW2组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低于C组(P<0.05)。发酵30 d,LW1和LW2组的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低于C组(P<0.05)。试验表明,添加LAB可以改善象草发酵品质,提高象草青贮料的营养价值。
谢华德谢芳梁辛李孟伟彭丽娟彭开屏郭艳霞杨承剑
关键词:象草啤酒糟乳酸菌青贮品质
罗汉果渣的营养特性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2年
罗汉果渣是新鲜罗汉果压榨处理提取甜苷后残存的提取渣,其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粗纤维、多糖及抗氧化物质等。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罗汉果渣,可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机体免疫力及畜产品品质,并且可以节约饲料资源,减轻环境污染。笔者介绍了罗汉果渣的营养特性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旨在为罗汉果渣在动物生产中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郭艳霞谢华德彭丽娟彭开屏黄钰涵杨承剑
关键词:营养特性
基于高通量测序分析不同品种水牛生乳中细菌多样性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利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研究广西水牛研究所3品种水牛生鲜乳中的细菌多样性。方法提取当天采集的水牛生乳样本细菌总DNA、PCR扩增细菌的16SrDNA、纯化PCR扩增目的片断,将PCR产物与pMD18-T载体连接,构建其菌群的16S rDNA文库。用Miseq对其16S rRNA基因的V3-V4可变区进行测序以及基于局部比对算法的搜索工具(basic local alignment search tool,BLAST)比对。结果3品种27个样本共获得1223个光转化单元(optical transform unit,OTUs),三品杂水牛乳、摩拉水牛乳、尼里-拉菲水牛乳独有的OTU分别为295、41和42,共有OTU为511。物种组成与丰度差异显示:3品种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优势菌属为:金黄杆菌属(Chryseobacterium)、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乳球菌属(Lactococcus)、假单胞菌属(Pseusomonas)。样本层级聚类显示:3品种样本间菌落组成相似度较高。PCA与PLS-DA分析表明:3品种样本组内菌群多样性差异不显著,但组间菌群丰度差异明显。结论摩拉、尼里-拉菲及三品杂水牛生鲜乳中细菌菌群均呈现较丰富的多样性,其共有的优势菌群为金黄杆菌(Chryseobacterium)、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乳球菌(Lactococcus)、假单胞菌(Pseusomonas)。各品种间菌群组成种类整体相似,但其主要菌落丰富度差异明显。
谢芳谢华德唐振华彭开屏郭艳霞杨承剑
关键词:水牛牛奶细菌多样性高通量测序
体外法研究硝酸钠调控水牛瘤胃甲烷生成对脂肪酸生物氢化途径的影响被引量:1
2020年
本试验旨在研究硝酸钠调控水牛瘤胃甲烷生成对脂肪酸生物氢化途径的影响。选取3头体重约为(650±50)kg、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水牛作为瘤胃液供体动物,通过体外批次培养,设计发酵底物的精粗比为40∶60,试验设4个组,每组5个重复,每组各添加0.25 mg/mL的α-亚麻酸,硝酸钠添加水平分别为0(对照)、1、2、3 mg/mL。分别培养3、6、9、12、24 h时测定产气量和甲烷产量,在培养24 h结束后测定体外发酵参数和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①添加硝酸钠显著降低了瘤胃培养液24 h的总产气量、甲烷(CH4)含量和甲烷/总产气量的比例(P<0.05),添加1、2和3 mg/mL硝酸钠后瘤胃液甲烷含量分别降低了89.62%、91.20%、91.75%。②添加硝酸钠组瘤胃培养液的pH和氨态氮(NH3-N)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添加1 mg/mL硝酸钠组微生物蛋白(MCP)含量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组别差异不显著(P>0.05);添加硝酸钠组瘤胃液乙酸浓度差异不显著(P>0.05),但丙酸、丁酸、异丁酸、戊酸和异戊酸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乙酸/丙酸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添加3 mg/mL硝酸钠组瘤胃液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③添加1 mg/mL硝酸钠组瘤胃液C18∶2 cis-9,trans-11、C18∶2 trans-10,cis-12、C20∶1、不饱和脂肪酸(UFA)含量及UFA/SFA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添加硝酸钠组瘤胃液C18∶2n6c、C18∶1n9t、C20∶5n3(EPA)和C22∶6n3(DHA)的含量均高于对照组,且1 mg/mL硝酸钠组含量最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添加1 mg/mL硝酸钠组瘤胃液C18∶3n3、C18∶2n6c和C18∶1n9c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体外添加硝酸钠显著降低了瘤胃液总产气量和甲烷含量,pH和NH3-N含量显著升高,TVFA含量降低,通过显著减少丙酸含量而升高乙酸/丙酸;添加1 mg/mL硝酸钠可显著提高瘤胃液共轭亚油酸(CLA)和UFA含量,且在抑制甲烷产生的同时能够降
郭艳霞李孟伟彭丽娟彭开屏唐振华梁辛谢芳杨承剑
关键词:硝酸钠甲烷体外发酵
中国水牛饲料资源开发及应用概况被引量:3
2023年
我国水牛存栏量排世界第三,水牛是我国南方的特色资源。南方地区牧草、秸秆和果蔬渣农副产品等水牛饲料资源丰富,合理开发应用非粮饲料,既能节约饲料成本,又能减轻农副产物引起的环境污染。文章综述了南方地区主要牧草、秸秆和水果渣等饲料资源的应用现状及其对水牛生产性能和畜产品品质的影响,通过分析现阶段水牛粗饲料资源的优势和所面临的问题,为我国水牛饲料开发提供建议和对策,从而更好地指导水牛业生产。
黄加祥彭丽娟谢华德杨承剑李孟伟唐振华诸葛莹郭艳霞
关键词:水牛饲料资源
水牛瘤胃Methanomassiliicoccales富集培养条件研究
2020年
试验旨在对来源于水牛瘤胃的Methanomassiliicoccales富集培养条件进行探索,在BRN培养基中分别添加甲醇、一甲胺、二甲胺和三甲胺连续传代培养,利用气相色谱、实时荧光定量PCR和16S rRNA高通量测序,对甲烷产量、Methanomassiliicoccales数量、总甲烷菌数量和甲烷菌多样性指数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三甲胺组甲烷平均产气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富集第1代添加甲醇和三甲胺组Methanomassiliicoccales、总甲烷菌拷贝数显著升高(P<0.05);第7代添加三甲胺组Methanomassiliicoccales、总甲烷菌拷贝数显著高于对照、一甲胺组、二甲胺组(P<0.05);第23代仅有添加三甲胺组和二甲胺组检测到Methanomassiliicoccales,且三甲胺组总甲烷菌拷贝数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Alpha多样性分析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第7代添加三甲胺组Ace、Chao1指数显著升高(P<0.05)。甲烷菌目水平分析表明,对照组、二甲胺组、三甲胺组Methanomassiliicoccales相对丰度均超过90%。由此可见Methanomassiliicoccales富集传代培养中添加三甲胺能提高甲烷产量以及Methanomassiliicoccale拷贝数和相对丰度。
唐振华李开坤郭艳霞李孟伟谢芳彭开屏梁辛杨承剑
关键词:水牛瘤胃甲烷
瘤胃古菌C簇研究进展
2017年
甲烷常被认为是仅次于二氧化碳的第二大温室气体。反刍动物是甲烷的主要排放来源之一,其甲烷排放量占全球甲烷排放总量的15%~25%。因此,反刍动物甲烷排放日益得到重视。反刍动物体内的甲烷主要由产甲烷菌利用二氧化碳和氢生成。瘤胃古菌C簇(Rumen Cluster C,RCC)是瘤胃产甲烷菌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对其了解尚少。为进一步推动对RCC的研究,文章就RCC的发现、分布、生物学特性和分子水平的研究做一叙述。
魏莎梁贤威梁辛李孟伟郭艳霞杨承剑
关键词:反刍动物RCC分子技术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