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薇

作品数:6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艺术
  • 1篇文化科学
  • 1篇文学

主题

  • 3篇书法
  • 2篇杨凝式
  • 2篇书学
  • 2篇宋代
  • 1篇颜真卿
  • 1篇张瑞图
  • 1篇瑞图
  • 1篇尚意
  • 1篇史书
  • 1篇书法创作
  • 1篇书风
  • 1篇书学思想
  • 1篇孙过庭
  • 1篇情结
  • 1篇自然科学
  • 1篇晚明
  • 1篇文学
  • 1篇文学艺术
  • 1篇向度
  • 1篇个案

机构

  • 6篇福建师范大学
  • 2篇南京艺术学院

作者

  • 6篇张家壮
  • 6篇郑薇

传媒

  • 2篇华中学术
  • 1篇福州大学学报...
  • 1篇福建艺术
  • 1篇东方收藏
  • 1篇中华书画家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8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论宋代杜诗辑注的“经典”特色
2014年
随着杜诗在宋代的渐入人心,对杜诗的汇集、整理成为宋人研杜的首要任务。杜诗文本整理与重建的过程即是对杜甫'诗圣'地位、杜诗经典性不断确认与强化的过程。也正是基于他们对杜诗经典意义的信仰与审慎维护的态度,因而举凡儒家用以施于经典文本的诠释体式无不为宋代的杜诗学者们所承接。也就是说,杜诗辑注在宋代呈现出了明显的'经典'化特色。
张家壮郑薇
关键词:宋代
北宋书学推重杨凝式之原因探略
2013年
宋代书学能于唐人之后另辟新境,与宋人对五代杨凝式书法的接受与阐释具有密切关系。本文在动态分析杨凝式其人其书的基础上,对北宋书学推重杨凝式的原因进行了深入探讨。指出杨凝式以其创新书风,让宋人在唐书法度已臻极致的情形下看到新变尚意的曙光;在文化转型所引发的文艺思潮的变革中,杨凝式的新变正好契合了新时代文化转型的要求。
张家壮郑薇
关键词:杨凝式尚意
严复书法的“古典”向度
2024年
在《情圣杜甫》一文中,梁启超说:“新事物固然可爱,老古董也不可轻轻抹杀。内中艺术的古董,尤为有特殊的价值。因为艺术是情感的表现,情感是不受进化法则支配的,不能说现代人的情感一定比古人优美,所以不能说现代人的艺术一定比古人进步。”①由今日看来,梁启超对文学艺术质性与自然科学的刻意分疏,不惟只眼独具,亦且直指本根。
张家壮郑薇
关键词:文学艺术古董自然科学
张瑞图书法创作中的杜诗情结——晚明书法史书杜风潮的一个个案分析
2011年
一般说来.探讨中国书法.不应该忘记书法家的心情意绪与其所书写的内容之间的种种关联——在一个真正的书家那里,这两者之间总是交织互补,相得益彰的。
郑薇张家壮
关键词:书法创作个案分析张瑞图风潮史书晚明
看到六朝唐宋妙——严复书法略说被引量:4
2018年
在有关晚清民国书史的载籍中,严复虽未完全被遗落,但基本上都并未将之纳入书史的整体脉络中考察,而完全处于一种游离的状态。正如卢美松先生在《严复墨迹·前言》里说的:'为启蒙思想家的巨大声名所淹没,人们尚少注意到他作为诗人和书法家的卓越成就。'(福建美术出版社.
郑薇张家壮
关键词:孙过庭颜真卿杨凝式
“法”与“古”:欧阳修书学叙述中的“三代”情结被引量:2
2014年
自来讨论欧阳修书学思想,多关注其"学书为乐"说对宋代"尚意"书风形成的影响,而对其贯穿始终的以书艺为道德资具的儒家脉络不甚留意。在以"三代之高"为偶像的北宋儒学文化复兴时期,欧阳修《集古录》展示了书学传统在《淳化阁帖》所代表的"六朝之细"书风之外"古"意盎然的那一部分资源,对三代两汉多数铭文所传递出来的高古简质极尽推崇,也对其中包蕴着的书法以外的政治道德典范价值充满了敬意。《集古录跋尾》对这一部分书迹的审美叙述,既展现了欧阳修对书之"法"的体认,也成为其复振北宋书学的理论基础,导引了北宋书学发展的某些方向。
张家壮郑薇
关键词:书学思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