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红
- 作品数:9 被引量:78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攀登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新基因OLRG-1的克隆及组织分布被引量:4
- 2000年
- 用改进的差异显示反转录-PCR技术,从血管内皮细胞中获得了一个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诱导差异表达的cDNA 片段。以此片段为探针,从人主动脉cDNA 文库中筛选了一个新的全长cDNA 。其核苷酸总长4137bp, 编码642 个氨基酸的蛋白质。Northern 印迹分析证实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诱导内皮细胞后,该基因表达减低了3 倍,基因定名为OLRG-1。OLRG-1 为一多组织表达的基因,与人NS1-BP 基因高度同源。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可能通过降低OLRG-1 的表达,影响mRNA 前体的剪接成熟,调控基因的表达。
- 张可满陈保生薛红吴钢曾武威
- 关键词:血管内皮细胞动脉粥样硬化
- 人血管生成素-1的天然反义RNA,Gna-1的克隆及鉴定
- 2001年
- 用差异显示-PCR方法,从血管内皮细胞中获得一新的cDNA片段,以该片段为探针,从人主动脉cDNA文库中筛选到一个长2198bp的CDNA克隆,经DNA测序及同源性分析,发现该序列中含有与血管生成素-1FD编码区及3’端部分非翻译区完全互补的碱基,推测该克隆为体内血管生成素-1的天然反义RNA,命名为Gna-1,它不编码蛋白质.RT-PCR方法证实,Gna-1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及ECV304中有转录,推测Gna-1可能具有调控血管生成素-1的作用,参与血管再造过程.
- 张可满陈保生吴刚薛红曾武威张坚白玲
- 关键词:血管生成素-1反义RNACDNA文库克隆内皮细胞
- 差异显示法研究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基因差异表达被引量:1
- 2000年
-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细胞在致动脉粥样硬化因子作用下,差异表达基因的结构与功能。 方法: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用差异显示-多聚酶链式反应(DDRT-PCR)技术,克隆表达水平有明显差异的基因片段,并用Northen印迹法证实阳性结果。 结果:发现OX-LDL诱导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出现一些上、下调节的基因片段。已知的上调基因包括人的胸腺素(Thymosin)β4、细胞间粘附因子(ICAM)-1、FK506结合蛋白、ERp72;下调的基因有细胞色素B561、Restin。用Northern印迹证实了DDRT-PCR的结果,不同的上、下调节基因表达水平变化在30%~200%之间不等。 结论:本研究首次用DDRT-PCR的方法证实在体外OX-LDL可诱导HUVEC许多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细胞中细胞间粘附因子的高表达,进一步说明细胞间粘附因子是参与动脉粥样硬化过程重要的粘附分子。胸腺素β4基因的上调表达与OX-LDL诱导细胞肌动蛋白张力纤维的生成增加有关,可能影响内皮细胞的增殖。
- 张可满陈保生张文成曾武威吴纲薛红
-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OX-LDLHUVEC
- 应用差异显示法研究低密度脂蛋白诱导内皮细胞差异表达基因
- 2000年
- 目的 克隆、分离血管内皮细胞在致动脉粥样硬化因素作用下差异表达的基因 ,了解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分子机制。方法 培养血管内皮细胞系 (ECV30 4)在低密度脂蛋白 (LDL)的诱导下 ,用改进的差异显示 聚合酶链反应 (PCR)技术分析表达水平明显差异的cDNA。对差异显示基因进行序列测定和同源比较。用NorthernBlot证实差异显示基因片段。结果 LDL诱导ECV30 4细胞出现一些上调和下调表达的cDNA。已知的上调表达基因包括 10 0 0 0蛋白、FGFR1原癌基因伴随蛋白、rTSβ蛋白、FK5 0 6结合蛋白、细胞间粘附分子 1;下调表达的基因有fb19、Apobec 1结合蛋白 1、RBP2。不同的上调或下调基因表达水平变化在 70 %~ 2 0 0 %之间不等。结论 用差异显示 PCR方法证实LDL可诱导ECV30 4细胞许多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高水平LDL作用于内皮细胞可引起炎性反应 ,影响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发生。
- 张可满陈保生吴纲薛红曾武威
- 关键词:LDL内皮细胞动脉粥样硬化
- 冠心病患者载脂蛋白A5和载脂蛋白C3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被引量:59
- 2005年
- 目的研究中国北方汉族人群中载脂蛋白A5基因(APOA5)-1131T/C、56C/G多态性和载脂蛋白C3基因(APOC3)-482C/T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结合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技术检测了312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和317例健康对照者APOA5 -1131T/C、56C/G和 APOC3 -482C/T多态性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分布,同时采用生化方法检测了研究对象的血脂水平.结果冠心病组APOA5 -1131C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39.9%比33.3%,P=0.02).CC纯合子患冠心病的风险是TT纯合子的1.93倍(95%CI: 1.12~3.32),且通过Logistic 回归分析发现该相关性独立于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吸烟史、高血压糖尿病患病史及血清TC、HDL-C、LDL-C水平;冠心病组CC纯合子的TG水平明显高于TC杂合子,而TT纯合子TG水平最低.虽然APOA5 -1131T/C和 APOC3 -482C/T多态性存在连锁不平衡,但前者的作用与后者无关.结论 APOA5 -1131T/C基因多态性对人群血清TG水平有影响,APOA5 -1131C等位基因可能与我国北方汉族人冠心病的发生相关联.
- 毕楠鄢盛恺李国平尹志农薛红吴刚陈保生
- 关键词:冠心病患者载脂蛋白A基因多态性纯合子北方汉族
- 不易感动脉粥样硬化动物北京鸭肝cDNA文库的快速构建被引量:2
- 1997年
- 为了研究不易感动脉粥样硬化动物北京鸭多种载脂蛋白的基因分子结构,在国内外首次快速构建了鸭肝细胞CDNA文库。采用一步法提取鸭肝细胞总RNA;寡核胸苷酸为吸附介质,柱层析法进一步提取mRNA。以此为模板,利用改良的中CDNA合成方法,反转录合成鸭肝细胞CDNA的第一、二链。经CDNA双链末端修饰,连接含双酶切位点的连接子后重组于噬菌体载体,包装后获得高滴度的鸭肝细胞。CDNA文库,放射自显影显示合成的。CDNA产物大小在400~5000个核苷酸之间,该文库的克隆重组率98.5%以上,随机提取白色噬菌斑DNA,酶切鉴定均有CDNA插入片段。以制备的兔抗鸭aPoAI多抗为探针,从构建的cDNA文库中克隆出鸭aPoAIcDNA核苷酸序列,与常规方法比较,本法简便、快速,易于操作和掌握。本研究还对应用此方法构建CDNA文库的某些环节进行了讨论。
- 吕新跃陈保生王克勤薛红
-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CDNA文库脂蛋白
- 树载脂蛋白CⅡ的cDNA和蛋白质结构分析
- 2002年
- 以从树肝脏mRNA反转录获得的cDNA一链为模板 ,应用SMART RACE技术 ,获得了树apoCⅡ的cDNA序列 ,并推导出其蛋白质氨基酸序列 ,应用分子生物学软件对该蛋白的一级、二级结构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显示 ,树apoCⅡcDNA序列 (在GenBank中的注册号为AF335 5 85 )长 483bp ,其中开放阅读框架 30 6bp ,编码 10 1个氨基酸的前原蛋白 ,其蛋白原由 79个氨基酸组成。树apoCⅡ的氨基酸顺序与人、猴、狗的同源性分别为 86 %、87%和 81%。与人及其它种属动物的相同序列比较显示 ,树apoCⅡ分子C 端激活LPL功能区比N 端脂质结合区更具保守性。
- 曾武威张坚陈保生吴钢张文成薛红
- 关键词:树QUCDNA蛋白质
- 树胆固醇酯转运蛋白的cDNA和蛋白质结构分析被引量:6
- 2001年
- 目的 获得不易感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树胆固醇酯转运蛋白 (CETP)的cDNA和蛋白质序列 ,分析其结构特点 ,寻找其可能的抗动脉粥样硬化分子机制。方法 以从树肝脏mRNA反转录获得的cDNA一链为模板 ,应用SMART RACE技术 ,获得了树CETP的cDNA序列 ,并推导出其蛋白质氨基酸序列 ,应用分子生物学软件对该蛋白的一级、二级结构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获得的树CETPcDNA(在GenBank中的注册号为AF334 0 33)长 16 36bp ,编码 485个氨基酸 ,其成熟蛋白由 477个氨基酸组成 ,比人多一个氨基酸 (Gly318) ,该蛋白与人、家兔的同源性分别为 88%和 82 %。序列中与CETP结合和转运中性脂质功能相关的区域均非常保守 ,但在Asn34 2位的N 糖基化位点缺失 ,可能使其转运胆固醇酯的活性增加 ,利于外周组织和血浆中的胆固醇及其酯的清除。通过对不同种属蛋白序列的比较 ,初步分析了树CETP蛋白与功能相关的结构特点。
- 曾武威张坚陈保生吴钢薛红
- 关键词:树QU胆固醇酯类转运蛋白蛋白质结构分析
- 人载脂蛋白B基因3′端高可变区不同等位基因在真核细胞中对基因表达调控的作用被引量:6
- 1997年
- 为探讨人载脂蛋白B基因3'端高可变区(hypervariableregion,HVR)不同等位基因对真核细胞基因表达调控的作用.选取在正常人群中分本最广的HVE36小等位基因和在冠心病病人中分布占优势的大等位基因HVE44,分别克隆进含荧光素酶基因的pGL2-promoter及pGL2-control质粒中,转染Hela细胞和HepG2细胞.结果发现,在不同的细胞系中插入HVE44等位基因的重组质位表达均高于插入HVE36的重组质粒的表达。表明载脂蛋白B基因3'端高可变区不同等位基因具有调控基因表达的作用,HVE44大等位基因可上调细胞内的基因表达,这或许是以HVE44等大等位基因为主体的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体内载脂蛋白B升高的原因之一.
- 何平吕新跃薛红陈保生
- 关键词:载脂蛋白B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