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蔡田

作品数:10 被引量:42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西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耐药
  • 4篇葡萄球菌
  • 4篇球菌
  • 4篇金黄色葡萄球...
  • 4篇黄色葡萄球菌
  • 4篇基因
  • 3篇耐药基因
  • 3篇耐药性
  • 2篇药物敏感
  • 2篇药物敏感性
  • 2篇猪源
  • 2篇链球菌
  • 2篇敏感性
  • 2篇耐药表型
  • 2篇耐药基因检测
  • 2篇分子分型
  • 2篇杆菌
  • 2篇大环内酯
  • 2篇大环内酯类
  • 1篇电泳

机构

  • 10篇河南农业大学
  • 3篇西藏职业技术...
  • 2篇河南省农业科...
  • 2篇河南省兽药监...
  • 1篇河南牧业经济...

作者

  • 10篇蔡田
  • 8篇胡功政
  • 6篇刘保光
  • 6篇苑丽
  • 6篇刘建华
  • 5篇潘玉善
  • 4篇吴华
  • 3篇宋博利
  • 2篇高延玲
  • 1篇徐引弟
  • 1篇刘营营
  • 1篇张程光
  • 1篇王国强

传媒

  • 1篇食品科学
  • 1篇河南农业大学...
  • 1篇江西农业学报
  • 1篇养殖与饲料
  • 1篇家畜生态学报
  • 1篇黑龙江畜牧兽...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8
  • 6篇2017
  • 1篇201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生鲜牛乳中病原菌的分离鉴定与药物敏感性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为了检测生鲜牛乳中病原菌种类及其对药物的敏感程度,从郑州市附近奶牛场采集5个生鲜牛乳样本,通过细菌形态、培养特性、生化试验进行鉴定,采用微量液体二倍稀释法测定了24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对临床分离菌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5个牛奶样本分离出了赫尔曼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耶尔森菌及屎肠球菌,这些细菌仅对氟喹诺酮类(盐酸环丙沙星和恩诺沙星)、氯霉素类(氯霉素和氟苯尼考)敏感,盐酸环丙沙星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值)低至0.5μg/m L。说明这些分离菌交叉耐药和多重耐药情况较严重,不仅对β-内酰胺类药物存在耐药性,而且对其他抗菌药物(如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存在多重耐药的情况。
刘保光孙华润蔡田付赛赛高延玲宋博利吴华胡功政
关键词:生鲜牛乳病原菌药物敏感性
猪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性研究被引量:12
2019年
为测定猪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和相关耐药基因分布特点,分析分离株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的分子机制。从河南等7省份不同猪场采集来的疑似猪链球菌患病猪的脑脊液、关节液、肝等部位分离、纯化疑似菌落,采用镜检、16S rRNA基因方法鉴定猪链球菌。采用肉汤微量稀释法检测分离猪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红霉素、泰乐菌素、替米考星的耐药情况,采用PCR方法检测相关耐药基因(包括编码核糖体甲基化酶的erm基因ermA、ermB、ermC、ermTR和介导外排泵机制的mefA、mefE及msrD基因)分布情况。最终从573份病料分离鉴定出猪链球菌165株,分离率为28.8%。药敏试验结果显示:猪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率高达98.1%,对红霉素、泰乐菌素、替米考星耐药率分别达96.9%、95.1%、94.5%,有153株菌株对3种抗生素同时耐药。耐药基因检测发现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ermA、ermB、ermC、ermTR、mefA、mefE、msrD检出率分别为5.4%、81.8%、13.3%、6.6%、11.5%、7.2%、5.4%,其中ermB检出率最高。除发现有93株菌株仅携带1个耐药基因外,分别有30、17、2、1个菌株分别携带2、3、4、6个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在检出耐药基因的菌株中有82.5%(118/143)的菌株仅携带erm基因,有13.9%(20/143)的菌株同时携带erm以及mef、msr基因,另有3%(5/143)的菌株仅携mef、msr基因。猪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药物广泛耐药,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在猪链球菌中广泛分布,细菌的耐药性和菌株耐药基因携带情况基本呈正相关。以ermB介导的核糖体23S rRNA甲基化耐药机制占主导地位,由mefA、mefE、msrD介导的外排泵机制亦存在于分离菌株中。
蔡田罗行炜徐引第魏单单贺丹丹刘建华苑丽胡功政
关键词:猪链球菌大环内酯类耐药性耐药机制
牦牛源巴氏杆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表型及耐药基因检测被引量:3
2017年
从西藏不同地区规模化养殖场和兽防站(局)采集的疑似呼吸系统疾病症状的病死牦牛肺组织样品220份,通过细菌培养特性、染色镜检、微生物鉴定系统分离出44株巴氏杆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了氟喹诺酮类6种抗菌药物和黏菌素药物对44株细菌的抗菌活性。采用PCR技术,进行氟喹诺酮类耐药基因的检测。结果表明,氟喹诺酮类6个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范围多在0.125~128μg/mL之间,黏菌素药物的MIC范围为<0.016~8μg/mL。环丙沙星和加替沙星对临床分离的巴氏杆菌的耐药率分别为52.27%和54.55%,黏菌素对巴氏杆菌的耐药率为4.55%,粘菌素对大多数巴氏杆菌菌株的MIC值<2μg/mL。PCR结果显示,氟喹诺酮类qnrA、qnrB、qnrS、aac(6′)-Ib-cr基因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9.55%、18.18%、22.73%和18.18%,但qnrC、qnrD、qepA基因未检出。研究结果提示,大多数菌株对氟喹诺酮类药物存在交叉耐药现象,故临床应加强耐药性及耐药基因的检测。
宋博利蔡田刘保光孙华润李帆丁海峰李小申吴华
关键词:牦牛巴氏杆菌氟喹诺酮类耐药表型耐药基因
牛奶源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清型、毒力基因及PFGE分型被引量:12
2019年
目的:研究生鲜牛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荚膜多糖血清型分布、毒力基因携带及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分型情况。方法:从河南省4个地区奶牛养殖场采集生鲜牛奶样品按照国标法进行分离,扩增耐热核酸酶基因nuc鉴定金黄色葡萄球菌,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测定荚膜多糖血清型和毒力基因携带情况,采用PFGE分析菌株间的相关性和遗传关系。结果:从350份生鲜牛奶样品中分离鉴定到8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率为22.86%。荚膜多糖血清型测定发现,cap5(60%)是流行血清型。从这些阳性菌株中,发现有62株(77.5%)携带有毒力基因,毒力基因set、hlb、hld、lukED、ebp、clfA和clfB,检出率分别为40.00%、51.25%、57.50%、60.00%、58.75%、57.50%和58.75%。此外,47株(58.75%)菌携带不少于6个毒力基因,流行的毒力基因谱型为set-hla-hlb-hld-lukED-cna-ebp-clfA-clfB。PFGE结果显示,获得72株菌的PFGE图谱,按90%的相似性可分为12个簇和46种PFGE型。D簇(3种PFGE型)、G簇(3种PFGE型)和J簇(5种PFGE型)菌株中均检出一定基因类型的毒力基因,表明河南地区生鲜牛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毒力基因广泛存在于多种PFGE型别中。结论:生鲜牛奶均有一定程度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多数菌株携带毒力基因,且毒力基因的类型较为复杂,这对消费这些牛奶的人群构成潜在的健康威胁。PFGE分型菌株主要以克隆形式进行传播,且克隆型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故临床应加强生奶及乳品血清型、毒力基因检测及分子分型研究。
刘保光蔡田李小申刘营营贺丹丹匡秀华高延玲胡功政
关键词:牛奶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清型毒力基因脉冲场凝胶电泳
不同来源金黄色葡萄球菌中fexA和oqxAB基因的流行性调查
[目的]本研究针对河南省不同来源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情况及fexA和oqxAB基因的流行情况进行了流行性调查。[方法]从河南省不同来源的动物养殖场采集来的生鲜牛奶和肛门拭子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采用PCR技术及基因测序...
刘保光翟亚军蔡田孙华润李小申丁海峰贺丹丹潘玉善刘建华苑丽胡功政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流行性
96株猪源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和喹乙醇的耐药性及耐药基因检测
[目的]本试验观察河南、湖北、湖南、安徽、山西、江西、陕西等七省份分离的猪源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药物及喹乙醇的耐药情况,并对相关耐药基因的流行分布进行检测分析。[方法]从河七省份不同猪场采集来的患病猪和疑似猪链球菌患病猪的...
蔡田孙华润罗行炜苑丽潘玉善刘建华吴华胡功政
关键词:猪源链球菌大环内酯类耐药性耐药基因
七省猪源沙门菌耐药性和耐药基因的检测分析
[目的]了解七省猪源沙门氏菌对8类抗菌药物耐药性及其耐药基因的流行情况。[方法]从全国七省(河南、湖北、江西、陕西、湖南、山西、安徽)的合作猪场采集病死猪的肝脏、肺脏、肠道进行猪源沙门氏菌分离,利用沙门氏菌侵袭基因(in...
李帆孙华润蔡田李小申翟亚军贺丹丹潘玉善刘建华苑丽胡功政
关键词:沙门氏菌药敏试验耐药基因耐药表型
河南省不同地区牛奶源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乃分子分型研究
[目的]了解河南省不同地区奶牛养殖场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流行情况、cap血清型分布、耐药状况及分子分型情况。[方法]从河南省不同地区(郑州、焦作、开封、许昌)奶牛养殖场采集来的生鲜牛奶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设计引物扩增耐热...
刘保光孙华润蔡田李小申翟亚军李帆贺丹丹潘玉善刘建华苑丽胡功政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PFGE分子分型
副猪嗜血杆菌临床分离菌的药物敏感性试验与ERIC-PCR基因分型被引量:13
2018年
从河南、湖北等7个省份的323份疑似副猪嗜血杆菌(HPS)典型病料中分离获得HPS菌104株。对这些分离菌株进行了16s RNA鉴定,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观察了这些菌株对12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并用ERIC-PCR方法对分离菌进行了基因分型。结果表明:所有菌株都对痢菌净和沃尼妙林敏感,对复方磺胺-5-甲氧嘧啶钠、四环素、环丙沙星、林可霉素、卡那霉素、甲砜霉素、红霉素、氨苄西林、头孢噻呋和头孢喹肟的耐药率分别为93.3%、51.9%、51.0%、26.0%、10.6%、13.5%、37.5%、39.4%、5.8%和1.9%;大多数菌株耐2~5种抗生素,所占比例达到69.2%;在104株分离株中有99株可以进行ERIC-PCR分型,按80%的相似性可分为18个ERIC-PCR谱型;包含菌株最多的谱型为型,有25株;其次依次为Ⅵ、Ⅷ、Ⅸ、Ⅶ型,分别有18、13、13、9株;除耐林可霉素的菌株较均匀地分布于12个ERIC-PCR型外,耐其它5种药物的菌株大多集中分布于2~3个ERIC-PCR型中。
孙华润翟亚军蔡田徐引弟苑丽潘玉善刘建华吴华胡功政
关键词:副猪嗜血杆菌药物敏感性ERIC-PCR基因分型
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子分型方法被引量:1
2016年
目前,分子分型方法已成为研究细菌耐药性发生及传播的重要手段,常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子分型的方法有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PFGE)、表面蛋白A基因多态性分型(Spa)、随机扩增DNA多态性分型(RAPD)、多位点测序分型(MLST)等,本文总结了上述几种常用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子分型方法 。
刘保光王国强蔡田张程光宋博利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型方法基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