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血功能
  • 1篇失血
  • 1篇失血患者
  • 1篇输血
  • 1篇凝血
  • 1篇凝血功能
  • 1篇红细胞
  • 1篇冰冻血浆
  • 1篇创伤
  • 1篇创伤性
  • 1篇大量输血

机构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1篇姚元章
  • 1篇文爱清
  • 1篇卢尧
  • 1篇滕方
  • 1篇周洁
  • 1篇吕科
  • 1篇王杉

传媒

  • 1篇中国输血杂志

年份

  • 1篇2011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血浆与红细胞不同输注比例对创伤性失血患者大量输血救治的影响被引量:22
2011年
目的探讨大量输血时,输注不同比例的血浆和红细胞对创伤性失血患者救治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1月~2011年8月间,因创伤性失血需要输注悬浮红细胞10U以上的患者131例次。根据入院24h内输注血浆与悬浮红细胞(FP∶RBC)的比例,将患者分为高比例组(FP∶RBC≥1∶1,n=56)、中比例组(FP∶RBC=1∶2~1∶1,n=43)、低比例组(FP∶RBC≤1∶2,n=32)。采用单变量方差分析、配对t检验和Kaplan-Meier的统计方法,比较患者大量输血前后和3组之间凝血功能指标、在院期间红细胞输注总量、生存率的差异。结果与输血前相比,高比例组和中比例组患者输血后APTT、PT-INR均无明显变化,低比例组APTT、PT-INR均明显升高(P<0.01)。3组之间输血后的凝血功能指标、在院期间红细胞输注总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输血后APTT,高vs中vs低:(37.3±12.4)vs(41.1±11.5)vs(49.9±14.0),P<0.05;输血后PT-INR,高vs中vs低:(1.11±0.19)vs(1.20±0.37)vs(1.66±0.62),P<0.05;在院期间红细胞输注总量,高vs中vs低:(19.8±6.3)vs(25.8±11.3)vs(26.6±8.0),P<0.01],但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输血后高、中比例组凝血功能均显著优于低比例组(P<0.05),高比例组在院期间红细胞输注总量显著少于其他2组,低比例组与中比例组相比无差异。结论大量输血时,较高比例地输注血浆,有利于预防创伤性失血患者发生凝血功能障碍,降低患者住院期间红细胞输注总量,达到节约血液资源的目的。
周洁吕科滕方姚元章王杉卢尧文爱清
关键词:大量输血冰冻血浆凝血功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