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明翠

作品数:5 被引量:13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矿业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自由基
  • 3篇羟自由基
  • 2篇对苯二甲酸
  • 2篇荧光
  • 2篇荧光光谱
  • 2篇纳米
  • 2篇纳米二氧化硅
  • 2篇光谱
  • 2篇苯二甲酸
  • 1篇炎性因子
  • 1篇荧光分光
  • 1篇荧光分光光度...
  • 1篇有机污染
  • 1篇石英
  • 1篇石英粉
  • 1篇石英粉尘
  • 1篇污染
  • 1篇细胞
  • 1篇细胞存活
  • 1篇细胞存活率

机构

  • 5篇西南科技大学
  • 1篇泸州医学院
  • 1篇教育部

作者

  • 5篇董发勤
  • 5篇王明翠
  • 3篇孙仕勇
  • 3篇霍婷婷
  • 2篇刘立柱
  • 2篇贺小春
  • 1篇张青碧
  • 1篇代群威
  • 1篇王彬
  • 1篇秦永莲
  • 1篇李帅

传媒

  • 1篇环境与健康杂...
  • 1篇矿物学报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2014年全...

年份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纳米二氧化硅自由基对人体常驻大肠杆菌的界膜氧化作用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纳米二氧化硅对大肠杆菌的界膜氧化作用及机制。方法将大肠杆菌悬液分别加入至含终浓度为0(对照)~4 000μg/ml纳米二氧化硅的PBS缓冲液中培养24 h。通过对纳米二氧化硅溶液中羟基自由基、细胞存活率的测定,并结合细胞壁表面基团、胞内活性氧自由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乳酸脱氢酶(LDH)活力的变化,分析纳米二氧化硅对大肠杆菌的界膜氧化作用机制。结果与对照组比较,1 000、2 000、4 000μg/ml纳米二氧化硅暴露组大肠杆菌的存活率均较低,大肠杆菌胞内ROS的含量均较高;各浓度纳米二氧化硅暴露组在PBS缓冲液中释放羟基自由基的含量均上升,大肠杆菌释放LDH的量均较高;4 000μg/ml纳米二氧化硅暴露组大肠杆菌胞内SOD活力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纳米二氧化硅浓度的升高,体系中羟基自由基和ROS的含量及大肠杆菌释放LDH的量均呈上升趋势,大肠杆菌的存活率和SOD活力均呈下降趋势。细胞壁表面磷酸二酯基团峰(1 078 cm-1与1 239 cm-1)消失,蛋白质分子中甲基对称(1 400 cm-1)弯曲振动峰发生红移。结论纳米二氧化硅对大肠杆菌的界膜氧化作用主要体现于自由基对细胞壁膜的损伤以及抗氧化体系的破坏。
李帅董发勤孙仕勇霍婷婷邓建军王明翠宗美荣秦永莲
关键词:纳米二氧化硅大肠杆菌自由基
石英粉/磷酸盐缓冲溶液体系中羟自由基荧光分光光度法定量检测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为了定量检测石英粉/磷酸盐缓冲溶液体系中极低浓度的羟自由基(· OH),依据对苯二甲酸(TA)在pH中性的缓冲溶液中与羟自由基反应生成唯一稳定且具有很强荧光特性的产物即2-羟基对苯二甲酸(HOTP),本文建立了滤液最大激发/发射波长EXmax/EMmax =316 nm/422 nm处的荧光强度与 HOTP浓度关系的标准曲线,通过检测石英粉与缓冲溶液作用之后滤液的荧光强度,从而间接测定了体系产生的· OH累积浓度。通过重复试验并分析五个不同实验条件下体系产生的· O H累积浓度,最小检出限达到1.59×10-10 mol · L -1,相对偏差为1.20%~7.89%,标准偏差为1.09×10-9~2.17×10-9 mol · L -1,相对标准偏差为3.5%~5.8%,说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确度和较好的重复性。该方法可用于定量检测pH中性溶液中极低浓度的· OH ,与其他方法相比,具有明显的检测限低、成本低、灵敏度高、稳定性和重现性好等优势。
刘立柱董发勤孙仕勇贺小春王明翠
关键词:羟自由基石英粉荧光光谱对苯二甲酸
石英和Nano-SiO2粉体对A549细胞炎性因子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采用体外培养的方法,研究了2种粒径的石英粉体(KWC-Q3和KWC-Q4)和纳米二氧化硅粉体(Nano-SiO2)对A549细胞存活率、乳酸脱氢酶(LDH)释放、白细胞介素(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结果表明Nano-SiO2对A549细胞的毒性作用最大,对KWC-Q3其次,对KWC-Q4毒性最弱;随着暴露矿物粉体浓度的升高,细胞的死亡率明显升高,细胞释放的LDH随之升高,存在剂量效应关系。石英和Nano-SiO2能够引起A549细胞分泌IL-6的增加,但是并未引起TNF-α变化。
霍婷婷董发勤邓建军张青碧代群威王明翠
关键词:NANO-SIO2细胞存活率LDHIL-6
人工模拟有机污染纳米二氧化硅粉体羟自由基释放研究
由基(·OH)是一种重要的活性氧自由基,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极大.自由基所产生的氧化损伤是颗粒物产生生物活性的重要机制之一.颗粒物的组成可分为:有机成分、水溶性成分和非水溶性成分,非水溶性成分中二氧化硅的含量约占1...
王明翠董发勤王彬孙仕勇
关键词:纳米二氧化硅羟自由基
可吸入石英粉尘中的羟自由基在磷酸盐缓冲溶液中的释放规律被引量:6
2015年
定量研究可吸入石英粉尘中的羟自由基(·OH)在磷酸盐缓冲溶液中的释放规律。采用对苯二甲酸-荧光分光光度法,探讨石英粒度、质量浓度、粉-液作用时间以及粉尘新鲜度对羟自由基释放的影响,并分析石英粉尘在缓冲溶液中释放羟自由基的动力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石英在缓冲溶液中羟自由基的产生呈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关系,且颗粒尺寸效应明显,结晶态二氧化硅比非晶态二氧化硅更易产生羟自由基;新鲜石英比陈旧石英更易产生羟自由基;在较短作用时间内释放羟自由基的累积浓度呈对数增长趋势,羟自由基浓度随石英表面(·O—Si)浓度变化而变化,·OH产生的机制可能与石英表面裸露的基团和缓冲溶液发生的复杂化学反应有密切关系。
王明翠董发勤王彬贺小春刘立柱孙仕勇霍婷婷
关键词:羟自由基可吸入颗粒石英荧光光谱对苯二甲酸
共1页<1>
聚类工具0